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tter之 State 生命周期
State 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其关联的 Widget 所经历的,从创建到显示,再到更新最后到停止,直至销毁等各个阶段
不同的阶段涉及到特定的任务处理
State 的生命周期流程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State 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建(插入视图树)、更新(在视图树中存在)、销毁(从视图树中移除)
创建
State 初始化时会依次执行:构造方法 -> initState -> didChangeDependencies -> build,随后完成页面渲染
- 构造方法:State 生命周期的起点,Flutter 会通过调用 StatefulWidget.createState() 来创建一个 State。可以通过构造方法,来接收父 Widget 传递的初始化 UI 配置数据,而这些配置数据,决定了 Widget 最初的呈现状态
- initState:在 State 对象被插入视图树时调用。在 State 的生命周期中只会被调用一次,因此可以在 initState 函数中做一些初始化操作
- didChangeDependencies:专门用来处理 State 对象依赖关系变化,会在 initState() 调用结束后调用
- build:构建视图。经过构造方法、initState、didChangeDependencies 后,Framework 认为 State 已经准备就绪,于是便调用 build。在 build 中,需要根据父 Widget 传递过来的初始化配置数据及 State 的当前状态,创建一个 Widget 然后返回
更新
Widget 的状态更新,主要由 setState、didChangeDependencies 和 didUpdateWidget 触发
- setState:当状态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用 setState 方法告诉 Flutter 使用更新后数据重建 UI
- didChangeDependencies:State 对象的依赖关系发生变化后,Flutter 会回调该方法,随后触发组件构建。State 对象依赖关系发生变化的典型场景:系统语言 Locale 或应用主题改变时,系统会通知 State 执行 didChangeDependencies 回调方法
- didUpdateWidget:Widget 的配置发生变化时,或热重载时,系统会回调该方法
一旦这三个方法被调用,Flutter 随后便会销毁旧的 Widget,并调用 build 方法重建 Widget
销毁
组件销毁相对创建和更新而言更简单。比如页面销毁时或是组件被移除时,系统会调用 deactivate 和 dispose 这两个方法,来移除或销毁组件
- 当组件的可见状态发生变化时,deactivate 方法会被调用,这时 State 会被暂时从视图树中移除。 注意:页面切换时,由于 State 对象在视图树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需要先暂时移除后再重新添加,重新触发组件构建,因此也会调用 deactivate 方法
- 当 State 被永久地从视图树中移除时,Flutter 会调用 dispose 方法,而一旦 dispose 方法被调用,组件就要被销毁了,因此可以在 dispose 方法中进行最终的资源释放、移除监听、清理环境等工作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Kafka分区副本与RocketMQ队列的区别
微信公众号「后端进阶」,专注后端技术分享:Java、Golang、WEB框架、分布式中间件、服务治理等等。 最近在学习 Kafka,发现其核心概念与 RocketMQ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下面我来说下 Kafka 分区 与 RocketMQ 队列之间的区别。 RocketMQ 队列 RocketMQ 每个主题都会有若干个队列,分布于集群中各个 broker 上,分布规律如下: 队列会在 broker 中抽象成一个 consumer queue,在集群模式下,每个队列每个消费组只能存在一个消费者进行订阅消费,但是一个消费者可以消费多个队列,这也保证了在集群模式下消息不会被重复消费,如下图所示: 在RocketMQ开源版本中,在创建主题时,通过集群创建模式,指定主题在集群中的队列数量,比如集群中有 2 个 broker,我们创建主题时选择队列数量为 4,就会在每个 broker 中为该主题创建 4 个 队列,那么该主题在集群中就会有 4 * 2 个队列数量,这里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无法精确控制队列数量,但这个问题不大。 RocketMQ 是通过主从模式实现消息的冗余,在生产环境中,也会采取多...
- 下一篇
你知道字节序吗
最近在调一个自定义报文的接口时,本来以为挺简单的,发现踩了好几个坑,其中一个比较“刻骨铭心”的问题就是数据的字节序问题。 背景 自定义报文,调用接口,服务端报文解析失败 iOS 小端序 查看 iOS 设备使用的端序 if (NSHostByteOrder() == NS_LittleEndian) { NSLog(@"NS_LittleEndian"); } if (NSHostByteOrder() == NS_BigEndian) { NSLog(@"NS_BigEndian"); } else { NSLog(@"Unknown"); } 概念 字节序,字节顺序,又称端序或尾序(Endianness),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指「存储器」中或者「数字通信链路」中,组成多字节的字的字节排列顺序。 在几乎所有的机器上,多字节对象都被存储为连续的字节序列。例如在 C 语言中,一个 int 类型的变量 x 地址为 0x100,那么其对应的地址表达式 &x 的值为 0x100,且 x 的4个字节将被存储在存储器的 0x100,0x101,0x102,0x103 位置。 字节的排列方式有...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