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 Apache SeaTunnel 构建系统与分发基础架构
本文介绍基于Maven的SeaTunnel构建系统与分发基础架构。涵盖多模块项目如何构建、二进制分发包如何组装、连接器插件如何打包与发现,以及如何创建Docker镜像用于部署。
有关运行时插件加载机制的信息,请参阅插件管理与发现(https://deepwiki.com/apache/seatunnel/4.1-plugin-management-and-discovery)。 有关CI/CD工作流程和测试的详细信息,请参阅CI/CD与测试框架(https://deepwiki.com/apache/seatunnel/5.1-cicd-and-testing-framework)。
Maven构建系统架构
SeaTunnel采用多模块Maven项目结构,根pom.xml
定义整体构建配置和依赖管理。构建系统协调整个项目所有模块的编译、测试、打包和分发。
位于pom.xml 1 - 1136的根POM定义了Maven属性、依赖管理以及所有模块使用的构建插件。关键构建属性包括Java版本(java.version)、Scala版本(scala.version)以及各种依赖版本。
分发组装系统
seatunnel - dist
模块使用Maven Assembly插件处理二进制分发的创建。它生成二进制和源代码分发包。
位于seatunnel - dist/pom.xml 1 - 964的分发模块使用Maven Assembly插件创建结构化的分发包。二进制组装包括:
- 启动JAR包:针对Flink、Spark和SeaTunnel引擎的特定引擎启动模块
- 连接器依赖项:打包在
connectors/
目录中的所有连接器JAR包 - 运行时库:
starter/logging/
中的日志依赖项和共享库 - Shell脚本:
bin/
目录中具有适当文件权限的可执行脚本 - 配置:默认配置文件和模板
插件发现与映射系统
SeaTunnel使用插件映射系统在运行时将连接器名称解析为JAR文件。plugin - mapping.properties
文件作为所有可用连接器的中央注册表。
位于plugin - mapping.properties 1 - 153(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plugin - mapping.properties#L1-L153)的插件映射文件定义了如下映射:
seatunnel.source.Kafka = connector - kafka
seatunnel.sink.Console = connector - console
seatunnel.source.MySQL - CDC = connector - cdc - mysql
位于bin/install - plugin.sh 1 - 53(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bin/install - plugin.sh#L1-L53)的安装插件脚本会根据config/plugin_config 1 - 99(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config/plugin_config#L1-L99)中用户配置的插件选择,从Maven仓库下载连接器JAR包。
连接器分发策略
连接器与SeaTunnel核心二进制文件分开分发,以减小下载大小并允许选择性安装。构建系统将每个连接器及其依赖项打包为独立的JAR包。
位于seatunnel - dist/src/main/assembly/assembly - bin - ci.xml 144 - 161(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seatunnel - dist/src/main/assembly/assembly - bin - ci.xml#L144-L161)的CI组装包含所有连接器JAR包以进行全面测试,而位于seatunnel - dist/src/main/assembly/assembly - bin.xml 204 - 216(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seatunnel - dist/src/main/assembly/assembly - bin.xml#L204-L216)的标准二进制组装仅包含基本的演示连接器(connector - fake、connector - console、connector - cdc - base)。
连接器依赖管理在seatunnel - dist/pom.xml 162 - 205(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seatunnel - dist/pom.xml#L162-L205)中进行处理,其中JDBC驱动程序和第三方库被明确包含在分发中。
Docker分发系统
SeaTunnel提供用于容器化部署的Docker镜像。Docker构建过程会创建预安装所有必要依赖项的优化镜像。
位于seatunnel - dist/src/main/docker/Dockerfile 1 - 18(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seatunnel - dist/src/main/docker/Dockerfile#L1-L18)的Dockerfile创建一个多阶段构建,其步骤如下:
- 解压二进制分发压缩包
- 将日志配置为输出到控制台而非文件
- 将工作目录设置为
/opt/seatunnel
- 复制用于集群模式的Hazelcast配置
Docker构建通过docker
配置文件与Maven集成,可使用诸如docker.build.skip=false
之类的构建属性触发。
依赖管理与阴影处理
SeaTunnel使用Maven Shade插件处理依赖冲突,并为不同组件创建超级JAR包。阴影处理策略确保在不同执行引擎上的兼容性。
位于pom.xml 708 - 752(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pom.xml#L708-L752)的根POM对Shade插件进行如下配置:
- 排除日志框架以避免冲突
- 针对META - INF/services文件的服务转换器
- 移除签名文件以确保安全
已知依赖项记录在tools/dependencies/known - dependencies.txt 1 - 130(https://github.com/apache/seatunnel/blob/02c7eb31/tools/dependencies/known - dependencies.txt#L1-L130)中,以确保构建的可重复性和许可证合规性。
阴影模块会创建常见依赖项的重定位版本,以避免SeaTunnel在Flink或Spark集群上运行时出现类路径冲突。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GOSIM 开源出海工作坊:给开源创业者的忠告
在这个数字机遇无限的时代,开源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象征,更是全球商业扩张的关键驱动力。本次分享将带你走过开源项目从诞生到跨越国界、进入全球市场的完整历程。 作为一位从开源社区起步、并成功将其发展为全球化业务的创始人,白鲸开源 CEO 郭炜在近日于杭州落幕的 GOSIM 开源出海工作坊上分享了白鲸开源如何借助开源创新打破区域壁垒,赢得全球企业与投资者的支持;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开源商业模式,应对不同市场的挑战,实现全球商业化。通过真实案例,郭炜剖析了如何把技术热情与社区支持转化为长期的商业成功。 在圆桌会议上,大家还与众多开源出海领域的专家畅谈了开源出海的机会与挑战。 如果你正面临“从本地到全球”扩张的挑战,或想了解开源创业如何规模化走向世界,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实用的洞察与策略。 全球市场 or 中国市场:先选战场,再谈打法 “出海”两个字,在开源语境里不是浪漫叙事,而是生死抉择。软件一旦开源,代码本身就不再设防,谁能把同一份代码变成最让当地客户肯掏钱的商业形态,谁就能吃到那块蛋糕。于是,第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不是“产品怎么做”,而是“我到底先喂饱哪一片海”。 开源到商业的市场选择——商业价值三角...
-
下一篇
调试慢、加班多?7 个不用 ChatGPT 的效率习惯,半年省出 200 小时 | 葡萄城技术团队
调试慢、加班多?7 个不用 ChatGPT 的效率习惯,半年省出 200 小时 我们都见过那些 “10 倍效率开发者” 的段子 —— 有人把他们当偶像,也有人觉得是噱头。 但真相是:成为 “10 倍开发者”,从来不是靠天生奇才、每天肝 20 小时,更不是灌着红牛重写 Linux 内核。 关键在于习惯—— 那些不起眼的、没人在意的小习惯。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产出效率已经高得惊人。 过去几年,我慢慢养成了 7 个习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 “升级” 成了曾经羡慕的 “10 倍效率版”—— 全程没靠 AI 辅助工具。 1.🧱 写 “能生成代码的代码” 不是指大模型(LLM),而是自己写脚本、生成器和脚手架工具。 我养成了 “能自动化就不手动” 的习惯,比如: 自动生成重复的模板文件(如 Vue/React 组件模板、接口请求模板) 一键生成 CRUD 接口的基础代码(含参数校验、返回格式封装) 自动创建测试桩(如单元测试的初始化代码) 甚至自己配置 GitHub Actions 工作流(自动跑测试、打包部署) 只要某个操作我要重复做两次以上,就会把它抽象成工具。久而久之,我有了一套自己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