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cale Labs 宣告倒闭,开源人形机器人难敌中国价格战
勉强撑过一周年的人形机器人公司K-Scale Labs正式宣布倒闭。首席执行官 Ben Bolt 在发给投资者的邮件中透露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公司现金储备仅剩 40 万美元。
K-Scale 作为 YC 加速器孵化的充满希望的项目,创立仅一年便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约 400 万美元—— 估值高达 5000 万美元。
Bolt 最初乐观地计划筹集1000万至1500万美元以维持运营,但其融资努力却以惨败告终。与潜在收购方的洽谈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只想挖走几名团队成员,却对K-Scale的资产毫无兴趣。同样,与The Bot Co.的谈判也毫无进展。
Bolt 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视频,回顾了公司迅速衰落的过程,并感叹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剧变。K-Scale 刚推出时,机器人的市场价约为 9 万美元,但随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竞争,价格已经暴跌。例如,Unitree G1 的上市价格为 9.9 万元人民币,在美国的售价约为 2 万美元,而价格低得惊人的 Songyan Power 人形机器人仅售 9998 元人民币。
尽管K-Scale始终坚持其雄心壮志,但中国机器人制造业的崛起却展现出残酷的竞争态势。K-Scale的办公室墙上贴满了中国团队的截图,时刻提醒着员工工程师们迭代速度之快。激烈的竞争让许多人形机器人公司举步维艰,K-Scale也未能幸免。“别成为又一家失败的机器人公司,”其首席技术官去年戏言道,却迎来了命运的巨大反讽。
K-Scale 秉持开源战略,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他们的人形机器人软件套件,希望吸引机器人社区贡献数据。K-Scale 的愿景是打造一个足够吸引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使用的平台,提供一种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
K-Scale曾吸引了OpenAI和Nvidia等科技巨头员工的浓厚兴趣。但正如许多初创公司的通病,最终没有人兑现承诺。随着资金的耗尽,K-Scale团队人手锐减,仅剩约10名员工,Bolt不得不通过Discord承认将退还预购款项。那些利润微薄的原型产品默默无闻地被搁置,而高达200万美元的订单也随之溜走。
即使定价仅为1.5万美元,K-Scale的机器人仍然难以赢得美国这个金融巨头的投资者的信任。尽管该公司提出了打造易于使用且操作简便的机器人的有力方案,但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它。
随着K-Scale的倒闭,像双足机器人先驱Aldebaran这样的公司也纷纷申请破产。同样,美国公司Embodied也于近期关门大吉,成为过高期望的牺牲品。其他一些初创企业,例如OneStar和CloudMinds,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财务困境迫在眉睫,投资者的兴趣也逐渐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