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穿戴”到“能穿戴”的沟有多深?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2013年是“可穿戴元年”,那么就意味着2014或不久的将来就是“能穿戴之年”吗?你一定能理解我的意思,倘若接下来可穿戴设备这个代表硬件发展趋势的科技无法在大众间普遍应用开来,那么它永远属于一个高大上的词汇、一个科技小众圈信徒的玩物而已。
无论如何,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中,媒体炒大的泡沫成分很多。撇去浮躁与喧嚣,剩下的就是一大波要看到和解决的问题了。所以必须先破“危机”,而后才能早日见“机遇”,实现从“可穿戴”到“能穿戴”的***跨越!
智能的进阶:是颠覆,不是延伸
首先声明的一点是,这不是泼冷水贴。我其实非常赞同有观点对目前智能硬件使用频率的界定——电脑是以天甚至周为使用频率,手机是以小时甚至分钟为使用频率,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是以秒甚至微秒为使用频率的应用。而按照一般发展规律,高频应用一定会“截流”用户需求从而取得低频应用。所以我一直坚信可穿戴无处不在的未来。
只是目前,暂时还没出现一个必然的不可替代的设备功能点,来支撑起这么一个无限商机的新市场。
就像火车从来不是一匹只是跑得更快的马,火箭不只是一架飞得更快的飞机。一切具备普遍应用意义的智能设备,其进阶必须是颠覆,而不是延伸。从可穿戴设备行业来看,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可穿戴还没有达到实现颠覆用户传统需求的层面:
***,被概念化与被戕害的智能。从目前我们穿的衣服、穿的鞋子、佩戴的手表来看,我们可以依赖这些单独的设备就能完成保暖、掌握时间等能带来舒适感与便捷感的功能,如果将这些设备戴上“智能”的高帽后,仅仅是能为人们增加了认知上的新鲜感,那么,这无疑是一种形而上的“智能”。
以目前烂大街的智能手表为例,其实大多数都是在机械手表“时间”的功能上添加了一个“时尚”的元素而已,再至多,将一些类似手机APP的应用“填鸭式”地塞进这个屏幕小而美、电池续航力还差的科技尤物中。
所谓的智能,体现在哪儿呢?
打个比方,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进化革命,你以为靠的仅仅是触摸式人机交互或者大屏幕么?在我看来,无论是iPhone或是三星,其带来的颠覆性在于其将传统意义上手机用来“听”的功能升级到“看”的功能。如同我之前在《顺应用户习惯的说法有多偷懒》一文中引用的一组数据:
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约34次,使用频繁者查看手机的频率更是高达每6.5分钟1次,手机已经是每个人的新“器官”。
请注意到这个词语——“查看”。你也能在现实中验证这一点:你看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有多少人在讲电话,又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手机上下翻新闻、左右打飞机……
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可穿戴设备上,如果能以智能的名义真正颠覆设备传统意义上的“穿”与“戴”的功能,那想必是极好的。
第二,还有很多设备在走依赖智能手机的途径。前段时间业界有人说“宁可做智能手机的凤尾,也不当可穿戴的鸡头。”其实也隐含了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同智能手机的对峙上缺乏有底气的力量。所以,很多智能手环、手表,包括大牌GALAXY Gear,都逃不出同智能手机或PC端“同台唱戏”的魔咒。
至少现在和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可穿戴设备无法独立于其它设备获得存在价值。它必须与智能手机、PC端协同共进。除非你能像Google Glass一样,有自己比智能手机更强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不依赖于任何终端,或能将数据以投影仪似的界面显示出来。从搜集数据到呈现数据,均是独立完成的。
可穿戴的本质:是服务人,不是干扰人
抛却上面的对比,回归到可穿戴设备本身。
可穿戴设备首先应该定义为一个终端,一个帮助人类更便捷、更即时地沟通未来的智能终端,其本质是服务于人的工具,或者时髦地讲,是处理一些分支任务的“***大脑”。然而现实中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很多可穿戴设备不断在设备本身上大做文章,眼花缭乱的“功能控思维”在不断干扰用户思维,忽略了背后可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搜集数据、呈现数据、检测数据……那么然后呢?
