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Beerus 1.1.7 来啦,带来了 5 大特性

日期:2021-12-27点击:418

Beerus是一个用go 开发的web解决方案,包含一个web框架,一个数据库操作框架,以及正在规划中的RPC框架,未来还会开发更多的组件。

本次更新的点如下

  • 支持形参接收参数
  • 可以在 JSON 模式和非 JSON 模式之间切换
  • 加入错误处理机制
  • 拦截器更好的兼容 JSON 和非 JSON 模式
  • ToStruct 和 Validation 函数 简化了一下,只需要传入指针,不再需要传值

用形参接收请求参数

只需要将定义好的 struct 加入到路由函数的参数列表即可

 route.GET("/test", func(param DemoParam) { }) type DemoParam struct { Name string `field:"name"` Age int `field:"age"` Friends []string }

前端请求这个路由的时候,参数会被自动提取到 param 中

在 JSON 模式和非 JSON 模式之间切换

默认就是 JSON 模式,JSON 模式有以下特性

  • 必须有返回值,返回值数量 1-2 个,如果只有一个:那么必须是返回要响应的数据,如果有两个:那么第一个必须是要响应的数据,第二个必须是 error 类型
  • 不需要手工调用 Validation 函数来实现参数验证,beerus 会自动处理

一个返回值的示例

返回类型可以是 struct ,map ,数组,这里为了演示方便就用的 map

 route.GET("/test", func(param DemoParam, req commons.BeeRequest, res commons.BeeResponse) map[string]string{ msg := make(map[string]string) msg["msg"] = "hello word" // 直接返回即可,beerus 会自动将他转成 json 响应给前端 return msg })

两个返回值的示例

第一个返回值的类型同上,第二个返回值必须是 error 类型

 route.GET("/test", func(param DemoParam, req commons.BeeRequest, res commons.BeeResponse) (map[string]string, error) { if xxx { return nil, errors.New("错误提示信息") } msg := make(map[string]string) msg["msg"] = "hello word" // 直接返回即可,beerus 会自动将他转成 json 响应给前端 return msg, nil })

关闭 JSON 模式,很简单,只需要在创建路由前 执行以下代码

 route.JsonMode = false

JSON 模式一旦关闭,那么 JSON 模式的特性将会全部失效,路由函数不可以有返回值,我们需要手动调用 Validation 函数实现参数验证,手动调用 res.SendXXX 函数实现数据响应

 route.GET("/test", func(param DemoParam, req commons.BeeRequest, res commons.BeeResponse) { var result = params.Validation(req, &param) // 当返回的不是 SUCCESS ,就说明验证没通过 if result != params.SUCCESS { // 这里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 SendXXX 函数 res.SendErrorMsg(1128, result) return } // 这里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 SendXXX 函数 res.SendJson(`{"msg":"hello word"}`) })

错误处理机制

看了上面的 JSON 模式,大家应该猜到了,错误处理机制就是在路由函数上设置第二个返回值,把我们需要响应给前端的错误提示信息 通过第二个返回值返回即可

 route.GET("/test", func(param DemoParam, req commons.BeeRequest, res commons.BeeResponse) (map[string]string, error) { if xxx { return nil, errors.New("错误提示信息") } msg := make(map[string]string) msg["msg"] = "hello word" // 直接返回即可,beerus 会自动将他转成 json 响应给前端 return msg, nil })

拦截器更好的兼容 JSON 和非 JSON 模式

之前的拦截器是,如果放行 就返回 SUCCESS 常量,否则返回提示信息;这种做法有一个缺陷,就是只能以 JSON 的形式 给前端发送提示,如果开发者不想用 JSON 跟前端交互,那么这种设计将会是一个缺陷。

现在改成了,拦截器返回一个 bool ,如果放行就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但是有一个注意点:如果你要返回 false ,那么就必须先调用 res.SendXXX 函数给前端一个响应,不然本次请求会被阻塞到超时,对性能造成影响*

 func CreateInterceptor() { route.AddInterceptor("/example/*", loginInterceptorBefore) } func loginInterceptorBefore(req *commons.BeeRequest, res *commons.BeeResponse) bool { res. SetHeader("hello", "hello word"). SetHeader("hello2", "word2") log.Println("exec interceptor") return true }

ToStruct 和 Validation 函数 简化了一下

以前调用 ToStruct 需要这样,传入指针 和值,有一点麻烦

 param := DemoParam{} params.ToStruct(req, &param, param)

现在改成了这样,只需要传指针

 param := DemoParam{} params.ToStruct(req, &param)

虽然,有了形参接收参数的功能以后,这种写法可能会被渐渐淘汰掉,但是依然会有被使用的可能性,所以暂时保留了下来,并做了一个优化。


以前调用 Validation 需要这样,传入指针和值,有一点麻烦

 var result = params.Validation(req, &param, param) if result != params.SUCCESS { // Non-json mode also can not be returned in this way, you need to call the Send function in the res object to return the result to the front end res.SendErrorMsg(500, result) return }

现在改成了这样,只需要传指针

 var result = params.Validation(req, &param) if result != params.SUCCESS { // Non-json mode also can not be returned in this way, you need to call the Send function in the res object to return the result to the front end res.SendErrorMsg(500, result) return }

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访问官网查看更多哦

https://beeruscc.com

原文链接:https://www.oschina.net/news/175746/beerus-1-1-7-released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