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aka:OpenStack迄今为止最成熟作品面世
美国时间4月7日,OpenStack社区发布了OpenStack的第13个版本——Mitaka,新版本聚焦于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终端用户体验。目前OpenStack在云构建领域已经成为了使用最为广泛的开源软件,成为了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云平台选项,为企业应用优化和云原生软件开发架起了桥梁。此外,它们还是一个整合引擎,可以通过单独的一套API实现对裸机、虚拟机和容器编排框架的管理。
由来自293个组织的2,336名开发者、运营者和用户组成的国际化社区共同设计并创建了OpenStack Mitaka版本。随着OpenStack发布六周年的临近,该项目拥有一个成熟且稳定的内核这一事实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OpenStack社区近期的开发努力将在更大程度上聚焦于让软件的部署、管理和可扩展变得更加便捷。
简化可管理性
Mitaka版本包含了大量的改进,重点提升了云部署者和管理者日常使用的便携性。其中一个亮点是,通过引入附加的标准默认值和减少必须手动选择的选项数量,简化了对Nova计算服务的配置。由于将云网络身份管理功能的多个设置步骤——安装、运行、认证、分配令牌等整合成了一个步骤,Keystone身份服务也得到了大幅简化。在Mitaka版本中,Neutron的可管理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新增了对改进的Layer 3网络和分布式虚拟路由器(DVR)的支持。
更高的可扩展性
Mitaka还针对可扩展的OpenStack云进行了持续改进。例如,首次出现在Liberty版本中的Heat聚合引擎在Mitaka版本中可以处理更大的负载和更为复杂的横向扩展,从而为无状态操作提供更为优秀的性能。同样,在Keystone中,fernet令牌增加了身份服务所支持的API操作数量。开发者还对Cells v2进行了重大改进,这是另一个在Liberty版本中被增加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帮助对OpenStack计算节点进行横向扩展。
提升用户体验
Mitaka版本表明社区正在致力于提升云的用户体验,这些用户体验不仅包括云运营者的体验,还包括了那些正在开发,或是正在云资源上部署应用的终端用户的体验。例如,统一的OpenStack客户端为创建资源提供了一套一致的调用,终端用户不必学习每个服务的API。Mitaka版本还通过添加大量不同的语言提升了对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支持。
另外的一处改进是提升了应用开发者的体验,在Neutron中增加了一项名为“get me a network”的功能。这一功能可以消除创建网络、为网络添加服务器、为服务器分配IP、让网络具有可访问性等一系列操作中的所有必须步骤,将这些步骤合并为一个操作。这一功能的要素都被引入到了Mitaka版本中。
可用性
OpenStack生态系统在未来数周和数月内将开始大规模推出基于OpenStack Mitaka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可以找到OpenStack Powered认证的发行版,在OpenStack Marketplace中找到符合互操作测试的服务提供商。
用户接纳的趋势
伴随着部署的样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许多组织机构已经认可了OpenStack的灵活性和敏捷性,OpenStack的接纳程度在过去一年里正在持续加速增长。OpenStack在支持组织机构解决所面临的“双模”(bimodal)挑战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因为当前许多组织机构既要管理传统的老旧IT工作负载,同时还要部署现代化的敏捷IT系统,从而推动业务差异化发展,通过软件开发的快速迭代获取竞争优势,以更快地为客户带来新的价值。
在奥斯汀OpenStack Summit上,与会者将会听到来自eBay、SAP、沃尔玛和富国银行等企业的演讲,分享OpenStack对实现应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的快速开发与部署的价值。这一软件还将成为电信产业的创新推动力。AT&T、中国移动、NTT Docomo和Orange等大型运营商讨论将OpenStack作为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平台的问题。此外,OpenStack正在被越来越多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公司所采用。例如,德国电信、Datacentred和City Network在过去几个月里均宣布了他们的新的重要客户和重大部署情况。一些大型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例如欧洲原子能机构(CERN)、Chameleon Cloud、克莱姆森大学也将在即将到来的OpenStack奥斯汀峰会上进行演讲。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选型OpenStack,需要谨防“舍本逐末”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构建开放私有云系统,OpenStack是为数不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同样是采用IT服务外包的方式,OpenStack的选型以及所需要的服务模式和用户以往所熟悉的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而也注定了用户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OpenStack和传统方式有什么不同? 传统License购买方式,用户购买到的是软件使用权,最多就是入门级、专业级等版本上的差异,相同版本的软件之间没有差异,软件产品的升级按照开发商的节奏进行,变化相对缓慢。 OpenStack和传统软件的差异,除了源代码开放之外,开源社区汇聚了全世界的智力资源,每时每刻不断会有新的内容出现。如果把OpenStack比喻为一个金矿,那么这个金矿的特点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说,OpenStack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软件海洋,对于用户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购买整个海洋。 在OpenStack世界中,用户本身就是OpenStack的一部分。以互联网企业为例,企业使用OpenStack,同时也贡献OpenStack,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与互联网用户不同,传统企业级用户和开源社区之间隔着一个资源外包的服务商,如此一...
- 下一篇
智能分析搭上大数据 监控迎片蓝海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机、传输线缆、视频监控平台。一直以来,视频监控在各领域扮演着不容置疑的重要角色。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且安全事故易发的建筑行业,视频监控已经是每个建设项目的标准设施。随着视频监控高清化,智能化的技术普及,项目中所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自然产生了海量的视频和图像数据,进而对传统的后端存储和智能分析带来一系列的考验。对采用智能化技术建设的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是通过人员监控和录像来实现安全防护,实际上并不能主动有效的保障安全。由于显示屏数量有限,对安全隐患无法实时监控和预警。监控点过多,人员监控根本无法顾及所有监控场景。监控人员的注意力也难保证24小时都能准确高效的监控所有场景。 后期的视频录像分析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举个例子:震惊中外的“8·10重庆枪击抢劫案”。当地公安部门为了在视频监控录像中找到犯罪嫌疑人周克华,动用了约2000警力每天进行长达十几个小时回放录像视频搜寻。总视频浏览量相当于83万部电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样在建筑行业,人工回放查看监控录像是一件效率十分低下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