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毒化?勒索团伙开始收割中小企业用户
勒索团伙通常只会针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数百万美元的勒索攻击,因为普通个体并不愿意支付大额赎金。但是近年来勒索软件有下沉和“内卷”的趋势,开始收割中小企业甚至个人用户,投放手法也随之改变。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可能与REvil勒索软件团伙或SolarMarker后门相关的攻击活动中使用了SEO投毒方法向目标提供有效载荷。调查显示,一个REvil加盟团伙曾进行了大规模攻击以感染普通消费者和小型企业,与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赎金金额不同,该团伙索要的赎金金额仅为1500~7500美元,虽然不确定该团伙是否利用了SEO投毒攻击,但这种类型的攻击符合他们不具备针对性地对任何类型受害者进行攻击的特征。
SEO投毒,也称为“搜索毒化”,是一种通过“黑帽”SEO技术来优化网站,以达到在搜索引擎结果中排名更高目的的攻击方法。
由于搜索排名靠前,登陆这些网站的受害者往往认为它们是合法的,而攻击者们则乘机收割搜索特定关键字的大量访问者。
勒索软件的SEO
根据Menlo安全团队的调查结果,恶意软件分发者的SEO投毒攻击呈上升趋势,其中Gootloader和SolarMarket这两个恶意软件格外需要注意。
攻击者通过上述的恶意软件在搜索网站上注入了涵盖2000多个独特搜索词的关键字,如“运动精神”、“工业卫生检测”、“职业发展评估测试”等。受害者在搜索相应关键词后,搜索结果会显示出一些PDF文件,访问时会提示用户下载文档,如下所示:
点击下载按钮后,受害者就会被重定向到一系列最终投放恶意负载的网站。攻击者通过这些重定向的方式,来避免站点因托管恶意内容而被从搜索结果中删除。
利用WordPress插件漏洞
在研究人员发现的另外两个活动中,攻击者并没有创建自己的恶意网站,而是入侵了在谷歌搜索排名中靠前的合法WordPress网站。
攻击者利用这些合法网站“Formidable Forms”WordPress插件中的一个未公开漏洞实施攻击,有些攻击者还曾将恶意PDF上传到“/wp-content/uploads/formidable/”的文件夹中。据了解,5.0.07版本是该插件集中发现的受感染的最新版本,如果有用户正在使用此特定插件,建议尽快升级到5.0.10或更高版本。
下表显示了在上述中受感染的网站类型中所涉及的垂直行业: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攻击者主要针对商业、NGO、医疗、电商、教育等行业的站点,原因可能是它们通常以指南和报告的形式托管PDF。
【本文是51CTO专栏作者“安全牛”的原创文章,转载请通过安全牛(微信公众号id:gooann-sectv)获取授权】
点赞 0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伪装成防病毒应用, 新型Android恶意软件正在日本传播
据bleepingcomputer网站报道,上周,日本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变种的 Android 信息窃取软件——FakeCop,并警告说,恶意APK的传播速度正在加快。 日本安全研究员Yusuke Osumi是该恶意软件的发现者,当时这款软件正以网络钓鱼的方式进行传播。在VirusTotal上的62个防病毒引擎中,只有22个检测到了恶意软件,表明FakeCop具有良好的隐蔽性。 而在网络安全公司Cyble的一份最新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FakeCop会伪装成日本流行的防病毒软件——Anshin Security,以借此要求用户授予大量敏感权限,包括: 收集短信、联系人、账号信息、应用列表 修改或删除设备数据库中的短信 收集设备硬件信息 (IMEI)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短信 FakeCop 请求的大量权限,来源:Cyble 当用户遇到防病毒类软件的此类请求时,通常会予以批准,因为安全类软件通常需要更高的权限来扫描和删除检测到的威胁。 FakeCop使用自定义打包程序来隐藏行为痕迹,同时阻止静态检测。恶意代码被Bitwise XOR加密并存储在assets文件夹中,只有在被特定的...
- 下一篇
供应链攻击已成全球企业的“心腹大患”
随着开源、云原生等技术的应用,软件供应链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此举虽加速了技术的革新和升级,但也让供应链安全成为全球企业的“心腹大患”。 据2021年7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称,软件供应链攻击已成为2020年最具影响力的高级威胁之一。 卡巴斯基最新的IT安全经济学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型企业遭遇了供应链攻击,给企业造成的平均财务影响高达140万美元,已成为年度损失最高的攻击事件类型。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19日,Cyentia发布了《信息风险洞察研究》(IRIS)报告,数据显示,在排名前五十的多方数据泄露事件中,发现一场大型事件泄露平均涉及31家企业,企业经济损失的中位值高达9000万美元,而典型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只有20万美元左右。 Cyentia指出,供应链攻击是多方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倘若企业没有做好应对供应链攻击的准备,那么就会置身于多方数据泄露的风险之中,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比单方数据泄露事件要高的多。 2021年7月发生的Kaseya供应链攻击事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在这次攻击事件中,俄罗斯勒索组织REvil给网络安全行业上了印象深刻的一堂课:波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