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Rainbond 搭建本地开发环境
在开发之前,你需要在本地安装各种开发工具和服务,比如:Mysql、Redis、Nacos 等等,我们都知道在个人电脑上安装这些服务相当的繁琐,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环境问题、依赖问题等等。
在需要团队协作业务联调的时候,由于同事们的操作系统不统一,有 Mac、Win、Linux,可能还会遇到操作系统依赖、字符集等问题。
在上线之前,你在本地开发调试都完全没问题,部署到服务器就不能用了。经典再现:我本地好好的,咋到你部署就不能用了。
使用 Rainbond 本地开发的好处
部署方便
在对于新的项目或者新的团队时,都需要搭建新的开发环境,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几个小时,而且还会遇到奇奇怪怪的问题。在团队协作时,来了新人后,同样还是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去搭建环境。使用 Rainbond 将基础环境打好包,新项目、新人来了安装即用,让我们尽量避免在搭建环境上浪费时间。
统一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太多的成本支持搭建公用的开发环境。那么就使用 Rainbond 统一开发环境,不管是 Windows、Mac 都可以安装 Rainbond,同时如果测试、生产环境也使用 Rainbond,可以直接导出应用包在测试、生产环境运行。
在本地部署 Rainbond
无论是 Windows、Mac 都可以很轻松快速的部署 Rainbond,只需要你的环境有 Docker Desktop 即可。
Mac
支持在 Mac x86、M1 上部署
curl -o install.sh https://get.rainbond.com && bash ./install.sh
Windows
docker run --privileged -d -p 7070:7070 -p 80:80 -p 443:443 -p 6060:6060 -p 8443:8443 ^ --name=rainbond-allinone --restart=on-failure ^ -v rainbond-data:/app/data ^ -v rainbond-opt:/opt/rainbond ^ -e EIP=<你的IP地址> ^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goodrain/rainbond:v5.10.0-dind-allinone
资源占用
在本地搭建这样一个云原生平台,最关心的当然是资源占用。因为本地的配置通常都不是很高,我的配置是 M1Pro 16G,部署 Rainbond 后在 Docker Desktop 中查看资源占用情况如下图,整体占用不大,CPU占用 ≈ 10%、内存占用 1.1GB。
基础环境搭建
你可以通过 Rainbond 开源应用商店快速的安装基础环境所需要的服务,比如:Mysql、Redis、ZK、Kafka、ES、Nacos 等等。都可以一键安装,非常简单便利。
业务部署、统一环境
通过 Rainbond 部署业务,让我们不再关心底层的 Docker 镜像用的是什么,Dockerfile 怎么写等等,由 Rainbond 统一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你本地能在 Rainbond 上成功部署,那么在测试、生产中同样也可以。再也不用经典再现了:“本地可以,线上咋不行”。
使用 Rainbond 在本地搭建业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署,Jar War包部署、源码部署都可以。
开发模块共用
在一个项目内有许多模块是公用的,比如说基础环境 Mysql、Redis,还有些用户模块、权限模块等等,我们在本地的 Rainbond 上搭建好后,将其发布到应用市场,其他同事需要直接安装,然后再开发自己的模块。
应用商店应用发布分为两种方式:
- 发布到内部组件库:这种方式需要导出应用包给其他同事再自己环境再导入
- 发布到开源应用商店:这种方式是存放到 Rainbond 的开源应用商店,其他同事直接在线拉下来,不过别的开源用户也能安装,对于项目私密的不推荐。
将我们已经部署好的应用发布到内部组件库,应用视图 -> 发布 -> 发布到组件库,进入平台管理 -> 应用市场 -> 导出应用。将下载的包给其他同事在自己的本地环境中安装即可。
最后
通过 Rainbond 在本地开发非常便捷,对于资源也占用不大,同时也能统一开发测试环境,借助 Rainbond 的应用市场功能能实现许多场景,比如上面提到的模块共用,也可以实现本地开发完就交付到演示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多场景下 3-11 倍性能提升,Apache Doris 1.2 新版本性能揭秘!
自 Apache Doris 1.1.0 版本发布距今已经有数月之久,在这一期间,我们重新思考并确立了社区新版本发布的流程,正式引入了 LTS (Long-Term Support,长周期支持)版本的概念,在 1.1.x 系列版本中不再引入大的功能 Feature、仅提供问题修复和稳定性改进,力求满足更多社区用户在稳定性方面的高要求。值得高兴的是,这一行动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目前 1.1.x 系列最新版本的稳定性经受了众多用户生产环境的考验。 而在综合考虑版本迭代节奏和用户需求后,我们决定将众多新特性在 1.2 版本中发布,这其中既包含了在性能方面的优化改进,也包含了诸多社区用户期待已久的功能。经历了漫长的开发、测试、调优等工作后,我们很高兴地告诉大家,Apache Doris 1.2.0 版本已经进入最后的发版准备阶段,预期将于 12 月的第一周与大家见面。 对于社区用户最为关心的性能方面的提升,我们基于 1.2.0 RC(Release Candidate,候选发布版本)进行了多个标准测试集的测试,同时选择了 1.1.3 版本和 0.15.0 版本作为对比参照项。 经测,1.2.0...
- 下一篇
Kafka基本概念大全
下面给出 Kafka 一些重要概念,让大家对 Kafka 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后面还会详细的解析每一个概念的作用以及更深入的原理 • Producer:消息生产者,向 Kafka Broker 发消息的客户端。 • Consumer:消息消费者,从 Kafka Broker 取消息的客户端。 • Consumer Group:消费者组(CG),消费者组内每个消费者负责消费不同分区的数据,提高消费能力。一个分区只能由组内一个消费者消费,消费者组之间互不影响。所有的消费者都属于某个消费者组,即消费者组是逻辑上的一个订阅者。 • Broker:一台 Kafka 机器就是一个 Broker。一个集群由多个 Broker 组成。一个 Broker 可以容纳多个 Topic。 • Topic:可以理解为一个队列,Topic 将消息分类,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向的是同一个 Topic。 • Partition:为了实现扩展性,提高并发能力,一个非常大的 Topic 可以分布到多个 Broker (即服务器)上,一个 Topic 可以分为多个 Partition,每个 Partition 是一个 有序的队...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