按照等价交换或能量守恒的原则,在大数据面前,一定首先要明确你能赋予用户什么,你能提供的服务少,那么索取的也一定会少;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一堆垃圾,那就别想从用户身上获得大桶黄金。参照笔者比较了解的“PICOOC Latin”(一款智能秤)模式,你得在搜集数据、呈现数据过后有一个服务性与指导性的反馈机制,告诉用户今后的运动及饮食方案。或许未来,还得介入专家级人物,能根据运动信息、健康数据等帮用户提供更靠谱的建议。
所以,那些拼完硬件参数拼功能、拼设计的可穿戴们得注意一个着力点——你最终的Mr Right不是设备,而是服务。
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必要的“领头羊”与统一标准
前段时间,有人在知乎上提问说:未来可穿戴领域会不会出现苹果级的“领军者”?好多人回答说,应该还得靠苹果系。答案直指iwatch。
笔者也期待iwatch的诞生,毕竟苹果、谷歌和微软等行业巨头各自创造了不同的智能生态系统,大佬们的涉入肯定会赋予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可能性及示范意义。Cook 曾对苹果可穿戴设备有一番略显冠冕的陈辞——“苹果树的重要枝干”,很多小公司也因此时刻仰望着这个枝干,希望上面能掉下成熟的红苹果,砸到自己,萌发“牛顿级”的灵感。
除了“领头羊”,笔者认为还需要有一个为可穿戴技术专设的开放型大平台,能共享资源,比如可以提供像电脑和手机一样的标准化零件。像雷布斯做小米一样,能容易地找到上游的屏幕供应商、处理器供应商。想“组合”一块智能手表、手环?信手拈来啊!成本也一定能降低至大众级别的心理价位。
当然***也是亟需解决的一点——设立和完善统一的可穿戴行业标准。将一群四处蹦�Q的“科技蚱蜢”们拴起来,嗯,是时候该有这么一根绳子了!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揭秘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游戏圈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私服、侵权、大公司的战略转型这些内容只是游戏圈的表面,与暗黑游戏圈相比这些内容简直弱爆了,在暗黑游戏圈里,洗钱、血腥追杀创业者等事件层出不穷,这里充满着丛林法则,但是却从来无人揭示这个圈子。 近期,我们通过接触一些曾在游戏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士,以及审计机构的人士,了解到暗黑游戏圈的真相,下面我们就来为你揭开这个圈子的神秘面纱,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提醒那些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而在这个领域的人:游戏圈很危险,创业需谨慎。 1、你所看到的游戏圈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你以为盛大、巨人、***这些公司就是游戏圈的全部,那么你显然错了,他们只是游戏圈的冰山一角,这个领域还有无数小型游戏公司隐藏在背后。 盛大、巨人、***这些公司都是游戏圈浮在表面的公司,因为已经上市,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更受关注。 但是在这些公司下面,还有很多创业型的小公司,以端游为例,只要做到同时在线5000人基本就可以养活一个团队,如果能做到2万人的同时在线,就可以赚取数百万的利润,足以支持创业者和团队核心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因为赚钱容易,所以很多创业者***在...
- 下一篇
魅族黄章首次内部讲话:重整旗鼓引入投资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蛰伏魅族数年,堪称中国科技圈最神秘的人物终于开口了——春节过后,黄章突然在魅族论坛公布,“我决定春节后重新开始回公司上班重整旗鼓,引入投资 人做强做大。”黄章还表示,“我们一直埋头打造更好的产品,如果增加资本运作加强实力以及提高市场营销,很容易有更大的发展。” 2 月 8 日,也就是重回公司的***天,黄章进行了内部演讲,以下为部分演讲语录: 公司就像人一样,像自然外界一样有生命,有开始也有结束,有起就有落,关键在有生之年,***发展,去创造共赢,创造价值。 虽然我什么都不缺,但是,为了身边的人,包括阿姨,为了全体魅族人,全体员工,公司的发展,社会的共鸣,我必须站出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 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我却融不进去,是因为我之前一直不是那么理解这个社会,不是那么认同这个社会。但是今天我觉得,作为社会的一员,我有责任多多少少去改变这一切,营造更大的共赢,所以我决定重新站出来。很多人都说四十岁是人生的第二春,我想也是。 从今年开始,我将非常有信心地带领大家带领公司创造更加飞跃发展的一个时...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