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公有云多些成长空间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当然,我们仍要清晰地认识到,公有云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给公有云成长的空间。
最近公有云不够太平,在阿里云故障、AWS故障、谷歌云故障之后,腾讯云也挂了……,几大公有云频频出现故障,一时让很多上云的小伙伴们无从选择,还能有靠谱点的吗?其实,关于公有云的故障,早就引起了很多不满,一度成为人们上云的***障碍。这些都是公有云里的大牌,市场地位显赫,技术过硬,也是不差钱的金主,但仍逃不过故障的魔掌,其它的公有云就更不用提了,只是市场份额不大,出了故障也不像这几个更受人们关注罢了。这说明在公有云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断完善。
公有云仍算是一个新鲜事物,伴随着云计算的出现而出现的,迅速成为了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与传统的机房租赁不同,客户需要自己买设备,放到机房中自己运营,业务断了也得自己处理,损失自己承受。现在公有云则不同,这时客户租用的是公有云提供的整个服务,客户一下子成了甲方,有权利对乙方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所以当公有云故障时,自然这些甲方不高兴,其实以前机房故障也并不少,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现在则不同,将业务交给了公有云,就要求公有云不能出故障,这样虽显得无理,但只是站的立场不同而已。
客观上讲,上云之后,依仗先进的数据中心架构和运维水平,故障频率和时长较以往已有大幅减少。的确,我们是偶尔能听到某个公有云又断了。但屈指数一数,按年计算也不过一两次而已,这对偌大的、全年24小时满负运行的公有云实属不易。航空飞机、火箭、航天这些领域不也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故障吗?公有云就要全年无故障运行?当然,出现了故障总是要总结经验的,避免同样的错误第二次发生。
现在的公有云承载了太多业务,网络架构和规模都很庞大,复杂性可想而知,要让这样一个庞大的IT系统运转起来,并且还要长时间不出问题,难,很难!公有云企业也是绞尽脑汁,确保业务不出问题,一切以业务为先。有人可能会说,为何不增加冗余备份系统,冗余的确可以降低故障发生,就像飞机一定要携带两个或者四个发动机一样,但这样无疑增加了系统复杂度,要处处都要备份,这样的公有云运行起来也显得臃肿,所以要在冗余和复杂度上做好权衡。
一味地追求冗余,最终这个公有云可能变得不能用。现在公有云基础架构上都倡导简化,比如网络层级要减少,无用的网络协议弃用,能减则减,这样的公有云才好维护,出了故障也能很快感知到,切换到冗余设备或系统上来。公有云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也在如何保证业务持续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对公有云的任何部分都做假设,任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备用方案,从而确保业务不受影响,这项工作正在做,也会一直做下去。
与其将命运交给别人,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用户,一方面我们要上云,一方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公有云的确可以给上云业务带来好处,***的好处就是IT投入成本大幅降低,租用公有云的业务很廉价,这要比自己购买设备,自己做运维要便宜得多。但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要上云,要做好取舍,关键业务是否掌握到自己手里,也好不受制于人,这是作为一个上云用户要认真考虑的事情,自己的业务是否能得到完全保障。
一旦确定上云,那要做好选择,有条件的要选择多云,即将业务跑在多个公有云上,我们经常听到有公有云故障,但从没听到过两个公有云同时故障,可以选择两家或更多家公有云部署业务,万一其中一个公有云故障,业务可以顺利切换到另外一个公有云上,确保业务不受影响。也许这样的投入成本要高一点,但就要看我们对业务的重视程度了,能够忍受可能故障带来的损失。另外,要向公有云要护身符,一旦公有云故障,给自己的业务带来损失,可以根据故障损失来要索赔,避免自己遭受额外的损失。一般公有云急于扩张,是很可能答应去签订这样的保护协议的,这样就给自己增加了一个保障,这对公有云方也是一个约束,让其更加不敢有故障,从方方面面去确保不出故障。
公有云已经走下了神坛,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太多的业务都与此有关,可公有云不过也才发展十年的时间,我们要给它成长的空间,让它不断得到完善。正因为公有云吸引了太多的关注,所以一出故障,事件就会很快发酵,影响范围很广。人无完人,更何况是这样复杂的新生系统,出现故障再正常不过了。对于大部分的公有云,早已将保持业务稳定性放在了首位,它们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切就是确保用户的业务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去搞扩张,搞发展,这和用户的想法不谋而合。
相比以往的技术,公有云在可靠性方面其实是有很大提升的,新的技术在冗余上做很多文章,包括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灾备技术等等,只不过现在一出故障,就成了众矢之的,坏消息传的太快。当然,我们仍要清晰地认识到,公有云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给公有云成长的空间。公有云能够快速部署业务,建设成本极低,免维护,这些都是优势,是其能够获得大量用户支持,市场不断高速增长的原因,它的未来也一定是光明的,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公有云所提供的服务。对于公有云的可靠性,我们要给予一定的宽容心,给它成长的空间。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自治数据库云服务 甲骨文祭出PaaS组合拳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51CTO.com原创稿件】在本月初举办的“2018甲骨文数据库云大会”上,甲骨文宣布了两大重磅消息:一是推出企业级自治数据库及云解决方案,二是在中国本土的数据中心终于落地腾讯云。 “自治”***步:Oracle自治数据仓库 今年3月,甲骨文推出了Oracle自治数据仓库云(Oracle Autonomous Data Warehouse Cloud),目前该服务已对全球客户进行开放。 不同于以往的“自动化”,“自治”的***特点就是无需人工干预就能实现高度独立的自我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学习、理解并运用积累的规律和线索,从而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对自我的打补丁、调优和更新。 IDC估计人力成本占数据库管理成本的75%。“自治”数据仓库不需要数据库管理员付出太多精力,在快速完成进程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一些人为的错误和疏漏,帮助企业极大节约管理及经济成本、快速部署项目、并显著降低风险。 甲骨文公司数据库技术执行副总裁 Andrew Mendelsohn提到,自治数据库与无人驾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有...
- 下一篇
所谓的「雾计算」需要小心谨慎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应在真正的雾计算架构中寻找什么? 雾计算正在成为科技界的流行词,通常用于与云相比,或者与边缘计算混淆,两者都内置了地理位置:计算机处于边缘,或计算机处于云端。了解雾的独特之处的最简单方法是它与位置无关。雾计算基础设施中的计算机可以是任何地方:从边缘到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地方。 在雾计算中,可以根据服务的作用进行编程,而不是在何处进行编程。因此,今天部署到云的相同服务,明天可以在边缘部署。可以将其视为支持庞大资源生态系统的框架。它可以灵活地消耗计算资源,这些资源跨越从内部部署到临近部署,再到云,每个计算资源都可以提供诸如速度,可用性,带宽,可扩展性和成本等优势。 雾计算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闲计算能力,并开辟了利用所有计算能力的机会,无论身在何处。随着雾的明***持续增长,人们正在使用雾计算这个词来推销各种产品,所以如果你真的对它能提供的好处感兴趣,请确保它符合以下两个主要标准: 1.提供一系列计算能力,涵盖从现场到云的连续范围 在当前的以云为中心的计算基础设施中,使用的大部分处理能力位于...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