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iOS 和 Android的 APP 设计有什么差异?
了解并适当结合平台规范与优势,才能做到最佳的用户体验。在《最新Android &
iOS设计尺寸规范》一文中介绍APP 设计规范(https://ds.mockplus.cn),同时本文也是一些补充。
为了创建最佳的原生APP,就需要你牢记iOS和Android平台之间的差异。这些平台差异不仅在视觉层面有所不同,在结构和流程上也有区别。牢记这些差异,才能给原生
应用以最佳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聚焦于iOS和Android上的交互设计模式之间的区别,阐明iOS和Android上的应用看起来不同的原因,以及它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另外,本文还将提供原生应用设计示例,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
导航模式的差异
在界面之间切换是移动应用中的常见操作。考虑ios和Android原生应用控件规范的差异,对于导航模式的设计很关键。 Android设备底部有一个全局导航栏, 使用导航栏中的后退按钮是返回上一个界面或步骤的简便方法,它适用于所有Android应用。
全局导航栏(Android)
对比Apple,设计方法却截然不同。 iOS没有全局导航栏,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像Android原生控件那样能支持全局返回。 这个特性就会影响到iOS应用的设计,应用中需要设计一个导航栏,并在左上角加上一个返回按钮。
iOS上的返回按钮
严格来说,iOS也有一个返回的全局操作,直接在界面上右滑即可返回上一级页面。(译者注:这个特性我原来还真不知道,现在已经用的很顺手了。)
全局返回操作 (iOS)
在这种情况下,iOS和Android之间的区别在于,在iOS设备上页面的右滑是返回上一级,而在Android上则是切换标签。
为了保持与其他移动应用的一致性,一定要记住平台之间的差异。
左滑操作切换标签(Android)
应用内部的导航模式在IOS和Android上是不同的
在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中有一些不同的导航模式。在Android应用中被大家熟知的导航模式是抽屉和标签形式的组合。
抽屉导航其实是一个菜单,通过点击汉堡图标,然后从左侧或右侧滑出。标签栏一般位于标题栏的下方,使得内容能够很好地被管理,通过标签栏,用户可以对应用的视图,数据集和功能进行切换。
左侧就是抽屉导航;右侧是标签栏
在Material Design中还有一个组件叫做底部导航。这个组件对于安卓原生应用来说也非常重要。底部的菜单项很容易点击和操作。但是安卓规范其实不建议同时使用底部导航和标签,因为它可能会在导航时引起混乱。
底部导航(Material Design)
在Apple的人机交互规范中,没有类似抽屉菜单的标准导航控件。相反,Apple则建议将全局导航放在标签栏中。标签栏放在应用的底部,让应用的核心功能能够快速切换。
通常,底部栏标签不会超过5个。正如你看到的那样,这个组件非常像安卓端的底部导航,只是在iOS中这种形式的导航更加常用。
iOS的两种常见导航形式,分段控制和底部标签栏
虽然在两个操作系统中都有类似的功能(切换标签和分段控制,底部导航和标签栏),但导航形式仍然是iOS和Android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 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客观差异,例如Android中有全局导航栏而在iOS中却没有,以及两者在视觉上的差异。
Apple认为,常用导航入口应该尽可能的外置,一些用户不常用的功能才需要被放进汉堡菜单中。而对比安卓规范,通常会把主要导航也放在汉堡菜单中。
改造标准控件需要额外的开发时间,用户也缺乏使用经验
如果希望应用中的每个元素在各个平台上看起来都一样,那么将需要额外的开发工作来创建最佳的移动应用设计。最麻烦的是涉及到默认控件,比如单选按钮、复选框、tab切换等等,这些控件需要一个定制的视图来实现显示Android上类似iOS的控件或iOS上类似Android的控件。
每个平台的交互方式各有其独特性。好的设计是尊重不同平台用户习惯的设计。在为iOS和Android设计移动应用时,一定要记住平台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期望的应用。
两个平台差异的一个例子是日期选择器。安卓用户对iOS中常见的老虎机形式的日期选择器并不熟悉。在Android中使用这种类型的日期选择器还需要重新布局,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开发的难度和时间,并使界面看起来与系统风格格格不入。
左边是iOS标准日期选择器; 右边是Android标准日期选择器
左边是iOS标准选择器;右边是Android标准选择器
IOS和Android中的按钮样式
在Android设计规范中有2种不同样式的按钮——扁平的和凸起的。这些按钮分别用在不同的场景下。在Android中,按钮上的文字一般都是全大写。在iOS原生应用的按钮中有时也能找到大写的文字,但更多的情况是出现在标题上。
左边是标准的Android按钮;右边是标准的iOS按钮
还有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按钮类型——在Android上叫做浮动按钮,在iOS上叫做活动按钮。浮动按钮用来展示应用的主要操作。例如,在邮件APP中写邮件,或者在社交APP中发状态都会用到这个浮动按钮。而在iOS中与之类似的按钮则叫做活动按钮,通常会放在底部导航的中间
左边是标准的iOS活动按钮;右侧是标准的Android浮动按钮
IOS与Android底部操作视图的差异
在Android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底部操作视图:模态视图和常驻视图。模态视图又有两种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操作内容的模态列表和用户点击“共享”图标后显示的应用列表。在iOS上也能找到类似的组件,但是在设计风格和布局上差异比较大。
左边是标准的Android底部菜单视图;右边是标准的iOS标准菜单视图
在触摸范围和系统网格之间存在的差异
iOS 和 Android的触摸范围略有不同 (iOS最小的触摸范围为44px @1x,Android为48dp/48px @1x). Android规范还建议将所有元素以8dp作为规范基线来设计。
字体差异
