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 AIGC 应用全景报告》发布
《2024 中国 AIGC 应用全景报告》由量子位智库出品,主要聚焦于中国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的现状、趋势和未来发展。
以下是报告的核心内容概要:
-
AIGC 应用定义:量子位智库将 AIGC 应用定义为使用生成式 AI 技术作为技术引擎的标准化产品,这些产品已向公众开放且能直接使用。
-
AIGC 应用现状及分析:
- 创投现状:AIGC 产业投资呈现方向性转移,模型层投融资雪球效应明显,资源向头部聚集,潜在资本重点看向应用层。
- 商业模式:B 端企业级应用变现模式清晰且盈利快,C 端消费级应用用户增长迅速但商业模式待解。
- 应用类型:AI 原生应用和 X+AI 产品,其中 AI 原生应用背后模型自研自建为主,X+AI 应用多数直接接入 API。
- 技术普及度:文本生成是 AIGC 应用首要模态,多模态能力是发展趋势。
-
AIGC 应用趋势预测:
- 发展阶段:从业务赋能到产业重塑,打造 AGI(人工通用智能)时代新应用。
- 市场规模:预计 2024 年中国 AIGC 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 亿人民币,到 2030 年将成万亿规模市场。
-
案例集:报告提供了一些 AIGC 应用的案例,包括 Kimi 智能助手、百度营销的 “轻躺” 平台、妙鸭相机、网易有道的 HiEcho 口语练习软件、美图的 WHEE AI 图片和绘画创作平台、魔音工坊配音工具以及理想汽车的 MindGPT 上车智能座舱。
-
地域格局分析:国内 AIGC 应用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各城市应用产品覆盖的赛道呈现不同特点。
-
玩家分析:基于公司类型,将玩家分为互联网公司、AI 2.0 公司、AI 1.0 公司和 ICT 公司,不同类型公司在 AIGC 领域的商业化速度和产品类型有所不同。
-
产品分析:AIGC 应用 90% 以上为软件形态,AI 硬件开始层出不穷但尚未迎来突破性时刻。
-
技术普及度分析:AIGC 技术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实现并延展了人类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看」、「画」、「思」和「动」等能力属性。
报告通过广泛调研与深度分析,提供了当前中国 AIGC 应用的现状、格局和发展趋势的全面视角。
目前,该报告已上传至开源中国 APP,详情可至「开源中国 APP - 报告模块」下载查看。
APP 下载地址:https://www.oschina.net/app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NetBSD 禁止提交由 AI 生成的代码
NetBSD Foundation 宣布了一项新的开发政策,主要针对由 AI 技术生成的代码。新政策指出,由大语言模型或类似技术(如 ChatGPT、GitHub Copilot)生成的代码将被假定为受到污染(即版权不明,不符合 NetBSD 的许可目标),从而不能被提交给 NetBSD。 NetBSD Commit Guidelines 中的第二点指出: 如果您提交的代码不是您自己编写的,请仔细检查该代码的许可证是否允许导入到 NetBSD 源代码存储库中,并允许免费分发。与代码的作者核实,确保他们是代码的唯一作者,并与他们核实他们没有复制任何其他代码。 由大语言模型或类似技术(例如 GitHub/Microsoft 的 Copilot、OpenAI 的 ChatGPT 或 Facebook/Meta 的 Code Llama)生成的代码被认为是受污染的代码,未经 core 事先书面批准不得提交。 上个月,Gentoo Linux 方面也通过了一项决议,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 AI 工具或 AI 生成的内容来促进 Gentoo 的开发。旨在避免由 AI 生成代码所带来的一些版权和道德问题...
- 下一篇
跟超大规模云说拜拜,下一个更乖
超大规模云太贵,了解一下“替代云” 替代云,指“替代超大规模云的公有云服务。”根据Gartner的调研,替代云已占据 20% IaaS 市场份额(单位:B$)。 尽管云产业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所必备的底层基础,但随着多元化的业务需求的增多,多云战略、本地部署形成混合环境,云复杂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增加,并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资源利用效能降低。 在此背景下,“替代云”服务商越来越受到中小型企业的欢迎。这是因为新兴的云服务模式同样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同类别的核心服务,且更具性价比。 延伸阅读,点击链接了解 Akamai cloud-computing “替代云”3重优势 切实可信的“替代云”服务商具备如下优势: 以更小的规模,聚合云端核心能力 在服务类别的数量上,“替代云”虽然不如超大规模云 “大而全”,但是在云端核心能力的服务上,能够实现全面支持。 合格的“替代云”服务商,需要具有独特的计算功能,提供对象存储和块存储、负载均衡、DNS 服务,通过 API 等进行程序化配置和操作,并保证服务的SLA 与稳定性。 简单易用,性价比高 “替代云”通常能够以超大规模云的一半成本,提供简化...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