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 中国开源项目年度评选进行中,极客“道具”已开源
今年的年度 OSC 中国开源项目评选新策划了「最火热中国开源项目社区」奖项,并且增加了全新的“极客”玩法。在此背景下,开发者纷纷施展才华,积极为开源项目贡献“热度值”。
极具“开源”精神的开发者更是直接将贡献热度的工具开源了出来:https://gitee.com/maikebing/oschina2022,还十分贴心地提供了 Linux 和 Windows 版本。
“热度值”是评选「最火热中国开源项目社区」的核心指标,在评选期间,每个开源项目的主页都会添加 “热度” 挂件,如下图所示:
我们提供了两种方式让用户为开源项目贡献热度。
一、常规方式
用户登录帐号后,点击右侧的蓝色按钮即可为想要支持的开源项目贡献 “热度”。
每点击一次「贡献热度」按钮,随机给该项目的热度值加 1 或 10。该按钮支持连击。请注意:进度圈加载过程中,不要关闭页面,否则会导致丢失 “热度值”。
二、极客玩法
相比常规方式的手动 “点击按钮”,极客玩法让程序员能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贡献 “热度”,效率更高,更具可玩性。
上文提到,用户每次点击按钮所贡献的热度并不是固定的,因为我们采用 “工作量证明 (Proof-of-Work,PoW)” 设计了计算热度的规则,所以用户完成计算的工作量越大,能贡献的热度更高。
工作量证明是一种用来证明某项计算是困难,并且不能被快速完成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为了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计算。
工作量证明通常由两类主要参与方协作完成:提出者和验证者。提出者负责提交一个解决问题的证明,而验证者负责验证提交的证明是否正确。如果验证者发现证明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批准这个证明,并将其广播到网络中。
因此除了通过常规的点击按钮贡献热度,在 PoW 机制下,我们设计了另一种能贡献热度的玩法:
- 用户自行编写算法函数在本地完成 “计算”;
- 将 “计算” 的证明提交给 OSCHINA;
- 如果该 “计算” 的证明通过验证,则为对应开源项目添加相应的热度值。
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将 开源项目 ID(浏览器控制台输入 page.objId 获取)、用户 ID(浏览器控制台输入 page.g_user_id 获取)和 token (自定义随机字符串,不能重复,长度上限 255) 作为变量,然后自行编写算法函数,并根据上述变量生成哈希值,如果生成的哈希值满足以下条件,并通过服务器端的验证,即可成功为开源项目贡献热度。
具体操作查看: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2918182_2327640
欢迎大家前往开源项目主页为喜爱的开源项目贡献热度!
同时,我们创建了讨论帖让大家分享各自编写的算法函数,欢迎一起来玩!
>> 算法讨论区
>>>>>>>>>>>>>>>>>>>>>>>>>>>>>>>>>
>>>>>> 《2022 年度 OSC 中国开源项目评选》
>>>>>>>>>>>>>>>>>>>>>>>>>>>>>>>>>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祝贺!openKylin TC 委员刘晓东入选「2022 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之心尖上的开源人物」
作为开源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者,openKylin社区TC委员刘晓东成功入选「2022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之心尖上的开源人物」。 刘晓东丨openKylin 开源社区 TC 委员 openKylin开源社区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便快速聚集行业中坚力量高速成长。刘晓东作为openKylin社区TC委员,长期从事Linux桌面相关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开源项目开发,取得国际论文和国家专利近20项,持续以优质技术内容回馈社区。同时,刘晓东还积极参与到国际开源社区交流中,推动UKUI进入OpenSUSE和Gentoo两大国际主流社区并成为其可选的桌面环境之一,在开源圈保持高度活跃,为中国的开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开源先锋」。 感谢刘晓东在过去的一年为中国开源做出的贡献。未来,openKylin将继续携手社区小伙伴为中国开源建设做出贡献,带领更多的开发者共同推动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和生态共建,在开源方面创造更多价值。 openKylin(开放麒麟)社区旨在以“共创”为核心,在开源、自愿、平等、协作的基础上,通过开源、开放的方式与企业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体系,共同打造桌面操作系统顶级社区,推动...
- 下一篇
细数华为云云原生产品及五大开源实践
摘要:华为云已向CNCF贡献多个首创开源项目,包括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项目KubeEdge,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Volcano,云原生多云容器编排项目Karmada,今年,华为云又开源了两个云原生领域的项目Kurator和Kappital,收到广大开发者的追捧。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细数华为云云原生产品及五大开源实践》,作者: 华为云社区精选。 今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云原生发展阶段和趋势,会涉及一些云原生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技术趋势。然后我会介绍5个华为云主要的云原生产品和5个华为在云原生领域的开源项目。 我们先看第一个内容,云原生发展阶段和趋势。 简单来看,企业 IT 建设所依赖的基础资源经历了从服务器到云化资源的发展历程,正在快速进入云原生阶段。 服务器阶段的特点是以硬件设备为中心,业务应用随不同厂商设备、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的差异化进行定制; 设备的安装、调试,应用的部署、运维基本靠人力完成,自动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设备和应用管理能力。后期随着虚 拟化软件的出现,资源的利用率、扩缩容器的灵活性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与软件割裂、 运维复杂的难题。 解决这...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