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项目仓库正式归档,进入只读模式
GitHub 正式归档了 Atom 项目的代码仓库,目前已进入只读模式。
Atom 是 GitHub 在 2011 年专门为程序员推出的一个跨平台文本编辑器,具有简洁和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并有很多优秀的特性:支持 CSS,HTML,JavaScript 等网页编程语言;支持宏、自动补全分屏等功能,集成了文件管理器。
2015 年 5 月 Atom 发布 1.0 版本,它吸引了数百万开发者使用。微软在 2015 年推出了自己的文本编辑器 Visual Studio Code,2018 年收购 GitHub 后 Atom 成为了微软的项目,过去几年 Visual Studio Code 的用户数在不断增长,而 Atom 的使用者日益减少。
虽然 Atom 已死,但因为它而开发的 Electron 框架继续被众多应用程序广泛使用。Atom 项目创始人 Max Brunsfeld 则推出了 Atom 精神续作——用 Rust 语言开发的 Zed。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马斯克发起投票:我是否应该辞去推特负责人一职
马斯克刚刚在推特就“我是否应该辞去推特负责人一职”发起投票,并表示会遵守投票结果。 目前数据显示,用户已投出了 300 多万的票数,其中选择「Yes」的人数占比超过 50%,并已接近 60%,这说明大多数人希望推特能摆脱马斯克的领导。 马斯克还说道,认真对待你的愿望,因为它也许会实现。
- 下一篇
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分析服务上线“探索”能力
近日,华为分析服务6.9.0版本发布,正式上线探索能力。开发者可自由定义与配置分析模型,支持报告实时预览,数据洞察体验更加灵活与便捷。 新上线的探索能力中,有漏斗分析、事件归因、会话路径分析三个高级分析模型。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开发者在完成配置与报告创建后,即能查看具体内容。通过低时延、快响应的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在关键转化节点和链路的流失异常,基于此可迅速制定调优策略,有效提升运营效率。 一、漏斗分析:直观分析各环节流失率,达成持续有效的用户增长 关键业务流程的漏斗创建可帮助运营直观分析转化异常,迅速定位问题节点;而响应更快、时间颗粒度更细的转化周期更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环节的用户流失。 探索下的漏斗分析沿用原漏斗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新增转化周期自定义能力,可按照分钟、小时、天级三个维度自由定义,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自然天与会话转化周期。例如,在电商大促活动刚开始的黄金阶段,运营可能会更加关注用户在前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的用户转化情况,那么可以通过自定义转化周期的方法,灵活调整并实时预览报告,迅速定位异常流失,及时调优。 电商转化漏斗示意,非真实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