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多云数据管理环境中的所有因素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随着人们创建和存储数字对象的能力的增强,这些数据的可用性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人们希望通过长期数字保存(LTDP)来保持持久价值的数字信息的可访问和可用性,以应对过时的软件和硬件,以及精确呈现内容的这些挑战。
此外,世界各国政府强制实施“云计算优先”政策,以及各行业厂商和用户从云计算解决方案中获得的收益,使得云计算中的长期数字保存(LTDP)技术成为数字图书馆和档案馆可行的考虑因素和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通过利用云计算的可扩展性、冗余性、成本效益,以及对数字保存不断变化的需求的适应性,长期数字保存(LTDP)可以从云计算技术中大大受益。
在过去几年中,多种云计算产品的使用已经从“影子IT”实践中有机地发展而来,客户发现他们需要解决其已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使用有着更好的体验和理解,促使他们探索和实施多云策略。也就是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寻找值得信赖的技术合作伙伴以及专业知识、技术诀窍和解决方案,以确保上述原则得到解决。
多云是超越混合云的云计算IT架构的又一次飞跃。它指的是同时使用多个公共云提供商的公共云和本地私有云的资源,以实现某些业务目标和指标的IT设计,这些目标和指标很难通过企业的内部部署和/或混合云设计实现。这些优势包括:自由选择跨公共云提供商挑选***云服务,数据移动性无需担心供应商锁定,通过跨多个云架构分布的数据集增强数据可用性和持久性,并能够针对不同供应商的每个应用程序使用最合适的云定价方案,从而优化成本。简而言之,这些因素让云计算客户掌握了充分的杠杆作用和控制力,助长了多云增长的势头。
尽管当今企业的大多数数据仍然来自并存储在本地存储解决方案中,但许多行业都出现了用于多云数据管理的用例。例如,在媒体和娱乐公司中,利用对象存储在内部部署私有云中创建内容非常普遍,但是用于内容分发(CDN)的公共云服务或计算代码转换的使用正在增长。在金融服务行业中,对内部存储的需求仍然提供***的安全性、控制和性能,但公共云为场外合规性和长期存档目的(如AWS Glacier和Microsoft的Azure Blob存储归档层)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此外,用于分析的云计算服务(如Amazon QuickSight或Azure机器学习)还提供了其他用于公共云的增值服务。
上面概述的多云优势取决于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以下是一个简便的清单,可以用于确定企业的云存储选择对于支持其长期数字保存策略的适用程度:
- 通过标准化的对象和文件界面对所有云平台中的数据访问、控制和安全进行规范化处理,事实上的对象选择是Amazon S3 API,文件选择是NFS和SMB。
- 确保数据始终保持其开放的云原生格式,并且在任何地方都不具有透明度,因此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并可根据需要自由移动。
- 透明的数据代理能力,允许数据根据预定义的业务策略自动放置和移动。
- 跨云体系结构的动态索引和搜索功能,以便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发现并采取行动的数据。
- 最重要的是,遵循管理组织内许多云平台的***实践。
如果组织缺乏成熟性、纪律性或遵守上述原则的能力,那么采用多云将毫无益处。而一旦被锁定到任何供应商或技术中,就很难改变。
如果没有正确实施或没有合理的保障措施,采用多云可能会加剧云客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增加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开销,降低数据访问和使用方式的灵活性、控制和跟踪数据放置的位置,以及在多个云上存放不必要的副本而增加成本。
企业在部署多云存储时需要注意一些挑战。由于跨公共云和网关产品的专有存储格式的锁定,真正的混合云存储尚未通过当今的网关和云备份解决方案实现。尽管当前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从内部部署到云端的数据移动和分层,但是他们并没有通过允许云服务访问存储在其中的数据来真正利用云计算的力量。相反,这些产品是“单向”的解决方案,迫使应用程序使用网关访问数据,而无论其是在本地部署数据中心还是在云端。由于无法在此数据上使用本地云服务,因此这会损失公共云的关键价值。因此,业界需要一个能从根本上改变混合云存储和数据管理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本地存储和公共云的全部功能和灵活性。
多云正在成为云计算应用的常态,将成为市场主流。展望未来,企业将需要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云存储和数据管理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内部存储和公共云的全部功能和灵活性,以便他们不仅可以从数据中获得***的价值,也获得***的***体验。这种新型多云数据控制器解决方案的兴起将为跨不同云平台的代理和管理信息提供帮助。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关于物联网IoT和雾计算在2018年要了解的3件事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物联网设备正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到工业互联网等各个领域。(这张由First Mark Capital创建的信息图表很好地展示了互联网的广度和广度)。 自从***台IoT设备于1990年问世以来,物联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启和关闭的烤面包机。27年之后,联网设备已经从新奇产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近的估计显示,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这是一种装有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设备。这是一个以自身为基础的循环。目前,81%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想象一下,当81%的美国人拥有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时,我们将会收到多少数据。 今天,IoT设备的大部分数据都在云中处理,这意味着全球所有角落产生的数据都被发送到集中数据中心的少数计算机上。然而,随着IoT设备的数量预计将在2020年猛增至200亿,通过互联网发送数据的体积和速度对云计算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关于IoT基础设施的三个关键事实,将迫使IoT制造商在2018年将云计算模式从云计算模式转移到一种称为“雾计算...
- 下一篇
助力银行全渠道布局数字化转型,蚂蚁金服举办首届移动智惠金融峰会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如何使用AI营销模型,让营销效果提高10倍?如何通过人脸识别、生物核身打造最安全的金融支付平台?如何让数据中台真正“理解”手机端用户,这被视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月11日,蚂蚁金服在杭州西湖畔西子宾馆举办首届《移动智惠金融峰会》,除了蚂蚁金服技术高管团队,国内著名高校的金融学者、全国***的技术专家,以及超过200家金融机构500多位金融领域的行长、总工程师、CIO等嘉宾出席了峰会,共同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智能银行App、无感支付、数字化中台体系等金融科技领域重要问题与解决路径。 《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手机银行交易达到了969.29亿笔,同比增长103.42%。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导、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直言,这预示着移动入口会成为未来整个金融业务最为主要的渠道和入口,也是***银行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排头阵地。 据数据统计,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突破7亿,人均每天打开移动设备150次以上,人均每天在移动端耗时超过3小时。在移动为王、体验为先的今天,便利化、...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