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 活跃用户已达5.51亿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中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技术是一个重要支撑,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重要创新平台,具有网络地址充足、可拓展抱头、分段路由可溯源等优势,可以为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成为万物互联时代重要基石。
中国从2001年开始启动IPv6标准制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商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在全球位居领先地位。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上,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专业协会和企业的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国内IPv6研发应用的整体情况。
顶层设计引领,应用稳步推进
据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介绍,中国对IPv6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2021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IPv6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此外,各级各部门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产、学、研、用各个领域联合成立了IPv6标准工作组,积极推进前沿技术创新、网络性能优化。
截至目前,中国拥有近6万个IPv6地址块,位居世界第一,同时IPv6活跃用户数达5.5亿,IPv6对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盛荣华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IPv6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业界各方需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加快推进我国IPv6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IPv6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信部与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促进IPv6端到端贯通、流量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工信部总工韩夏介绍,国内在IPv6领域取得了三个重要进步。一是建立了充足的资源供给能力。4G、5G和固网IPv6升级已经全面完成,为国内数字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领先全球的IPv6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数据中心、CDN云服务企业也初步具备了覆盖全国范围的IPv6服务能力。中国已申请的IPv6资源在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总量中的占比达1/5。二是终端设备加快升级,端到端贯通的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这一方面是因为明确要求终端设备支持IPv6,另一方面是电信运营商加快了存量终端的升级替换。三是相关产业的创新活力得到激励,从互联网企业到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等新兴产业生态都在加速IPv6创新升级,带动了IPv6用户和流量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9月底,IPv6地址用户数已经从2017年的7400万户增长到了16.34亿户,移动网IPv6流量占比也已经达到了22.87%,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韩夏表示,面向未来,我国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固网终端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需要各方合力推进解决。
商用发展,标准先行
在ICT领域,新技术都需要先定标准,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大范围商用。中国在IPv6标准上的行动早、投入力度大,这也是国内IPv6应用发展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因。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闻库介绍,我国2001年启动了IPv6标准制定工作,至今已制定发布了120项IPv6标准,涵盖协议、网络设备、过渡技术等。
2001年到2008年是起步阶段,当时IETF发布了IPv6标准,我国随即也研究制定了一批IPv6基本协议,实现了国际标准的本地化。2009-2017年期间,中国重点结合国内网络建设需求,创新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86项行业标准,支撑了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专项实施项目建设。2017年之后,我国IPv6标准推进工作迎来了新的创新应用阶段,主要开展IPv6监测评价、IPv6应用、以及IPv6+创新标准研究。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议网络与业务能力技术委员会已完成14项IPv6+标准。
闻库表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IPv6标准已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的态势,涵盖了资源、网络、应用、安全、过度五大类标准,整体进展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从后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闻库认为IPv6标准的顶层设计还需要继续完善,而且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接下来需要全面推进IPv6在各个行业的规模部署和融合应用,我们需要推进具有通用性、行业融合以及创新发展意义的国家标准研究工作,推动IPv6在全行业、全领域的规模部署。”闻库说。
首先是在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通讯标准化协会,组织成立专门的IPv6工作组,使得国内IPv6力量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国家标准的研制。其次是继续加大国际标准的合作力度,欢迎国外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定,同时也为中国技术走向世界铺平道路。三是要完善标准体系,以需求为导向,聚焦问题补短版,推进各领域IPv6发展指标以及监测方法的制定工作,重点加强监测、终端、安全、行业、融合应用、创新技术等方面的标准研制。
