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相:职业黑客出售漏洞帮FBI破解了iPhone
苹果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司法部的iPhone破解风波暂告一段落,FBI依靠外界帮助,成功破解了恐怖分子法鲁克的iPhone 5C。之前诸多媒体称美国警方获得了以色列一家公司的帮助,不过,全球大名鼎鼎的《华盛顿邮报》展开了调查,发现了FBI到底从何处获得了帮助。
《华盛顿邮报》因为揭露水门事件,名震全球。4月12日,该报网站刊发了国家安全事务调查记者Ellen Nakashima的报道,揭开了警方破解苹果手机后的内幕。
《华盛顿邮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和之前许多媒体报道的不同,FBI并未依靠以色列安全公司Cellebrite来破解这部手机。知情人士称,FBI获得了美国几位职业黑客(没有不良目的的也被称之为“骇客”)的帮助,获得了苹果iOS操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安全漏洞,成功实施破解。
FBI依靠这些漏洞信息,研制了一个硬件设备,在并未激发苹果内部保护机制的条件下,成功破解出了恐怖分子法鲁克的四位Pin码。
在去年加州圣伯纳迪诺的枪击案中,伊斯兰极端分子法鲁克和妻子马利克枪杀十四人,两人被警方击毙,警方获得了法鲁克的iPhone 5C手机,认为手机中含有恐怖袭击同谋等重要情报。
FBI通过法庭令,希望苹果公司协助破解手机密码和加密数据,但是遭到苹果和掌门人库克的拒绝,库克认为美国政府和警方此举是要在iOS中保留后门,并开启一个危险的先例。过半数美国人支持FBI,但是科技行业则是集体支持苹果。
向FBI提供帮助的几位黑客牛人,异常低调,他们往往通过研究发现软件漏洞,其中一些漏洞也会卖给美国政府。《华盛顿邮报》称,在成功破解法鲁克手机密码后,FBI向几位黑客支付了一笔一次性的费用,但是具体金额不详。
破解iPhone手机的四位Pin码,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环节是要绕开苹果的安全机制——如果用户连续输入十个错误的密码,苹果系统将会销毁手机中的数据。另外,警方还要让iOS允许多次尝试密码的时间间隔变长。
FBI和美国政府手中,目前已经掌握有iOS系统的若干漏洞,他们现在正在考虑是否把漏洞报告给苹果。
协助FBI和美国政府的几位职业黑客,生活在一个模糊的边界中,他们既是安全研究人员和专家,同时也是黑客,他们能够从发现其他公司软件和系统的漏洞中牟利。
一些黑客(骇客)也被称之为“白帽”,他们发现安全漏洞之后,往往会报告给相应的公司,让他们及时修补,这些骇客也被认为是江湖侠义之士。另外一些黑客不亮之徒被称为“黑帽”,他们会利用漏洞信息对系统和网络发动攻击,盗取个人身份信息。
第三种黑客的性质比较模糊,他们会把发现的漏洞卖给美国政府,或是其他制作监控软件的公司,这些人在道义上很难简单评价。据消息人士称,协助FBI破解的职业黑客中,至少有一人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种类型也被称之为“灰帽”,在一些批评者看来,灰帽群体协助政府监控老百姓,不过他们研发的一些安全工具,同时能够用来锁定恐怖分子,或是调查他国对美国的间谍行为。
另外在黑色市场或是面向美国政府销售软件漏洞的同时,灰帽往往不会给具体的公司通告漏洞,因为这将会影响到他们转让漏洞信息的市场价格。
在法鲁克手机的案例中,FBI获得的iOS漏洞,也只有特定的“货架有效期”。
FBI负责人James B. Comey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寻找的破解方案,只支持运行iOS9操作系统的iPhone 5C手机,即仅仅是一小部分的iPhone。
苹果上周则表示,不会起诉FBI或美国政府破解了法鲁克的iPhone手机。
目前,一些安全和隐私保护专家呼吁美国政府,将漏洞提供给苹果,以便进行修补。
FBI负责人表示,如果政府把漏洞数据给了苹果,“苹果将会修补漏洞,我们又回到了起点状态,我们正在考虑是否提交漏洞给苹果。”
白宫已经建立了一套机制,联邦政府官员可以评估是否披露所发现的软件漏洞,一些官员表示,FBI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够做出是否移交漏洞的决定。
2014年,时任白宫网络安全协调人Michael Dani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我们发现了一些软件漏洞,舆论倾向于披露这些漏洞,其中的一个理由,是你必须考虑到美国的经济,以及严重依赖数字基础设施的美国政府,披露漏洞有利于整个美国。”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关于android/ios开发中的单元测试
很多开发人员,特别是小公司的开发人员,基本上从来不用单元测试,认为直接开发既快又好,还要做单元测试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大公司相反,比较看重单元测试。因为有单元测试的代码,相对稳定可靠,而且如果开发人员习惯了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也会觉得这样的方式很不错。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模式是:开发之前,先想好要做什么,然后把对外的接口设计好,就可以先写单元测试的代码。之后再进行实际代码的开发,开发完成之后,再跑一遍之前写的单元测试,如果失败则调试,直到最终成功,会让开发人员特有成就感。单元测试也特别适合于敏捷开发,开发新的功能以后,你不知道会不会对以前已经稳定的功能产生影响。当然你可以手工测试一下,但一次两次手工测试没问题,多了就会发现还是单元测试好,自动跑一遍就行,更符合程序员善于使用工具的优秀品质。单元测试的工具,Android上使用junit加上ant脚本配合,ios上使用ocunit或者ghunit。虽然工具不同,但思想类似。当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一定要做单元测试最好。本人以前的项目,有用单元测试的,也有不用的,这里总结一下使用单元测试的2个原则。1. 项目的规模原则。 如果是小项目,开发完就扔...
- 下一篇
注意网络犯罪分子激进、多变的攻击战术
戴尔近日公布了戴尔安全年度威胁报告,详细介绍了2015年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 2016年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该报告基于2015年戴尔SonicWALL全球响应智能防御(GRID)网络收集的数据,包括超过100万个防火墙和数千万联网端点的每日反馈、戴尔SonicWALL网络流量和其他行业数据。该报告旨在为企业提供实用、有证可循的建议,以帮助他们在威胁出现之前有效地做好准备并预防攻击。 今年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四个发展趋势:攻击套件的演变领先于安全系统;SSL/TLS加密的持续激增为网络罪犯提供更多的机会来隐藏恶意软件,躲避防火墙;针对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持续增多;恶意软件攻击的数量显著增加。 戴尔安全部门总经理Curtis Hutcheson 表示:“2015年的很多数据泄漏事件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网络犯罪分子发现并利用受害者安全计划中的薄弱环节,用户的单点解决方案断层或过时,无法在其生态系统中捕获异常现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每一次成功的攻击都让安全专家可以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审视自己的战略并填补其防御系统的漏洞。戴尔认为,客户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检查网络上的每一个数据...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