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 2018:云服务助力人工智能全速起航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51CTO.com原创稿件】由国内领先的中立云服务商UCloud主办的Think in Cloud 2018于5月15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举行。Think in Cloud(以下简称“TIC”)已连续举办四届,TIC 2018除主会场外,还设置了三场平行分会场,包括新技术创造新价值企业专场、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专场,以及区块链安全应用落地实践专场,来自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专家、行业精英汇聚一堂,传达最前沿的技术热点与行业洞察,分享技术在行业及应用场景中的实践案例,推动新技术进一步落地。
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专场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热门技术已经应用到自动驾驶、培训教育、广告和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在5月15日下午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专场上,UCloud研发副总裁杨镭,UCloud AI平台技术专家宋翔,驭势科技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潘争,UCloud 实验室负责人兼高级研发总监叶理灯,第四范式智能客服负责人、资深数据科学家刑少敏,以及北京褚时科技CEO李曙光等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士以及媒体记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助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视觉计算等AI技术和应用迅速落地。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技术驱动、数据驱动以及情境驱动三个阶段,自动驾驶、智能客服等都是在特定使用情境里的人工智能。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有了良好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如何运用云环境构建特定情境下的人工智能成为TIC 2018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专场的热议话题。
UCloud AI平台技术专家 宋翔
如何快速、低投入地验证和展开AI应用业务?UCloud AI平台技术专家宋翔给出了自己见解——公有云能够为AI技术赋能,让AI应用快速落地。AI初步入门,必须了解哪些场景需要AI赋能,如何快速验证AI技术,如何高效地实现AI迭代,这个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基础环境配置及AI系统建设是很重要的环节。宋翔表示,公有云除了能够提供计算、存储、网络这样的基础资源外,还能提供云主机、Docker容器、负载均衡等基础架构,供用户搭建自己的AI平台。UCloud还提供平台级的PaaS服务,用户可以在PaaS层的UAI-Train上搭建自动调度的AI训练平台,在UAI-Inference上开发在线服务平台,进行快速的AI任务部署。
驭势科技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 潘争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驭势科技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潘争分享了UCloud GPU服务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实践,他表示:“练好模型预测,如人、车、车道线的实时监测对自动驾驶来说至关重要,汽车的行车速度很快,为了降低延迟,整个监测过程必须由前端来完成,只有做到几十毫秒甚至几毫秒的延迟处理才能保证遇到行人及意外情况时及时刹车。” 驭势科技采用嵌入式GPU+CPU加速以及低成本车规级的FPGA加速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UCloud 实验室负责人兼高级研发总监 叶理灯
构建机器学习系统与云计算密不可分,UCloud 实验室负责人兼高级研发总监叶理灯从软件架构的角度剖析了如何基于云服务,搭建高可用、低成本的机器学习系统,为与会嘉宾讲解了UCloud运用云服务降低机器学习领域的成本和技术门槛的思路与实践。构建AI机器学习系统需要Build、Train和Inference三个步骤。叶理灯从技术的角度深入地讲解了免运维、弹性扩展、高可用以及按需付费的机器学习在线推测系统的搭建方法,并通过头像识别、OCR、AI应用市场等实际案例,为嘉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UAI-Inference在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情况。
第四范式智能客服负责人、资深数据科学家 刑少敏
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智能客服负责人、资深数据科学家刑少敏分享了AI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实践。智能客服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语音识别、意图识别、对话管理、答案选择等一系列流程,通过机器学习,以及知识库、知识图谱的不断完善,已经由原来的机器为辅发展到当前的机器为主、人机协作的模式,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客服成本。
北京褚时科技CEO 李曙光
***,北京褚时科技CEO李曙光分享了AI技术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实践。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被分别应用于自动口语评测、自动作文评测及手写识别等教育领域,不仅将教师从繁重的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其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参会观众对于如何实现技术落地仍然存在诸多疑问。在TIC 2018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专场的提问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专家讲师不停为在场观众答疑解惑,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会后,51CTO记者还将对TIC 2018大会进行深度报道,对AI感兴趣的读者请持续关注。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助力银行全渠道布局数字化转型,蚂蚁金服举办首届移动智惠金融峰会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如何使用AI营销模型,让营销效果提高10倍?如何通过人脸识别、生物核身打造最安全的金融支付平台?如何让数据中台真正“理解”手机端用户,这被视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月11日,蚂蚁金服在杭州西湖畔西子宾馆举办首届《移动智惠金融峰会》,除了蚂蚁金服技术高管团队,国内著名高校的金融学者、全国***的技术专家,以及超过200家金融机构500多位金融领域的行长、总工程师、CIO等嘉宾出席了峰会,共同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智能银行App、无感支付、数字化中台体系等金融科技领域重要问题与解决路径。 《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手机银行交易达到了969.29亿笔,同比增长103.42%。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导、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直言,这预示着移动入口会成为未来整个金融业务最为主要的渠道和入口,也是***银行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排头阵地。 据数据统计,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突破7亿,人均每天打开移动设备150次以上,人均每天在移动端耗时超过3小时。在移动为王、体验为先的今天,便利化、...
- 下一篇
「混合云」你不知道的4项错误理解?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混合云专家深入谈关于混合云的重要的误解。 云计算的崛起,就像任何IT的进化趋势一样,都有它的炒作的份额--以及随之而来的噪音,这会导致混乱和神话。 混合云也不例外:混合式方法引发了各种误解。 我们请几位云专家分享他们对混合云持续存在的一些重要误解的看法。 这是他们不得不说的: 误解1:混合云意味着牺牲治理和安全 它在企业IT中长期存在,有时是过度的--恐惧:云计算意味着失去控制,最终不利于治理,安全和相关领域。 但对于许多组织来说,这种担忧是被误导的,过时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实际上,混合云方法可能提供***途径来释放云的潜力,同时保持对某些类型的数据或工作负载的严密控制。 “在云计算的早期,这个神话确实有过一段时间,当时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低,而IT部门对管理或可见性的控制很少,”SolarWinds的头部怪杰Kong Yang说。 “然而,虽然将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会放弃一些控制权,特别是日常维护,但随着云提供商继续减少消费云服务的壁垒,组织机构现在可以更自由地构建所需的解决方案。” Yang当然建议你...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