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请愿微软延长 Windows 10 支持
美国公共利益研究组织 (PIRG) 近日向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发起一项请愿,呼吁该公司重新考虑在 2025 年 10 月终止 Windows 10 支持的举措。
该组织认为,在目前使用 Windows 10 的 10 亿台设备中,有超过 4 亿台设备不满足 Windows 11 系统的升级要求。Windows 10 生命周期的结束将意味着它们会失去微软的支持,从而走向报废;由此产生的巨量电子垃圾,也与该公司在环保方面的立场相悖。
“微软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定,继续为数亿无法升级电脑的用户提供安全更新,这既是为了他们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请愿书内容如下:
尊敬的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
不要让数亿台电脑报废。微软决定终止对 Windows 10 的支持可能会导致垃圾电脑数量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并使微软无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版操作系统对硬件的严格要求可能导致 40% 的在用电脑被抛弃。
微软决定停止为医院、企业和家庭中数亿台功能正常的电脑提供支持,这对那些希望自己的昂贵设备能够经久耐用的客户来说,是一个不公平的交易。
所有软件都会有停止支持的时候,但如果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就不应该接受。
微软尚未发布有关 Windows 10 支持终止的公开声明,但外界猜测其可能复制 Windows 7 支持到期时的做法;允许专业版和企业版有偿延长支持最长三年,但家庭版除外。
PIRG 的 Designed to Last 活动总监 Lucas Rockett Gutterman 指出,微软过去曾扩展过对旧操作系统的支持。譬如 Windows XP 用户就收到了长达 13 年的安全更新,当其支持结束时,仍然可以在全球 30% 的计算机上运行。Windows 10 发布后 ,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后兼容”的,这意味着当微软终止对其现有 Windows 系统的支持时,大多数旧计算机都能够运行新操作系统。
“考虑到微软过去的这些行为,该公司强行过渡到 Windows 11 实在令人吃惊。这不仅对消费者不利,也对地球不利,因为这些过时的电脑将增加我们日益堆积的有毒电子垃圾。”
也有人提出了或许可以转用其他操作系统的想法。对此,Gutterman 则解释称,虽然开源社区一直都有在努力支持被其他厂商放弃的硬件,但对于学校和医院等依赖仅适用于 Windows 的软件的机构来说,这种转变更为复杂。
“对于微软来说,推动这些机构处置和更换那些功能正常、且仍在帮助学生和患者的个人电脑是没有意义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微软扩展支持。”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优惠券 10 几万元,中国首款商用可重构 5G 频射收发芯片上架淘宝
近日,国资委淘宝店铺“国资小新”上架了一款售价为 999999 元的硬核商品 —— 根据商品图介绍,该款芯片名为“破风8676”,是“中国首款商用可重构5G频射收发芯片”,定价999999元人民币。这款芯片因独特的用途和“硬核”的定价被网友戏称为“双十一”期间最“硬核”的国货。 报道称,该芯片由中国移动研究院自主研发。产品介绍信息显示,“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支持1.7GHZ~6GHz频段范围,能够适配全球主流4/5G频段、WiFi及国内车联网频段:支持2个射频通道,通道带宽200MHz;集成DPD (数字预失真) 、CFR (削峰) 、高阶FIR (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等功能。 公开信息显示,上架这款芯片的店铺“国资小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机构负责运营。该账号店铺内还上架了由中国航发研制的“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由中国铁建研制的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直-20直升机以及中核集团建设的全球首个陆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 和“破风8676”一样,店铺将上述产品均定价为999999元,并提示消费者该商品“仅展示可加购勿拍”。
- 下一篇
开源 2 年、打磨 13 年、300 万行代码的开源项目
从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再到写在纸上的汉字,每一次信息载体的变更都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如今这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着数字化便利的同时,数据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飞速增长着,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应该如何将海量数据完整、有序、持久化地保存下来呢? 程序员小伙伴看到这里应该猜到了我们的今天的主角,没错就是「数据库」。 一、分布式数据库 程序员熟知的单体数据库如 MySQL、Oracle 在二十世纪末诞生并大行其道,直到 2010 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爆发,席卷而来的海量数据,让单体数据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让数据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为了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问题,程序员们做了诸多尝试,比如堆机器配置、利用分库分表配合中间件实现分布式架构等,却发现治标不治本、换汤不换药,只是延长了问题出现的周期,还引发了维护成本高、上手难度大等问题。因此,新型分布式数据库应运而生,它基于分布式原理把数据处理和存储分到多台普通机器上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体数据库存储海量数据的瓶颈和性能问题,并优化了传统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虽然能解决数据量瓶颈的问题,但换数据库是个类似动心...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