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 Master们,难道每天都在摸鱼?
摘要:众所周知,Scrum Master是服务型领导——其本身不参与日常的研发工作,写代码、改Bug的工作都让团队干了,Scrum Master到底干了啥?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应该如何衡量?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Scrum Master们每天都在摸鱼么?》,作者:敏捷的小智 。
前言
众所周知,Scrum Master是服务型领导——其本身不参与日常的研发工作,写代码、改Bug的工作都让团队干了,Scrum Master到底干了啥?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应该如何衡量?
Scrum Master的职责
衡量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首先应该了解Scrum Master平时都干什么。
全职的Scrum Master需要观察、辅导并引导团队按照Scrum框架进行日常的产品交付工作,作为Scrum Master,往往有如下职责:
• 教练:Scrum Master本身也是一种敏捷教练,需要观察团队的日常工作,并且对开发团队和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进行辅导,确保整个团队能够按照Scrum流程开展各项活动。
• 服务型领导:Scrum Master不同于职能经理或者项目经理,不会去命令团队做什么任务或者怎么做,也不掌握团队成员的“生杀大权”,Scrum Master为Scrum团队提供服务,确保团队产品交付中的必要需求得到满足。
• 过程权威:Scrum Master要确保团队理解敏捷的价值,同时确保团队在此基础上遵循Scrum的原则,帮助团队定义自己的敏捷流程并进行实践;并且在后续帮助团队持续改进,实现交付业务价值最大化。
• “保护伞”:Scrum Master应该保护团队免受外部干扰,让团队集中精力在价值交付上。比如:产品经理想在迭代中插入新的需求,Scrum Master需要衡量需求是否应该插入,插入后哪些需求应该置换等等,而不是坐视不管。
• “清道夫”:Scrum Master要帮助团队扫清交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比如团队新的开发环境要一组集群,而团队本身对资源没有创建权限,可由Scrum Master拉通相关人员,进行集群的创建。
• “变革代言人”:Scrum Master要积极推动敏捷,尽管这可能会很困难,但作为Scrum Master应该让团队乃至组织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需要让团队看到Scrum 为团队带来的收益。
Scrum Master日常工作的劣势
通过上文对Scrum Master职责的描述,不难看出,Scrum Master主要工作就是推动敏捷在团队中的进行,其本身不写代码,也不写项目所需的各种文档——没有什么输出。
看过足球的应该都知道,哪怕教练有能力、有权力,也很难保证带队出成绩,教练取得的成绩通常和球员分不开。再看看Scrum Master,其本身是服务型领导——没权力,Scrum的具体实践者是团队,所以要做到“指哪打哪”就更难了。
以上因素会导致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很难衡量,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Scrum Master每天啥也不干的错觉。那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到底如何衡量呢?
如何衡量Scrum Master的价值
衡量Scrum Master工作好坏的方法还是有的,虽然并不能衡量的那么准确,本文介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通过工具衡量、通过改善效果衡量、通过团队主观评价衡量、
通过工具衡量
有句话叫:“度量什么,就一定会得到什么”,那为什么还要用工具去衡量?
