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静态代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中的静态代理模式,动态代理模式将在后面文章中给出。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一、代理模式是什么
- 代理模式是面向对象编程的 23 种基础设计模式之一。
- 代理模式的定义: 为其他对象(源对象) 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源对象) 的访问。
需求: DAO 层的代码操作。我们知道分别有
- 获得数据库连接(相同的)
- 获得操作对象(相同的)
- 封装参数(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 操作(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 关闭(相同的)
- 通过代理模式,将 DAO 的实现类,相同的代码理解放在代理类里面实现。 我们 DAO 的实现类只要编写封装参数以及操作就可以了。
二、代码示例
2.1 创建一个原始类接口
package com.xkt.dao; /** * @author lzx * * @param <T> */ public interface DAO<T> { /** * 增加记录 * * @param entity * @return */ int insert(T entity); /** * 删除记录 * * @param id * @return */ int deleteById(Integer id); /** * 查询记录 * * @param id * @return */ T findById(Integer id); /** * 记录 * * @param entity * @return */ int update(T entity); }
2.2 创建一个原始类
package com.xkt.dao; import com.xkt.pojo.Student; /** * @author lzx * */ public class StudentDAO implements DAO<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insert(Student entity) { // 3.封装参数(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封装插入数据-"); // 4.操作(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操作-插入数据-" + entity.getStudentName()); return 1; } @Override public int deleteById(Integer id) { // 3.封装参数(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封装删除数据-"); // 4.操作(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操作-插入数据-"); return 1; } @Override public Student findById(Integer id) { // 3.封装参数(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封装查询数据-"); // 4.操作(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操作-查询数据-");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int update(Student entity) { // 3.封装参数(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封装更新数据-"); // 4.操作(每个方法都不同的) System.out.println("-操作-更新数据-"); return 1; } }
2.3 创建一个代理类
注意:代理类与原始类都需要实现相同的接口
package com.xkt.proxy; import com.xkt.dao.DAO; import com.xkt.pojo.Student; public class ProxyDAO implements DAO<Student> { private DAO<Student> source; public ProxyDAO(DAO<Student> source) { this.source = source; } @Override public int insert(Student entity) { // 1.获得数据库连接(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数据库连接-"); // 2.获得操作对象(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操作对象-"); int count = source.insert(entity); // .关闭(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关闭-"); return count; } @Override public int deleteById(Integer id) { // 1.获得数据库连接(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数据库连接-"); // 2.获得操作对象(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操作对象-"); int count = source.deleteById(id); // .关闭(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关闭-"); return count; } @Override public Student findById(Integer id) { // 1.获得数据库连接(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数据库连接-"); // 2.获得操作对象(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操作对象-"); Student student = source.findById(id); // .关闭(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关闭-"); return 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update(Student entity) { // 1.获得数据库连接(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数据库连接-"); // 2.获得操作对象(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获得操作对象-"); int count = source.update(entity); // .关闭(相同的) System.out.println("-关闭-"); return count; } }
2.4 测试代码
package com.xkt.tes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xkt.dao.StudentDAO; import com.xkt.pojo.Student; import com.xkt.proxy.ProxyDAO; public class StudentDAOTest { @Test public void insert() { StudentDAO studentDAO = new StudentDAO(); ProxyDAO proxyDAO = new ProxyDAO(studentDAO); Student entity = new Student(); entity.setStudentName("张三"); proxyDAO.insert(entity); } }
三、说明
3.1 代理的模式的作用
- 就是使用一个代理类来管理被代理类对象(源对象)的统一处理。我们将这种统一处理的理解称为控制访问。
3.2 代理模式的缺陷
- 代理类必须要继承或者实现一个基类或者接口!!(很笨重)。每个接口都要实现一个新的代理 类。
- 每个方法的逻辑处理,还是要重复编写。
3.3 如何解决代理模式的缺陷
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模式。
- 一个代理类可以代理多个对象 ,(不是代理模式一一对应)
- 所有的方法的代码都可以统一处理。
所谓的动态代理模式,就是可以自由的不指定的使用任何接口来实现代理。所谓的动态就不需要指定代理类的固定接口!!!
版权说明:欢迎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但请在转载后注明出处!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ArrayList源码分析
一、核心变量 // 序列化ID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683452581122892189L; // 默认初始化容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 空数组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 空数组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 存储数据元素的数组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non-private to simplify nested class access // 当前arraylist集合的大小,也就是elementData数组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private int size; 二、构造函数 /** * 一: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
- 下一篇
结构型模式:组合模式
文章首发: 结构型模式:组合模式 七大结构型模式之三:组合模式。 简介 姓名 :组合模式 英文名 :Composite Pattern 价值观 :专门解决各种树形疑难杂症 个人介绍 : Compose objects into tree structures to represent part-whole hierarchies.Composite lets clients treat individual objects and compositions of objects uniformly.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来自《设计模式之禅》) 你要的故事 今天咱们再讲讲咱们程序猿的组织架构。技术类的组织架构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这样:经理--->组长--->工程师,如下图所示。 各个公司的 title 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基本是差不多这种架构,按职业发展,从入职到能独立开发需求便为工程师,从独立开发需求到能带小团队开发便为组长,从带小团队开发到能带几个团队一起协作开发便为经理。 假设目前有一家公司...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