越过网络层看威胁:为什么全攻击界面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新技术融入企业环境,安全实践者必须更全面整体地看待企业风险管理。
几十年来,企业都将自身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网络边界防御,以及保护服务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方面。然而,在互联世界,“硬件定义的”方法不再具有意义。随着企业转向软件定义的网络,他们需要越过网络层来防护不断扩张的攻击界面并考虑:无边界攻击界面是怎样让今天的企业安全模型失效的?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跟上不断进化的威胁?
在网络安全上,企业面对的是难以攻克的高地,因为他们需要保护的攻击界面已经扩张了很多,且还在进一步膨胀中。在过去,保护好网络和终端便已足够,但现在这种应用、云服务和移动设备(比如平板、手机、蓝牙设备和智能手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要面对的,是一个大为延伸了的攻击界面。
全球风险管理调查揭示,今天84%的网络攻击都针对的是应用层而非网络层。企业需要将安全工作的范围扩大到包含进这些新领域。但是,有2个攻击领域是被企业安全人员忽视得最严重的,尽管它们代表了对业务的严重威胁,且越来越受到了黑客的青睐:物联网(IoT)和微服务/容器。
- 物联网
虽然政客和安全专家一直在提醒网络攻击的风险,他们却极少(如果有的话)提到IoT相关的风险。鉴于所有设备全球连接性引发的严重安全问题,他们应该做出这方面警告的。
IoT(例如:物理安全系统、灯泡、家电、空调系统)将全球公司企业暴露在了更多的安全威胁之下。
美国中情局(CIA)前CISO罗伯特·比格曼认为,管理个人健康和安全系统的IoT设备,将成为下一个勒索软件金矿。正如自带设备办公现象,公司企业需要调整他们的风险管理实践,扩大风险评估范围,将所有联网设备囊括进来。如果员工的智能手表可被用以窃取公司WiFi口令,那这款手表就落入了公司风险评估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公司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怎样存储、追踪、分析由于网络风险评估过程囊括进IoT而产生的大量数据,并让这些数据发挥作用。新兴网络风险管理技术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
让事情更复杂的是,IoT产品的开发先于通用安全框架或标准的产生。对很多IoT产品而言,安全都只是事后考虑的问题。解决IoT设备安全缺失问题的唯一合理方案,就是设立要求使用可信网络和操作系统的新标准和政府监管。在那之前,企业至少应保证部署的IoT设备遵循标准友好的中心辐射式网络协议,这样能更好地抵御攻击。另外,公司企业或许也可以考虑扩大渗透测试的范围,将这些化外设备包括进来。
- 微服务/容器
咨询公司 451 Research 最近的报告指出,近45%的企业要么已经实现,要么计划明年推出微服务架构或基于容器的应用。该数字证实了围绕这些新兴技术的大肆宣传,这些技术应能简化应用开发者和开发运维团队的生活的。微服务被用于有效分解大型应用,使之成为更小巧独特的服务;而容器在这种环境下则被视为微服务架构的天然计算平台。
通常,每个服务出于特定目的提供一组功能,不同服务相互作用以组成整个应用。中型应用由15-25个服务构成。相应地,这些微服务应用的物理特性就与它们的多层次前辈们大不相同了。将传统应用分解成大量微服务实例,自然扩大了攻击界面——因为应用不再集中在少数隔离的服务器上。而且,容器也可在数秒内被中断或关停,导致几乎无法手动追踪所有这些改变。
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的引入,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安全假设和实践,将重点放在监视服务间通信、微分段,和未使用及传输中数据的加密上。
最后,企业不应害怕对新兴技术的利用,它们可以提升业务效率,对公司的总体成功做出贡献。然而,安全实践也必须随之应用更整体的方法来搞定企业风险管理。这意味着不仅仅采取更广泛的供应商风险管理,还包括了从新攻击界面上收集安全数据。鉴于大多数IoT设备和微服务都欠缺足够的安全框架或工具来检测安全漏洞,传统方法,比如渗透测试,应重新纳入考虑——尽管它们价格不菲。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VMware公布IT管理和安全云计算调查的主要研究结果
摘要:调研显示,69%的受访者认为在过去3年里IT管理日益分散:主要争论在于这种趋势是否有利,尤其对安全性而言。 全球云端基础架构和移动商务领导厂商VMware (NYSE: VMW)于近日公布了独立市场调研公司Vanson Bourne开展的一项有关IT管理云计算调查研究的主要结果。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近期由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在VMware的委托下开展的调查主题。其结果显示69% 的Vanson Bourne调研受访者认为IT管理在过去3年内日益去中心化,而IT部门并未为这一转变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其给业务尤其是安全方面带来的影响会利大于弊,57%的受访者认为去中心化将导致购入不安全的解决方案。 如今业务模式被打乱,数字化转型对各企业机构保持创新性、竞争力与敏捷性至关重要。云计算一直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IT部门正奋力追赶步伐,其职责也已经与传统IT大不相同。如今,各业务部门正将IT视为一种“服务”,以推进相关领域的创新。IT管理去中心化的趋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它可能有利于所有业务部门促进创新,并缓解IT部门的压力...
- 下一篇
调查显示:融合基础设施厂商的前景光明
为了获取融合基础设施和超融合基础设施市场的数据和观点,Taneja Group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起了一次称为“融合一切”的调研。这次调研对象包括在全球范围内的600余名IT决策人员及实践人员,涵盖了各个行业和不同的企业规模,这次调研内容包括受访人员对数据中心内融合基础设施(CI)和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认知、接受程度以及与传统架构相比之下的偏好。工作小组对部分受访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电话采访,了解了是什么促使他们购买、部署和使用融合及超融合基础设施。 下面列出几点说明为什么融合基础设施厂商的前景是光明的。 未来的理想架构 Taneja Group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数据中心未来期待使用哪种架构?”。有55%的IT实践人员更倾向于使用CI和HCI。大厂商最应该担心的是,只有31%的受访者选择了传统架构或基于消费级服务器的软件定义DIY架构。 传统架构和DIY架构的问题 IT社区中对DIY架构的厌倦已经非常明显了。当问及采用融合架构的方式时,客户都倾向于不再采用过去的部署方式。受访者被问到了与传统架构特点相关的一系列通用问题,让人吃惊的是,大量的受访者都对传统架构和DIY纯软件架构进行了...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