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 1984 年的前瞻:电脑的下一步是“Agent”
在 1984 年的一次罕见访谈中,年仅 29 岁的史蒂夫·乔布斯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观点 —— 电脑的未来将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成为用户的 “Agent”。
乔布斯在接受《Access》杂志采访时表示:
我们今天拥有的电脑是工具是“回应者”(responders):你让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下一个阶段,计算机将成为“代理者”(agents)。
换句话说,就好像那个盒子里住着一个小人,开始预判你的需求。他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愿景:电脑将不只是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引导用户穿越海量信息,甚至像朋友一样陪伴左右。
他设想了一种便携式设备,用户从 10 岁开始使用,它会逐步了解用户的习惯与情绪,甚至在关键时刻给予提醒与建议。
有一天你 18 岁,刚刚和女朋友分手,它会说:“你知道,史蒂夫,这已经是你第三次遇到这种情况了。”
这一构想在当时看来或许天马行空,但如今看来却与 AI 通用大模型的发展路径惊人契合。从 Siri 到 ChatGPT、DeepSeek,从语音识别到个性化推荐,乔布斯所描绘的“Agent”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访谈发生在 Macintosh 首次亮相之后不久,乔布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不仅在技术层面展现出敏锐洞察,也在人机交互的未来上留下了深远的思考。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不禁令人感叹:有些预言,不是因为它们准确,而是因为它们激发了整个行业未来的想象。乔布斯的“Agent”愿景,或许正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