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未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日前,苹果发布了***的第三财季报告,作为一家以销售硬件为主的公司,其iPhone、iPad、Mac及新近发布的Apple Watch自然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不过由于苹果主力产品iPhone的销售未能达到业内预期,其市值这两天缩水了近300多亿美元,也招致业内对于苹果未来悲观和乐观两极的不同看法。那么苹果的未来会怎样?哪些对于苹果是清澈的海水?哪些又可能是是危险的火焰?
首先看苹果的主力或者说支柱产品iPhone。虽然说iPhone的销量未能达到预期,但我们认为这并非是iPhone本身缺乏市场竞争力所致。要知道iPhone 6及iPhone 6 Plus已经热卖了三个季度,按照苹果每年更新一次iPhone产品线的周期,可以说iPhone 6及iPhone 6 Plus作为新品的周期已经接近尾声,这自然导致部分欲购机用户选择等待新一代iPhone的发布,进而将部分市场和用户对于iPhone的需求延后释放。另外就是在本季度中,Android阵营中旗舰机的市场释放效应也相应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例如据IDC的***统计,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仅同比下滑了2.3%,这其中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功不可没,毕竟这两款产品是在今年***季度发布的惟一可以与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对标的旗舰机(从苹果和三星旗舰机的销量规律看,新品发布的第二季度往往是出货量***的季度)。由此看,iPhoen本季度销量未达预期基本是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所致,与iPhone本身竞争力是否减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是作为苹果第二大营收和利润来源的Mac。***财报显示,其出货量同比增长9%,而在当季,Mac所在的全球PC市场的出货量则再次陷入了11.8%的同比下滑的新高,其排名前五的PC厂商中,Mac是惟一保持同比增长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Mac在其所属PC产业中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除了反映在出货量的逆势增长外,更重要的是在盈利能力的体现。目前Mac在PC行业中以不到10%的份额攫取了该行业接近一半的利润,且这种优势一直没有对手能够改变。
如果上述iPhone和Mac是苹果未来不必堪忧的海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块业务则需要苹果好好思量。
作为平板电脑的鼻祖,苹果iPad曾经是继iPhone之后苹果第二大支柱业务,但随着大屏手机的流行,iPad遭受了冲击,且经历了连续5个季度销量的下滑。为此苹果在去年与IBM达成战略合作,期望利用IBM在企业市场的影响力将iPad推向企业市场。***的统计显示,目前IBM与苹果战略合作中预期的针对iPad的100款企业应用已经发布了接近30款,但从市场的实际效果看并不理想(本财季iPad依然处在自然落体般的下滑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质疑iPad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的企业市场是否真的独立存在或者说企业市场能否能够给予iPad和其代表的平板电脑以新的支撑,进而进一步权衡业内预测的大屏iPad Pro推出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就是被业内期待的Apple Watch。有关Apple Watch的销量至今依然是个秘密。但就像我们之前撰文所分析的,销量的多少对于初期的Apple Watch并非如此重要,关键是找对Apple Watch的定位和方向。据SurveyM&111nkey 最近以417名消费者为对象的相关调查显示,对于Apple Watch,41%的人称时尚因素与其决定是否购买的关联度比较高,而33%的人则比较重视产品的科技因素,尤其是对于早期购买者,时尚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既然如此,苹果从Apple Watch发布就始终强调的应用数量的增长(***财报披露其应用已达到8500款)显然有些剑走偏锋了。另外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剑走偏锋,反而让苹果忽视了应用的体验,反而导致主流的应用不愿意支持Apple Watch。据统计,目前苹果手机在美国***的20中免费软件中,只有五个开发了苹果手表客户端,其中就包括了全球***社交网络Facebook。而Facebook的解释是,他们已经在研究苹果手表,但是还没有想出来如何提供***的用户体验,尤其是苹果手表屏幕很小,不知如何开发软件才能让用户使用好友动态、照片和视频等内容。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苹果的未来可谓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而处在火焰中的iPad和Apple Watch,苹果需要不仅是简单的产品的升级换代,而是应重新思考其新的定位和发力点。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2015年互联网行业薪酬报告—程序员你真的这么多钱么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好了,开宗明义,今天讲六个事情,一个附录: 一、2、3年经验,标配35W起,这个数字如何定的? 二、2015年存量市场:非常恶劣的人才流通环境 三、2015年增量市场:僧多粥少,完全不够抢的应届生;其他行业对互联网的流入稀缺; 四、对2016年人力市场的预判,招聘建议 五、对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呼吁 六、对于所有招聘HR的建议 附录:最近两月的一些Offer数字 引子: 2014年我们OfferCome薪酬报告的原话: 三年工作经验的人想通过我们跳槽——“毕业三年,绩效前40%,一般可以给他谈到35W”、“绩效前5~20%,我们都能给他谈到40W”。 2015年的薪酬呢? 告诉OfferCome广大粉丝们一个好消息,今年不用跳槽就会有这么多钱啦~跳槽的更多。 2、3年开发经验者,35W年薪正在成为标配、底配。4、5年工作经验,能带人、能解决常规技术难题的骨干型Leader会6、70W起。年轻的产品略微打点折扣,资深的产品跟研发持平或者略高。 最迟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所有互联网公司从业者,都会迎来这个幸福的时刻。 ——...
- 下一篇
Uber与微信纠纷: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灰度竞争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系统抖动这个词火了! 这把火,是腾讯自我颠覆最成功、也是堪称移动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微信,烧起来的。 Uber用户反馈,他们在使用微信时候,发布包含Uber字样的信息或者分享均在没有理由的情况遭到屏蔽或者删除,搜索Uber信息时候,有遭到拒绝服务的情况。 腾讯的回复是,微信系统抖动,导致误拦,现在已经在逐步回复中了。 不过这恐怕并不能让Uber跟微信的纠纷终结。因为至今在微信公众账号上,仍然难寻觅到Uber字样的微信公众号,Uber不管是全球还是在中国的官方账号都无法显示。 腾讯的官方说法是,Uber的微信信息“诱导其他用户点击链接或者分享信息”,违反了微信的相关规定,因为采取封杀。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事情?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商业竞争,并不是全部浮在水面之上,有些灰度竞争难以界定,你很难说这是公平的,但也难以归结到不正当竞争。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沟通渠道商,向绝大多数用户和商家都是开放的,越多的用户、越多的商家,微信的生态体系中价值就越大。 但Uber这种企业为什么就没有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账号的权利?有,但因为你违反我不...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