在监测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等领域的IPv6监测指标及评测方法,支撑相关部门对IPv6规模部署的督促考核。对于终端,需要重点研究各类终端设备支持IPv6协议技术要求以及评测方法的标准,为终端制造企业研发制造IPv6设备提供标准支撑。在安全方面,重点研究IPv6安全机制、协议、设备的标准,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对于IPv6行业融合应用,应重点研究IPv6在政务、金融、电力、石油石化工业互联等行业的标准。对于创新技术,需要重点研究网络智能化、虚拟化、云化等关键技术的IPv6新型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技术创新促进应用发展
在国家顶层设计、行业标准的引领下,国内电信、广电行业积极投入技术和业务创新,带动我国IPv6技术应用飞速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杨小伟表示,在推进广电网络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广电行业大力实施IPv6改造,为全国的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广电总局还将IPv6的应用纳入了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计划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广电行业打造IPv6创新网和示范网,推动IPv6和广电5G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实现广电网络、平台、应用、终端全流程的IPv6规模部署;加强IPv6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融合应用,推进重点广电媒体网站的二三级链接的IPv6改造,推动广电云平台、融媒体平台、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IPv6改造,部署IPv6新服务;健全广电行业的IPv6监管体系,建立行业IPv6地址管理制度和技术系统,建设行业IPv6数据发展平台,并尽早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
中国移动基于国家整体战略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一直全面落实推动IPv6的规模部署、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李慧镝介绍,中国移动从2003年就开始推动IPv6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从技术研究、产业推动、规模商用到全面支撑IPv6的跨越性发展。“中国移动还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推动相关标准专利的研发,承担技术试点工作,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单站VoLTE网络。”李慧镝说。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IPv6网络,IPv6的活跃连接数达到8.7亿(其中移动网络7.3亿、固网1.4亿),移动网络的IPv6流量占比26.3%,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7%。中国移动自营网站应用全面支持IPv6,自营IPv6浓度远远超过平均设备,其中自营网站二三级链接IPv6的浓度达到了100%,网络连接质量与IPv4网络基本一致。根据国家的统筹安排和业务发展需求,中国移动还将IPv6规模部署应用纳入了“十四五”规划。
“中国移动将以自身的网络优势、用户优势,带动IPv6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努力为实现IPv6的技术、用户、网络、流量规模的全面领先做出更大贡献。”李慧镝说。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不是愚人节玩笑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月球上装Wi-Fi
“给长城贴上瓷砖,给赤道镶上金边,给太阳安上开关,给月球装上电梯......”这是零几年的时候网上流行的段子,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不过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了一项听起来同样疯狂的计划——在月球上安装Wi-Fi。 经济发展组织“大克利夫兰合作伙伴关系”联系了NASA,希望找出最有效的方法,为克利夫兰近31%没有宽带接入的家庭提供Wi-Fi服务。 研究发现,将Wi-Fi路由器连接到大约2万个灯柱或其他电线杆上,将有助于解决克利夫兰的连接问题。路由器之间的间隔不超过100米,一个四口之家可以达到7.5Mbps的下载速度。 同样位于月球南极的“网状网络”方法也已被提议用于阿尔特弥斯营地,该营地有望在2030年之前建立。类似的网状网络已经在家庭和纽约布鲁克林等社区小规模部署。 Compass团队负责人史蒂夫・奥里森表示:“我们整天都在研究太空飞船,这样做的第二个好处是我们开发了可以返回地球的技术。你要如何把所有这些东西连接起来,你不能只是盲目地说要为月球设计一套无线系统,你要问他们在地球上怎么做到。” 【责任编辑:赵宁宁 TEL:(010)68476606】
- 下一篇
Gartner:将在未来两年对数字商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四项技术
根据Gartner 2021年数字商务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Digital Commerce),未来两年随着可视化配置、数字钱包、客户身份和访问管理(CIAM)以及虚拟客户助理(VCA)的日益主流化,这些技术将对数字商务产生重大影响。 Gartner研究副总裁沈哲怡(Sandy Shen)表示:“数字商务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该市场中的竞争压力和创新需求推动着新技术频繁涌现。企业应用领导人可以利用技术成熟度曲线,知道哪些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哪些技术将产生重大业务影响。通过了解每项技术的功能和所面临的挑战,他们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资源做出明智的决策。” CIAM、数字钱包、可视化配置和VCA在2021年进入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稳步爬升恢复期(见图一)。在该阶段,企业受益于技术的具体示例日益显现并被广泛知晓。 图一、2021年数字商务技术成熟度曲线 来源:Gartner(2021年10月) 客户身份和访问管理(Customer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CIAM) CIAM工具可管理外部身份用例中的身份、认证和授权。隐私法规及对...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