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oVirt地址空间管理-基于Rust的实现与优化
AddressSpace
完成。如下是 StratoVirt 地址空间管理模块的组成,以及其在 StratoVirt 中的位置。 stratovirt
├── acpi
├── address_space
│ ├── Cargo.toml
│ └── src
│ ├── address.rs
│ ├── address_space.rs
│ ├── host_mmap.rs
│ ├── lib.rs
│ ├── listener.rs
│ ├── region.rs
│ └── state.rs
├── boot_loader
├── Cargo.lock
├── Cargo.toml
├── cpu
├── devices
├── docs
├── hypervisor
├── license
├── machine
├── machine_manager
├── Makefile
├── migration
├── migration_derive
├── ozone
├── pci
├── README.ch.md
├── README.md
├── src
├── sysbus
├── tests
├── util
├── vfio
└── virtio
StratoVirt 地址空间模块整体设计
上图中的主要结构含义如下:
-
AddressSpace
地址空间:为地址空间模块的管理结构, 负责整个虚拟机的地址空间管理
-
Region
代表一段地址区间,根据这段地址区间的使用者,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RAM:虚拟机内存使用该段地址区间。 -
IO:虚拟机设备使用该段地址区间。 -
Container :作为容器使用,可以包含多个子 Region
。如描述 PCI 总线域的地址管理就可以使用类型为Container
的Region
,它可以包含 PCI 总线域下的 PCI 设备使用的地址区间。该类型的Region
可以帮助管理并区分存储器域、PCI 总线域的地址管理。
FlatView
,则是根据这些 Region
的地址范围和优先级属性形成的线性视图。在通过地址空间管理结构 AddressSpace
访问设备或者内存时, 使用平坦视图 FlatView
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对应的 Region
。 Region
都会对应一个优先级 priority
属性,如果低优先级的 Region
占用的地址区间和高优先级的 Region
占用的地址区间重叠,则低优先级的 Region
的重叠部分,将会被覆盖,即在平坦视图 FlatView
中不可见。 FlatView
的更新。一些设备或者模块需要获取最新的平坦视图,并相应的执行一些操作。例如 Vhost 设备,需要将平坦视图中的全部内存信息同步到内核 Vhost 模块,以便通过共享内存方式完成消息通知的流程。另外,我们也需要将已经分配并映射好的虚拟机物理地址和宿主机虚拟地址信息注册到 KVM 模块,这样可以借助硬件辅助虚拟化加速内存访问的性能。基于以上需求,我们引入上图中的地址空间监听函数链表,该链表在平坦视图 FlatView
更新后被依次调用,可以方便的完成信息同步。该链表允许其他模块添加一个自定义的监听回调函数。 地址空间优化
拓扑结构更新优化
Region
的接口,并设定 AddressSpace
结构负责管理整个数据结构并生成更新后的 FlatView
结构。 Region
的方式为, 调用 Region
结构的 add_subregion
接口,注意父 Region
必须是 Container
类型。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向树状结构中的某个 Region
中添加或者删除子 Region
,并引起树状结构的拓扑发生变化,负责生成并更新平坦视图的 FlatView
的 AddressSpace
结构体如何得知已经发生变化呢? Region
结构中添加成员并指向自己所属的 AddressSpace
,如上图所示。熟悉 Rust 语言的同学应该知道,这种实现方式会引入资源相互引用的问题,导致 AddressSpace
和 Region
两者因相互引用而在生命周期结束时无法释放内存资源的问题。因此,在地址空间模块的树状结构中,所有 Region
对自己所属的 AddressSpace
的指针都使用 std::sync::Weak
类指针, Weak
指针不会增加所指向对象的引用计数,可确保在生命周期结束时对应结构的析构和资源释放。 pub struct Region {
region_type: RegionType,
priority: Arc<AtomicI32>,
size: Arc<AtomicU64>,
offset: Arc<Mutex<GuestAddress>>,
mem_mapping: Option<Arc<HostMemMapping>>,
ops: Option<RegionOps>,
io_evtfds: Arc<Mutex<Vec<RegionIoEventFd>>>,
space: Arc<RwLock<Weak<AddressSpace>>>,
subregions: Arc<RwLock<Vec<Region>>>,
}
锁优化
锁粒度最小化
AddressSpace
结构体如下。可以看到, AddressSpace
的关键成员都以 Arc<Mutex<..>>
的方式保证了多线程共享的安全性。 pub struct AddressSpace {
root: Region,
flat_view: ArcSwap<FlatView>,
listeners: Arc<Mutex<Vec<Box<dyn Listener>>>>,
ioeventfds: Arc<Mutex<Vec<RegionIoEventFd>>>,
}
锁性能优化
// AddressSpace优化前结构
pub struct AddressSpace {
root: Region,
flat_view: Arc<RwLock<FlatView>>,
listeners: Arc<Mutex<Vec<Box<dyn Listener>>>>,
