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容灾之VMware容灾一键回切
前文 介绍了如何利用阿里云的混合云容灾服务对本地的数据中心做保护,并在本地虚拟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以秒级RPO,分钟级RTO在阿里云ECS上进行恢复。但是对于对于一个完整的容灾场景来讲,云上恢复出来的ECS只能算是一个“云备胎”,只有把这个“云备胎”转正回到用户本地,才算是一次真正的“灾难恢复”。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VMware虚拟化环境(vSphere)中,利用阿里云关键业务型容灾(Business Critical Disaster Recovery, BCDR)服务,把本地虚拟机出现问题后在云上恢复出来的ECS回切到本地的vCenter中。
环境准备
先参照前文 ,在vCenter中部署一台BCDR 容灾网关,并在一台被保护的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复制程序,启动复制:
模拟本地故障,启动云上恢复
在进入实时复制的阶段后,直接把被保护服务器电源关闭,我们可以立刻在控制台上看到一个异常的状态:
此时点击“故障切换”:
恢复点选择默认的“当前时间”即可:
等待几分钟后,可以看到恢复的ECS已经成功拉起,可以通过下图到ECS详情页的链接去检查机器的状态:
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故障切换”,清理掉复制相关的数据:
“云备胎”本地恢复(failback)
在我们确认本地的环境正常可以把恢复出来的ECS回切的时候,点击“反向注册”:
然后在“站点对信息”的tab下,点击添加计算平台:
输入要恢复到的vCenter的地址以及一个有足够权限的用户名和密码:
添加成功后,我们在受保护服务器页面启动反向复制,并配置相应的复制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复制存储(Datastore)和复制网络(Network)的选择是依赖于计算资源的,而计算资源(Compute Resource)的选择是依赖于复制位置(Location)所在的Datacenter,这一过程和利用vSphere client创建虚拟机是几乎一一对应的,熟悉vSphere的同学对这个过程肯定会非常熟悉
在进入“反向实时复制”的阶段后,我们就可以随时进行转正(恢复)操作了:
耐心等待几分钟看到故障恢复完成后,就可以去vCenter里检查已经转正的“备胎”啦:
闭环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在确认恢复成功了之后,可以继续把它保护起来(复制到云上):
这样,我们就回到了一个最初的保护状态(本地->云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就再也不用担心本地出现故障导致业务长时间中断造成的损失了!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容器服务ACK产品更新至2020年5月
【2020年5月产品更新】 【新功能】集群创建支持企业级安全组 容器服务在集群创建时强化了安全组的配置功能,用户可配置默认普通安全组、默认企业级安全组,或者选择一个已存在的安全组。企业级安全组相对于普通安全组,特别在私网IP容量上作了扩展,最大支持65536个私网IP,专用于大规模容器实例部署的场景。 【新功能】组件管理新增Prometheus组件和事件中心 我们将容器监控领域最常用的Prometheus组件和运维领域最常用的NPD组件,集成到集群组件管理中,用户可在集群创建时勾选该组件并且在集群组件管理中升级、运维该组件。Prometheus组件由阿里云产品ARMS-Prometheus提供,NPD组件(node-problem-detector)是Kubernetes节点诊断的工具,可以将节点的异常,例如:Docker Engine Hang、Linux Kernel Hang、网络出网异常、文件描述符异常转换为Node的事件,并可在容器服务集群-事件中心中查看。 【新功能】发布K8s1.16.9 容器服务已发布K8s1.16.9,用户可创建该版本集群或者在集群-集群升级页面升...
-
下一篇
Go实战🧧系统(三) - 架构设计
1 代码架构的意义 代码架构就是详细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1.1 代码架构承上启下,决定软件质量 ◆ 承上说明业务逻辑和业务领域模型◆ 本身保证代码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启下承载代码运行的硬件部署架构 2 代码架构的操作 2.1 业务逻辑表达 向上沟通,提供交互入口 2.2 自身业务逻辑及技术实现 向下沟通,保存运行状态 3 代码架构的设计 先看一下DDD和分层架构的相关知识。 3.1 DDD DDD(Domain 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作为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质量的软件模型。在正确实现的情况下,我们通过DDD完成的设计恰恰就是软件的工作方式。 UL(Ubiquitous Language,通用语言)是团队共享的语言,是DDD中最具威力的特性之一。不管你在团队中的角色如何,只要你是团队的一员,你都将使用UL。由于UL的重要性,所以需要让每个概念在各自的上下文中是清晰无歧义的,于是DDD在战略设计上提出了模式BC(Bounded Context,限界上下文)。UL和BC同时构成了DDD的两大支柱,并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即UL都有其确定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