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云计算必须的6大成本 小厂商如何破局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中国的云计算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业内里的玩家很拼,也围观了很多临渊慕鱼的人。我曾经和很多人聊过如何设计、采购、投资或者监管云计算,现在将我的观点通过网文分享给大家。
本文目标客户群,云计算公司的老板和雇员,云计算行业投资人,重大采购客户也要看看评估成本。
要做好云计算必须的成本主要分六大类,听我讲完这六大类成本,我再和大家聊聊谁有成本优势,谁能如何发力。
1.硬件成本
硬件成本主要就是采购服务器、交换机及其零部件的成本,富豪大厂还会采购硬件负载均衡和硬件存储,科研大厂还会自研整柜服务器。这里小厂商只能用媒体价买服务器,大厂商一次采购上万台服务器,能把供应商的利润压榨到低于余额宝收益。
我一直说Intel是云计算行业***赢家,每个云计算大会Intel都会慷慨赞助,因为只要你的技术选型不太生僻都要采购Intel的硬件。
2.机柜成本
机柜成本简单说就是电力成本,电力是实打实的资源,不是摔一把钞票到地上就能买到电力,IDC的不间断供电要求是等同于ICU病房的。小型云厂商基本都是一个13安电机柜每月花四五千块钱;大型云厂商都是自营无利润IDC、整柜服务器、高效散热系统,虽然节能效率有夸大吹嘘的成分,但成本是远低于小型云厂商的。
3.网络成本
网络成本包含IP和带宽,租一小段IP不贵,但是可能有钱也买不到几万个IP。带宽是云计算运营的硬成本,大厂商的集采压价优势同样明显,而且大厂商还可以拉很多对等互联网络节省资费。此外还有还有DDOS问题、IP段被污染问题、ICP备案问题也在提高网络成本。
4.闲置成本
巨大的采购体量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闲置,假设我一次采购上架200柜服务器,那就要售出5万台虚拟机才能充分利用硬件。硬件从上架之时就在不停的折旧,但虚拟机能卖多快却不好预估;而你可以随时上线200个机柜,那就代表机柜和网络也留了很多富裕。
理论上来说,大厂商规模大,留作富裕闲置的百分比会小一些,小厂商规模小,留作富裕闲置的百分比会大一些。但以前从未有过需要机柜带宽加服务器一起做规划预估的情况,大厂商的资源估算人员未必估的够准确,不会是资源紧绷到过度超卖,就是大水漫灌一样的浪费;而小厂商的客户固定估算简单,就算资源不足也不是大新闻。所以闲置成本这一块是各有千秋的,说不清楚谁的成本更低。
5.人力成本
作为云计算从业人员,感谢这个行业给我们带来了高薪。对公司来说,高薪招揽技术人才可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极大加快产品上线速度。如果工资翻倍挖个技术人员,让某个项目提前半年上线,或者多花了200万雇个5人小组,但融资金额多了3000万,从公司角度是包赚不赔的。
说技术人员的具体薪水有点泄密,我们八卦一下某些销售人员也能惊掉外行的下巴。一个智商和沟通能力都正常,无任何特殊社会资源,公司商机正常分配的商务客服级销售人员,他们的底薪和提成是其他软件行业销售的2-5倍;别说你不信,刚确认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郁郁寡欢了好几天。
那些自负盈亏没有VC资金支持的老一代厂商都在尝试转云,但他们的员工待遇太低了,在抢人大战中没有任何胜算,从某su出来的技术人员体验最深。
6.市场成本
云计算企业的企宣和会务的成本能比传销公司还高,以某最火runtime环境为例,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行业的初创公司50%的成本用在企宣了。每年到开各种技术会议的时候,机票酒店都会涨价,大量二手售卖会议赠品,也是一片繁华景象。
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公司的云计算分舵都不愿意这样烧钱,但你不烧钱市场就会忽略你的存在。上文说到一些普通销售靠公司分配商机,也和强大的市场引流(烧钱)能力有很大关系,只要产品过硬多参会总是不亏的。
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前三条成本都是大厂商对比小厂商占据绝对优势,但大厂商之间的成本区别并不大,因为硬件降价折扣是有底线,全国能拿到便宜服务器、机柜和带宽的厂商肯定超过十家了。企业客户是理性选择供应商,并不会盲目黏在一个平台不走,而各厂的技术差距早晚是能追平的,后入场的大玩家一样有插足分羹的机会。
