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究竟有多快?辐射大不大,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权威解读来了!
5G网络相比4G有哪些提升
5G基站信号辐射到底有多大
……
随着5G时代到来
一系列新问题引发公众热议
近日,电信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冰、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丁大为、合肥工业大学通信工程系研究员王禄生3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揭开5G神秘面纱。
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仅需几秒
与4G相比,5G在传输速率、时延、连接数密度3个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5G的传输速率提升了数十倍。”王禄生举例说,一部几个G的高清电影,使用4G网络下载需要几分钟,使用百兆宽带所需时间也是分钟级的,但使用5G网络下载则仅需几秒钟。
同时,5G网络的端到端时延相比4G提升10倍,最低无线接入时延能降低到1毫秒以内。
1毫秒是什么概念?
以驾驶汽车为例,当发现前方有危险,比较机敏的司机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一般为一两百毫秒,5G的毫秒级时延已经远小于这个数值。王禄生坦言,此项提升决定了通信链路的传输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领域已经不是瓶颈了。此外,5G网络可以承载的连接数密度相比4G增加了10至100倍,这也为物联网、车联网等各种垂直行业应用提供了充足的传输管道支撑。
5G时代将有四家运营商可选
去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12月24日,向中国广电发布了192号段。
今年1月3日,宣布许可中国广电4.9GHz频段,同意其在16个城市部署5G网络。3月19日,中国广电700MHz频段(2 x 30/40MHz)技术提案获采纳列入5G国际标准,成为全球首个5G低频段(Sub-1GHz)大带宽的5G国际标准。此时,中国广电已经可以采用已有的700MHz频段和新批准的4.9G频段建设5G网络。
5月20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订立有关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联合建设5G网络计划,按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共同所有并有权使用700MHz 5G无线网络资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大众就可以使用广电的5G网络了。”刘冰说。
5G基站信号辐射有多大?
一直以来,围绕基站信号辐射的纷争在各地时有发生,相关新闻也屡见不鲜。那么,基站信号辐射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对此,丁大为表示,5G基站信号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G基站作业现场。
他解释道,测试表明,发射功率为200W的5G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15.9μW/cm²,远低于48μW/cm²的国家标准。基站挂高一般在30米及以上,产生的辐射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与之相比,电吹风功率一般在1000瓦以上,由于使用时和人体距离近,实际辐射可达到100μW/cm²;电磁炉功率常在2kW以上,使用中对0.5米以内的人产生的辐射量可达到580μW/cm²。
此外,因为手机本身设计的原因,当基站覆盖信号较弱时,为保证通信正常,手机会加大自身天线的功率,辐射也随之增加。相比4G基站,5G基站的密度更大,人群周围的信号更好,手机产生的辐射也会更小,对人体的影响也会随之变小。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手机丢后分分钟被洗劫一空?教你设置SIM卡密码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一个重要提醒:用户需要及时设置SIM卡密码,丢失手机后要第一时间挂失。为什么工信部突然这么强调这点?这和最近发生的案件有关。 据报道,最近有不法分子偷盗个人手机后,在某政务 APP 窃取用户个人信息,随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而申请网贷消费,造成用户财产损失。如果手机没有设置SIM卡密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不少App都采取短信验证码作为登录验证或者密码找回的依据,这属于单一的弱验证。手机丢了后,虽然设有手机密码,可防不住别人将SIM卡拔出、用其他手机操作各种App,这样可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给SIM卡加个密码,手机号就不会随便被人用了 要防止这种情况,SIM卡密码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设置了SIM卡密码后,即使他人拔出你的SIM卡,也不能使用短信验证码之类的手段,安全性大大提升!也因为如此,工信部才会强调要设置SIM卡密码。但是SIM卡密码要怎么设置?笔者发现很多朋友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办法,今天就来简单说说吧。 SIM卡密码是什么? 和手机号密切相关的密码,常见的有三个,分别是PIN码、PUK码和服务密码。三者的区别如下。 PIN码:通常意义上的SIM卡密码。如果设置了...
-
下一篇
5G,为何被贴上“无用论”的标签?
还未成型的5G,为何被贴上“无用论”标签? “5G似乎只是速度更快了,此外再也没有什么用途。” 如果对5G进行横向对比,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多优势——除了信号更加稳定和快。 但对于无线网络而言,能保持快速和稳定的连接,不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吗? 5G“无用论”的兴起 随着5G在中国的大力发展,中国正式踏入5G时代。 但与4G相同的是,中国最快进入5G时代的并非是企业,而是消费者用户,也就是市场上所说的C端用户。 在这一操作之下,大量消费者纷纷采用了5G网络,而运营商也不留余力的宣称自己已经有多少用户应用了5G网络。 但对于B端企业来说,5G网络似乎并不是首选——5G虽然提升了传输速率,但5G似乎并不适用于企业。 在这一基调下,5G“无用论”开始盛行——5G虽然在消费者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对于市场规模更大的B端业务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促进作用。 5G真的没用吗? 5G,不仅仅是无线网络 对于5G,从百度上的解释来说,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 但对于运营商和科研机...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