其实这里说的并不是用一个工具去记录、管理Scrum Master的日常工作,所谓工具是指团队日常工作使用的各项工件,比如看板、用户故事、燃尽图等,通过团队对各项工具的使用情况,来侧面反映出Scrum Master对团队的辅导效果。
比如,正常情况下,Scrum Master会主持团队的站立会议,会上团队成员互相分享项目进展及阻碍。往往在会议前或会议中,看板上的工作项会有价值流动,比如某些工作项进入开发、某些工作项进入测试、某些工作项进入评审等,工作项状态更新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消耗工时的更新,以便于后续类似任务的估算。如果Scrum Master很好的引导团队,让团队严格按照Scrum流程来开展日常工作,那一个工作项往往会经历频繁的状态变更,以华为云 Dev Cloud 的工作项为例,工作项的操作历史中可以看到工作项状态、处理人以及工时等字段的变更,如下图:
而如果Scrum对平时的工作敷衍了事,或者很难推动团队践行Scrum,工作项的价值流动往往会很有跳跃性,如下图:
再比如,Scrum Master需要去辅导产品负责人如何编写用户故事承载需求,并且按照价值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排序,我们可以通过用户故事的好坏,比如是否满足三段式,故事粒度拆分是否合理等,来衡量Scrum Master的工作效果(华为云 Dev Cloud 专家服务平台提供了“用户故事 ”能力评估功能,可在线对用户故事编写水平进行自动评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来评估一下)。
通过改善效果衡量
除了工具外,还可以通过团队交付情况来判断Scrum Master工作的好坏。这里说的交付情况不是指人均产出代码行、千行代码Bug率等指标,用这些指标衡量的话,往往还是之前提到的——“度量什么,就一定会得到什么”,起不到啥衡量作用。
敏捷的本质是通过迭代的方式,小步快跑同时对产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所以笔者认为可以从用户故事交付周期、项目整体按时交付率、产品用户满意度等改善效果来从侧面衡量Scrum Master的工作的好坏。
敏捷转型初期可能很难看到明显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Scrum Master要帮助团队发现问题,比如为什么项目上线后会有很多Bug,什么原因造成的,后续应该如何改进,跟踪改进状况等。走过几个迭代后,如果Scrum Master对团队引导是有效的话,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应该是有所提升的;同时各方面的交付周期也会逐渐缩短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
如果团队经历几个迭代,一直很挣扎——加班加点、项目按时上线后一直有一堆改不完的Bug,那Scrum Master的工作多半是失败的。
通过团队评价
Scrum Master辅导过的团队通常会有很好的团队氛围,Scrum Master辅导的如何可以通过访谈或者问卷的形式,让被辅导的团队评价Scrum Master的工作,往往也会得到答案。
结尾
敏捷不是短期内就完成的工作,更不是银弹,敏捷转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Scrum Master需要观察团队,引导团队去实践敏捷方法,思考怎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总结经验。当一个团队趋于高度敏捷的状态,Scrum Master的工作可能会轻松,否则Scrum Master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vivo 全球商城:商品系统架构设计与实践
一、前言 随着用户量级的快速增长,vivo官方商城v1.0的单体架构逐渐暴露出弊端:模块愈发臃肿、开发效率低下、性能出现瓶颈、系统维护困难。 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v2.0架构升级,基于业务模块进行垂直的系统物理拆分,拆分出来业务线各司其职,提供服务化的能力,共同支撑主站业务。 商品模块是整个链路的核心,模块的增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服务化改造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vivo商城商品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享架构设计经验。 二、商品系统演进 将商品模块从商城拆分出来,独立为商品系统,逐渐向底层发展,为商城,搜索,会员、营销等提供基础标准化服务。 商品系统架构图如下: 前期商品系统比较杂乱,包含业务模块比较多,如商品活动业务、秒杀业务,库存管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商品系统承载更多的业务不利于系统扩展和维护。 故思考逐渐将商品业务逐渐下沉并作为最底层、最基础的业务系统,并为众多调用方提供高性能的服务,下面介绍商品系统的升级历史。 2.1 商品活动、赠品剥离 随着商品活动的不断增多,玩法多样,同时与活动相关的额外属性也相应增加,这些都并不是与商品信息强关联,更偏向于用户营销,...
- 下一篇
助力双 11 个性化会场高效交付:Deco 智能代码技术揭秘
Tech 导读 在这次双11的个性化会场我们大规模使用Deco进行研发,带来了48%左右的效率提升,本文将为大家揭秘Deco提效之秘。 01 研发提效还可以怎么做 研发效能的提升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主题,从最初的工具化到工程化,工程师们尽其所能去实现更快速地书写代码,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而后,小程序等各类平台的崛起,工程师们又开始研究多端统一开发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可以一次性写出跨端运行的代码,进一步提升效率。但个性化的业务依然还在爆发式增长,那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我们要如何继续进行革新,来提升我们的研发效率。我们思考「求变」,在智能化思想愈来愈热的当下,传统的研发提效方式遭遇瓶颈,那我们是否能用智能化的思想来解决呢?我们思索着,既然更快地写代码这条路看似已经走得差不多了,那我们能否基于 AI 手段来实现代码生成,让我们写更少的代码,于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就转向了「前端」+「智能化」,希望借助 AI 和机器学习的能力拓展前端能力圈,打通设计与研发的工作流程,实现规模化生产。 02 智能代码—— 被选中的道路? Deco 智能代码项目是我们团队在「前端智能化」方向上的探索,我们尝试从设计稿...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