ioeventfds: Arc<Mutex<Vec<RegionIoEventFd>>>,
}
FlatView
具有重要作用。其一,在树状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例如添加和删除 Region
,会引起平坦视图 FlatView
发生变化,因此应该获取 AddressSpace
中 flat_view
成员的 写锁,用于更新平坦视图;其二,设备访问内存、VCPU 退出到 StratoVirt 访问设备,都要通过 AddressSpace
的 flat_view
成员,获取 读锁,找到对应的 Region
,然后进行读写操作。 RwLock
仍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经过测试,Rust 读写锁的性能比互斥锁差。而读写锁和互斥锁的性能均比原子类型差;其二,在某些场景下,地址空间管理模块需要实现 函数可重入的支持,即 在持有 FlatView
读锁的情况下,仍可以对树状拓扑结构和平坦视图 FlatView
更新(例如,PCI bar 空间更新,需要通过 AddressSpace
访问设备寄存器来设置地址,并将确定好地址的 PCI bar 空间添加到 AddressSpace
中)。 arc_swap
第三方库的 RCU-like 的机制,不但可以满足可重入性的要求,而且通过地址空间模块访问内存的性能可以提升 20%以上。 pub struct AddressSpace {
root: Region,
flat_view: ArcSwap<FlatView>,
listeners: Arc<Mutex<Vec<Box<dyn Listener>>>>,
ioeventfds: Arc<Mutex<Vec<RegionIoEventFd>>>,
}
关注我们
StratoVirt 当前已经在 openEuler 社区开源。后续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主题分享,如果您对 StratoVirt 的使用和实现感兴趣,欢迎您围观和加入。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openeuler/stratovirt
项目 wiki:https://gitee.com/openeuler/stratovirt/wikis
您也可以订阅邮件列表:https://mailweb.openeuler.org/postorius/lists/virt.openeuler.org/
如有疑问,也欢迎提交 issue:https://gitee.com/openeuler/stratovirt/issues
入群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openEuler(openEulercommunity)。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历史上的五大数据泄露事件,你知道几个?
像数据泄露的代价高昂的安全事件源于各种原因,包括勒索软件攻击、物理盗窃、网络钓鱼活动以及木马活动等。 许多数据泄露是由蓄意的网络犯罪行为造成的,但 Tessian 和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2020 年88%的数据泄露事件仅仅是因为某个地方有人搞砸了。 人为错误应该是造成如此多数据泄露的原因,有时只需要不小心点击电子邮件上的抄送按钮或忽略将云存储设备设置为私有。 美国去年报告的近4000起数据泄露事件中暴露了超过 370 亿条记录。如果我们多年前没有达到“破坏疲劳”,这样的统计数据会令人震惊。 为了打破对数据泄露的疲劳,这里有一些历史上最大、最奇怪或最令人尴尬的数据泄露事件。 1. LifeLock LifeLock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托德·戴维斯(ToddDavis)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13次成为身份盗用的受害者。该活动描绘了戴维斯穿着严肃的表情、西装和领带,并举着他的社会保障卡。印在这张图片旁边的是戴维斯的姓名和社会安全号码。在广告中,该公司承诺保护其客户免遭身份盗用。以广告为邀请,冒充戴维斯的网络犯罪分子获得了一笔贷款,并在AT&T、Verizon和德克萨斯...
- 下一篇
Redis线程模型的前世今生
一、概述 众所周知,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框架,在高并发的系统设计中,Redis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组件,是我们提升系统性能的一大利器。深入去理解Redis高性能的原理显得越发重要,当然Redis的高性能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内容,本文重点关注Redis的IO模型,以及基于IO模型的线程模型。 我们从IO的起源开始,讲述了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基于多路复用IO,我们也梳理了几种不同的Reactor模型,并分析了几种Reactor模型的优缺点。基于Reactor模型我们开始了Redis的IO模型和线程模型的分析,并总结出Redis线程模型的优点、缺点,以及后续的Redis多线程模型方案。本文的重点是对Redis线程模型设计思想的梳理,捋顺了设计思想,就是一通百通的事了。 注:本文的代码都是伪代码,主要是为了示意,不可用于生产环境。 二、网络IO模型发展史 我们常说的网络IO模型,主要包含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信号驱动IO、异步IO,本文重点关注跟Redis相关的内容,所以我们重点分析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帮助大家后续更好的理解...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