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权限管理命令
1、chmod[change the permissions mode of a file] : /bin/chmod
语法: chmod [{ugo}{+-=}{rwx}] [文件或目录名] // 直观
e.g. chmod u+wx filename 所有者
chmod g=rwx filename 所属组
chmod o-x filename 其他人
eg: chmod g+w,o-r filename
- [root@localhost tmp]# ls -l study.list
- -rw-r--r--. 1 root root 0 May 9 18:56 study.list
- [root@localhost tmp]# chmod u+x study.list
- [root@localhost tmp]# ls -l study.list
- -rwxr--r--. 1 root root 0 May 9 18:56 study.list
- [root@localhost tmp]#
或者: chmod [mode=421] [文件或目录] // 推荐
权限所对数字:
r-4
w-2
x-1
e.g. rwxr-xr-- 754
rw-r-x--x 651
rwxr-x-w- 752
chmod 777 filename //设定文件为所有用户具有全部权限
- [root@localhost tmp]# chmod 777 study.list
- [root@localhost tmp]# ls -l study.list
- -rwxrwxrwx. 1 root root 0 May 9 18:56 study.list
- [root@localhost tmp]#
-R 递归修改
chmod -R 777 testdir // 修改目录testdir及其目录下文件为所有文件具有全部权限
附:useradd 名字 //添加用户
su username //可切换用户
退出: exit
总结:
2、chown[change file ownership] /bin/chown
chown [用户] [文件名或目录名] //改变文件所有者,root才能做,前提是用户存在
e.g. chown nobody file1 #改变文件file1的所有者为nobody,nobody为系统默认存在的用户。
附-添加用户:
1)useradd afang
2)passwd afang #为其设置密码
3、chgrp [change file group ownership ] /bin/chgrp
chgrp [用户组] [文件或目录]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必须为系统已经存在的组
E.g. chgrp adm file1 #改变文件file1的所属组为adm
#其中adm是系统中已经有的一个组。
附:groupadd 组名 //添加组
4、umask /bin/umask //显示、设置文件的缺省权限
umask [-S] //-S 以rwx形式显示新建文件或目录缺省权限,更直观一些
e.g. umask //查看默认权限,比较传统
#显示 0022 :0-特殊权限位,022-用户权限位 --- -w- -w-
那么缺省文件或目录权限怎么计算:
首先在linux在默认创建的文件没有可执行权限,即没有x
计算: 777 - 022 = 755 // 这是创建目录的默认权限
666 - 022 = 644 // 是创建文件的默认权限,都没有x,文件权限都比目录权限少一个X
附1:很多UNIX系统中并没有-S这个选项,所以只能按照上面计算!
附2-Linux权限规则:默认创建的文件,不能授予可执行权限(X)!好处是屏蔽了很多攻击与病毒。
附3-改变缺省权限值:umask [掩码值] 注意umask的值可以更改,但不推荐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centos6.x 使用raid5构建lvm逻辑卷
1、将之前实验环境还原: a、利用umount先卸载之前挂载的文件系统; b、修改/etc/fstab里面的数据,让开机不会自动挂载; c、利用fdisk将该分区删除; 整合raid5和lvm实验 实验环境: 一块6G的盘,分成5个分区,每个分区1G。 其中4个作为active态,一个为spare态。 fdisk -l 开始磁盘分区: [plain] view plain copy Disk/dev/sdd:6442MB,6442450944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783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6065*512=8225280bytes Sectorsize(logical/physical):512bytes/512bytes I/Osize(minimum/optimal):512bytes/512bytes Diskidentifier:0x00000000 [plain] view plain copy [root@srcxtts~]#fdisk/dev/sdd Devicecontainsneitherav...
- 下一篇
解决Centos 7下安装tomcat7控制台中文输出乱码方法
先讲述一下我的尴尬:首先我新建了一个workspace用Eclipse导入了一个项目,默认编码GBK,log4j也是GBK,一切看起来很正常。随后我部署到服务器上,日志出现了乱码。 将Linux系统上的tomcat的编码修改 在 tomcat/conf /server.xml 如果不起作用就修改为:URIEncoding=“UTF-8” 如果上述仍然不起作用: 修改:catalina.sh 在第一个CLASSPATH= 后面添加 JAVA_OPTS="-Dfile.encoding=UTF8 -Dsun.jnu.encoding=UTF8" 修改:daemon.sh 我在第二行添加 JAVA_OPTS="$JAVA_OPTS -Djavax.servlet.request.encoding=UTF-8 -Dfile.encoding=UTF-8 -Duser.language=zh_CN -Dsun.jnu.encoding=UTF-8" 我这里用工具修改 本来这样就可以,但是由于我前期的项目以及log4j错误的编码格式,修改后,日志仍然是中文乱码 2. 随后笨拙的我-在本地修改了项目...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