iOS的系统默认字体是San Francisco而 Android系统默认字体则是Roboto。Noto 是能在Android的所有界面中都适用的字体,包括那些不支持Roboto字体的语种。正是因为有差异,所以需要密切关注不同平台的排版和布局规范。
左边是Android字体; 右边 是iOS字体
交互细节差异
给用户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建立在设计层面。
建立用户的第一印象对产品来说很重要。在APP开发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做好微交互和动画来为用户创建一个有吸引力的体验。
让我们明确下两个平台的交互和动画的规则和建议,并查看官方给出的一些标准示例。
焦点和优先级——交互设计的目的是将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应用中对他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两个平台都不鼓励滥用动画,因为过多的动画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也会让用户感到焦虑。
一致性和层级结构——请务必记住,交互设计最重要的是通过确定元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帮助用户在应用中找到他们想要的。贴心,流畅,不突兀的页面跳转才能保证用户能轻松操作。对于这一点来说,两个平台都对动画规范都做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尽管Android 的Material Design(材料设计规范)与iOS的Human Interface(人机交互规范)在使用动画方面的规范非常相似,但仍有一些明确的差异。 用户会习惯于特定平台的动画跳转方式并认为只有他们习惯的那些才是最自然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平台间的交互形式,这些小的细节可以很好的提升用户体验,使得在不同平台上都能给用户带来自然的体验。
IOS
iOS用户习惯于iOS中的微动画,像平滑过渡,横竖屏转向以及模拟物理规律等等。当应用出现无意义的或者违反物理常识的动画时,用户就会感到困惑。
例如,用户希望通过下拉来刷新界面,希望通过右滑来返回。iOS设计规范强烈建议,除非正在创建诸如游戏之类的沉浸式体验,否则还是尽可能的按照官方给出的动画规范来设计。
Android
依照Material Design规范,一个元素在转换过程中分为传出,传入或常驻,不同的元素也会有不同的转换方式。
动画能够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当界面发生变化时,动画建立了过渡前后的连续性。导航的切换是界面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通过清晰的结构来帮助用户找准自己的方向。例如,当一个UI元素展开以填充整个屏幕时,展开后的新界面是点开元素的子级,返回可以回到父级。
子父级切换的例子 (Android设计规范)
在父级界面上,嵌入的子元素会在点击时抬起并在适当的位置展开。将过渡的重点放在子界面上,明确子父级之间的关系。
共享相同的父级界面(例如标签切换时的内容)一致性的移动能够强化他们的关系。
need-to-insert-img
标签选项卡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变,内容界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应用的最上层,切换目标通常被分在主要任务(这些任务可能彼此不相关)上。这些界面通过改变不透明度和缩放值来进行适当的转换。
总结
当然也有例外:一些iOS应用遵循Android设计规范(比如Gmail)而一些Android应用则遵循iOS设计规范(比如Instagram)。
左边是iOS版的Gmail,右边是Android版的Gmail
左边是iOS版的Instagram,右边是Android的Instagram
但其实显而易见——使用两个平台系统自身的组件设计应用,流程要快很多。因此,最好是花些时间了解下两个平台不同的设计规范,而不是混合iOS和Android的组件模型,然后还得花很多力气在开发上。
设计规范系统网址:https://ds.mockplus.cn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最佳实践】OSS移动端断点下载简单实现
概要 技术点 最佳实践 改进 参考 概要 所谓断点下载,其实是客户端在从网络上下载资源时,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下载。再次开启下载时可以从已经下载的部分开始继续下载未完成的部分,从而节省时间和流量。 应用场景:当我们在手机端使用视频软件下载视频时,下载期间网络模式从WIFI切换到移动网络,默认App都会中断下载。当再次切换到WIFI网络时,由用户手动重新开启下载任务,此时就用到了断点下载。 优点:节省时间和流量。 技术点 HTTP1.1中新增了Range头的支持,用于指定获取数据的范围。Range的格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Range: bytes=100- 从 101 bytes 之后开始传,一直传到最后。 Range: bytes=100-200 指定开始到结束这一段的长度,记住 Range 是从 0 计数 的,所以这个是要求服务器从 101 字节开始传,一
- 下一篇
4-AVI--Fragment与ViewPager结合
零、前言 [1].认真看下图Fragment在ViewPager里的默认生命周期(可在浏览器中单独打开网页查看动图,清晰很多) [2].名字数据随机获取见:随机数据生成 [3].ViewPager的默认加载模式见: ViewPager的基本使用 [4].Fragment实现懒加载,ViewPager的实现见: ViewPager的基本使用 大致过程 打开:创建0,1页 左滑:创建2,1被暂停 再左滑:创建3,2被暂停,并销毁0的视图!注意:Fragement并没有销毁 点击返回键时所有创建的Fragement销毁 fragment在Viewpager中的生命周期.gif 一、代码实现: 1.ViewPagerFragment /** * 作者:张风捷特烈<br/> * 时间:2018/8/29 0029:11:25<br/> * 邮箱:1981462002@qq.com<br/> * 说明:ViewPager和Fragment集合测试的Fragment */ public class ViewPagerFragment extends Fragmen...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