小厂商的机会集中在如何避免同大厂商在前三条上正面竞争,少丢分或不丢分,然后在后三条上发力破局。首先,天使和A轮的小厂商,创始人大都是业内知名人士。BCD轮的小厂商抢人的姿势超级凶残,烧点工资快速刷出产品线和销售额,VC也会很开心。小厂商可以保持灵活的身姿、手握精兵团队,而大厂商因为决策链太长,庸才冗吏太多,后三条很容易丢分。
小厂商并非毫无胜算,甚至活的比过去更好,因为大厂商在完成培育市场教育客户的工作,小厂商在现状下可选的策略非常多,我简要描述一下。
小厂商可以做私有云,硬件机柜和带宽成本让客户来承担。
小厂商有自身灵活性,售前阶段技术总监亲自出马很容易吹死大厂商的普通职员,出了故障CTO挂帅快速解决故障;而大厂员工吹牛怕是过不了法务这一关、没高层和公关确认都不敢承认平台有故障。
小厂商可以做特定领域的公有云,其短板不明显还能发挥其他长处。以某云存储为例,因其巨大的磁盘采购量磁盘价格已经很低了,其技术选型尽量廉价通用,又找回来一部分硬件成本。云存储习惯做CDN源站不需要BGP带宽,网络成本也很低。
小厂商可以直接用大厂商的资源,比如一些PaaS和SaaS厂商的海外节点,可能就是租的两A的虚拟机。但你让3A去租3A的虚拟机去做自己的海外节点,这新闻爆出来就是笑料了。
小厂商可以卖股份给大厂商或者大客户,或者和IDC组成利益共同体。因为大厂商也知道自己神经末梢太长,陈腐组织太多了,急需新鲜血液补充。
小厂商相对大厂来说足够中立,客户可能和大厂云的兄弟部门是直接竞争关系。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阿里云推出CloudDBA,解决数据库性能优化和问题诊断难题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问题诊断(trouble shooting) 和 性能优化(performance tunning) 一直都是数据库领域的专业问题,需要资深DBA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解决,但这样的人才是稀缺的,无法及时满足大部分的企业紧急需求。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借助它能非常迅速的找出数据库性能隐患点、排查出问题症结所在,这将无疑协助用户解决燃眉之急,可以大大降低业务风险和提高效率。 在上周发布性能超越Aurora的自研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之后,阿里云数据库团队又在9月28日带来一款集阿里云DBA专家们多年优化诊断经验做成的ApsaraDB中的CloudDBA功能。CloudDBA采用场景配置、机器学习等手段,可以很方便的根据业务运行情况推荐优化方案,帮助客户更高效的利用云数据库能力。 CloudDBA根据用户使用场景,从时间维度将功能切分为两大块,一个专注于当下的问题诊断,另外一个则专注于对历史数据分析产出性能优化方法。 问题诊断上,CloudDBA描述了数据库当下状态,性能及其他问题都会以一种用户可见资源...
- 下一篇
云计算服务需求促进边缘计算的应用与发展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在过去的10年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今,企业和消费者对于越来越多的设备互相连接,而且可以更频繁地访问照片,文档和视频以及分布得更广泛的事实感到兴奋。 然而,与许多技术发展趋势一样,互联网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的转折点。人们现在不仅期望拥有基本的连接,而且期望随处都是高速和即时的体验。随着互联网使用的设备数量的增长,设备和机器之间的通信流量也将增加。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都给数据中心负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压力,尤其是每天使用的许多应用程序都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和个人。 因此,那些远离最终用户的数百个云计算存储中心越来越受到设备和机器之间的复杂数据处理请求的影响。在系统上施加压力意味着服务速度较慢或者称之为“延迟”或“滞后”。正在产生的***的数据量推动了组织重新思考如何使用计算能力,以及使用集中式系统与数据进行交互是否是***的方法。 向边缘计算回归 在过去十年中,与数据交互的过程涉及到从最终用户一直追溯到核心数据中心设施,这一过程既浪费时间又耗费资源。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并在数...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