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E 推出业界首个自适应 Linux 平台原型
自适应 Linux 平台原型
作为下一代的 Linux 平台,自适应 Linux 平台(Adaptable Linux Platform,下文简称ALP)的首个原型已经上线!该平台由 SUSE 推出,旨在让用户专注于他们的工作负载,从硬件和应用层抽离出来。通过使用虚拟机和容器技术,ALP 可以让工作负载独立于代码流。
SUSE 已将其引入开源社区,并开始设计和构建一个以应用程序为中心、安全且灵活的新平台。
ALP 的首个原型“Les Droites”
SUSE 将 ALP 的首个原型命名为“Les Droites”,它具有以下特点:
- 软件:通过使用预装的 Salt 和软件仓库中的 Ansible,用户可以灵活敏捷地配置和管理 ALP 系统。
- 硬件支持:ALP 的架构基线设置为 x86_64-v2,我们正在考虑通过 hwcaps 功能支持 x86_64-v3 和未来有可能的 v4 版本。
- 全盘加密 :Les Droites 带有全盘加密 (Full Disk Encryption,FDE) 的原型。尽管它可能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希望展示当前状态;当然,我们也希望听取社区意见。FDE 在硬盘驱动器上加密硬件,访问时会加密和解密;为 ALP 架构寻找和实施最佳解决方案对于项目至关重要。
- 为了在早期版本中更轻松地进行测试和探索,Les Droites 在 SELinux 方面更加宽松;SELinux 也将被整合到未来的版本中。
- Podman 和 K3s 可以用作容器运行时。
- 容器化的工作负载。
尽管一些工作负载仍处于开发阶段并遵循 ALP 设计原则,但一些组件已经容器化,例如 GDM 或 Yast2;而其他组件未来也将容器化,例如 Cockpit。
在 ALP 中,这些新的容器化的服务被称为 WORKLOADS。
工程工作组一直在对 YaST 容器化进行一些改进,例如获得更好的 cockpit 指标、对事务性 ALP 安装的监控和 ALP 中的 YaST 设计或安全策略。
自我管理
APL 旨在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因此使用了一些自我管理功能,允许它识别稳定的快照,并在为系统打补丁后发现一些意外行为时进行回滚。这样才能确保 ALP 能够根据工作负载和系统本身的使用情况来应用补丁,从而保持系统的合规性。
ALP 带有自我管理功能和零接触的原型,并将在下一个版本中完全实现这些功能。
零接触方法
ALP 采用了零接触的环境、部署和配置,因此更易于设置。ALP 拥有自我修复、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优势,这些关键特性也赋予了其自我解释的能力;对系统的更改会触发一种机制来对更改进行解读,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解释。
ALP 实现了零接触。系统可以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部署、配置,对系统进行操作,这让 ALP 可以在边缘设备上运行工作负载。这将有助于实现操作系统即服务 (OSaaS)。
ALP 能够确保系统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所需的补丁级别,这是通过结合使用“热补丁“和“高可用”的功能来实现的。用户只需配置补丁的修补时间和修复的粒度,自我管理功能就能确保系统符合所需的安全标准。
这些自我管理功能是可配置的,并具有以下粒度级别:
- 安全和定期更新
- 安全更新
- 重要的安全更新
- 仅下载和手动安装
- 没有自动更新
用户可以依据这些粒度设置最佳安装计划。
自我修复
自我管理意味着系统可以识别自身最后的稳定状态,并对意外行为或错误事件做出反应,以便回滚之前的更改。当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处于修复或更改过程中时,自我修复功能可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ALP 使用自我修复功能来检测意外行为并返回到最后已知的稳定状态。
自我修复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的新组件。SUSE 已经为 MicroOS 提供了运行状况检查器,这些检查器可以用于插件的定制开发,详细功能请查看文档:https://documentation.suse.com/sle-micro/5.2/pdf/article-administration-slemicro_color_en.pdf
PoC
PoC 应考虑以下方面:
- 时间框架:根据当前的开发进度,PoC 应在短期内完成(3 个月)。
- 增值:PoC 必须包括 ALP 带来的额外价值,并区分清楚 ALP 和 SLE 带来的价值。
- 协同共享:可以与合作伙伴和其他相关者共享 PoC 信息,市场研究人员也应包括在内。
- 基线:ALP 应被视为 PoC 的基线,以避免内部分层。需要明确的是,PoC 不能使用 SLE + k3s的方式构建,而应将 ALP 作为基本概念,在 ALP 之上构建。
- 限定场景:ALP 是一个概念原型,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PoC 无需适用于所有场景或平台。
结论
ALP 的首个原型拥有诸多特性,它将以全新的方式构建下一代的 Linux,例如隔离工作负载、充分利用现代 CPU 功能以及优化硬件性能等。
用户普遍认为,在使用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容器和虚拟化等技术时,非侵入式的系统更新将干扰常规操作。如今,从安全补丁和系统定期更新,到仅下载补丁并实施手动安装,用户都可以通过 ALP 来决定何时以何种粒度修补系统。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Linus 批评内核开发者赶 Deadline
Linus 前两天发布了 Linux 6.0 首个 RC 版本,他在邮件中除了介绍新版本的变化外,还呼吁内核开发者不要在合并窗口关闭前的最后期限才提交补丁,因为“在最后几天收到大量 PR 真的很烦人”。 一般来说,在一个内核版本发布之后,下一个版本会经历为期两周的“合并窗口”。在此期间,内核开发者可提交他们想要包含在下一个版本中的任何内容。 Linus 表示,合并窗口之所以有两周是为了让他有足够的的时间来审查补丁,而不是让内核开发者在第二周的周五才匆忙提交补丁。在 Deadline 前赶作业是高中生才会做的,从高中毕业后就应该淘汰这种做法了,更别说是在内核开发中。 Linus 继续补充道,按照社区规则,开发者应该在合并窗口开启之前就准备好要提交的补丁,而不是在合并窗口开启期间才开始准备。他能理解每个人都会有松懈的时候,但不希望有人把合并窗口的关闭时间视作 Deadline。 显然,Linus 已经不是第一次指出这个问题,他认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希望内核开发者能把这事放在心上。
- 下一篇
2022 云栖大会如约而至,精彩议程提前知晓
2022云栖大会如约而至,精彩议程提前知晓! 欢迎11月4日齐聚开发者舞台D2馆,听百味技术人生,品激荡开源江湖。届时有众多大咖到场,分享大数据&AI开源亲历者们的十年。大师零距离,技术真心话与贾扬清、王峰、红薯等重磅嘉宾亲密互动,听硬核技术探讨,品真实技术人生;嘉宾观点激烈对碰,观众现场投票站队,真观点、真故事、开发者就要Be Real;现场还有创作者、公益支持计划发布,更有互动丰富惊喜,为技术人成长加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刻锁定参会名额!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