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博 | 神经网络究竟能否模拟人脑?
机器学习入门的常见问题集
大家好,我是木羊同学,昨天受邀参加开源中国的高手问答栏目。这次主题定的是机器学习入门,栏目的提问质量很高,有好些个问题着实搔着了痒处。
这次的提问都很有意思,串起来可以编一套“机器学习入门的常见问题集”,这里我浓缩成三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推荐给在机器学习上一直敲门还没进去的同学看看。
第一个问题,是起点:为什么神经网络能模拟人脑?
回想一下,当你终于决定要开始学机器学习之前,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触动我的心的,就是上面这个问题。我的故事就充满了中二的气息,《超能特战队》是一部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动画,我喜欢里面超暖的大白(●—●),而且用的是技术宅风格的喜欢:我想实现它。
当然,当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大胆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很无知。我选择用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有的书上称为人工神经网络,还有什么会比选择使用名叫“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来实现人工智能更自然而然的事呢?更何况当时我还知道,神经网络最近推出了一个高清重制版,名叫深度学习,很多人甚至开始讨论深度学习会取代其它机器学习算法,看起来前途无量。
不过很快,我的问题就变成了“神经网络能不能模拟人脑”。我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三天怎么就能找到答案。可是,没有一本书能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当时也没有高手问答这么好的栏目让我提问。我没想到,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谜底,竟然需要花费未来数年的时光。
“很遗憾,神经网络并不能模拟人脑”,我斟酌许久,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对今天的问题,也是我当年的问题敲下自己的回答。今天,神经网络,或者叫深度学习,已然大红大紫,然而,这套名叫“神经网络”的算法只做了非常有限的仿生,非要和人的神经网络相比较的话,我认为是平行线的两条边。人的神经网络没法求导,而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本质只是拟合曲线,只不过随着神经网络深度的加深,模型的拟合能力也随之加强。再复杂的曲线,只要有足够的深度和足够的数据进行训练,神经网络就能表达出来,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的“深度”二字的由来。
我们所处在的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学机器学习能找一份怎样的工作”,自然是每一个务实的人所应当关心的问题。只是我想,心怀当年那份求知的渴望,也许才能更容易在问题叠着问题的知识体系中坚持下来。
第二个问题,是困扰:机器学习的数学究竟该怎么学,为什么花了很多时间去学,却仍然感觉啥也没学会?
机器学习很特别,它既是算法,又是数学,但无论你把它当做是一门算法,还是一门数学来学,都会有迷路的感觉。今天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了这种感觉:一直在学,也学了很多,可是,到头来不是还没搞懂原理,就是搞懂了原理看不懂公式,要么就是看懂了公式,却还是不知道怎样写成算法运行。
“机器学习要先学好数学”,这应该是大家都听过的“好心”劝告。最终,大家都在困扰中问出那个问题:学机器学习,究竟要不要手推公式?每一个初学者想必都对此很纠结。机器学习的教材也很纠结,所以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偏重编程,既然大家都看不懂数学,那干脆统统刨去,只留代码。可是,这种教材读完之后,免不了会留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安感。想要系统全面地学?那好,另一种偏重数学的教材,翻开一看,里面全是意义不明的数学公式符号,还有各种拗口的术语名词,让人读得昏头转向,很快迷失方向。
该怎么学才好呢?
我在我的那本《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原理与Python实现》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数学语”。名字怪怪的,不过意思很好理解。学机器学习的数学,不该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不同的学习动机,应该对应不同的学习路径。很多人,甚至可能是大多数的人,真正关心的不是数学上怎么证明收敛,而是这些数学符号到底在说什么,想要知道的是翻译:把这门希腊符号写成数学语,翻译成看完了能够说一声“原来如此”的大白话,进而了解这款模型为什么能到做这些,又会有怎样的不足之处。
最后一个问题,是工具:机器学习的算法在现实中该怎么使用呢?
编程需要确定编程语言,首先推荐的是Python。早前做机器学习,是Python和R二选一,不过Python的资源明显丰富得多,特别是近年在深度学习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不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Python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语法简单,有了其它编程语言的基础,很快就能转过来。
确定了语言,接下来大家自然就会产生一个朴素的愿望:有没有那么一款工具,能够直接将那些个乱糟糟的数学式子一下转成Python代码?毕竟数学符号和Python代码长得太不像了,不知道该怎样把书上这些数学式子运行起来。
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这样便利的工具。不过,Python有很多专门的库,能够明显降低我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门槛。常用的有三款,第一款是numpy,机器学习用到的各种矩阵运算里面都有,只要了解了式子的意思,就能用numpy照猫画虎。第二款是Scikit-Learn,对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做了非常好的封装,使用很简单,就是调用API。第三款是Pandas,机器学习的任务通常需要处理数据,而Pandas是首选的利器。
最后,高手问答栏目现在还在继续,对上面话题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机器学习怎样入门的朋友,欢迎来这里交流,还有机会获赠正版图书哦:
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4105562_2315636
也为机器学习爱好者推荐下我的书:
入门机器学习的第一本书。从生活案例中理解算法,发现算法的乐趣,再把算法应用到机器学习中,让你零基础掌握算法精髓,快速进入人工智能开发领域。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世界卫生组织与腾讯加深合作,新冠肺炎 AI 自查助手全球开源
4月3日,腾讯宣布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加深合作,向世卫的COVID-19团结应急基金捐款1000万美元,并达成共同推动以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抗疫的协议。 “我衷心感谢腾讯的慷慨捐助和对COVID19团结应急基金的贡献。我期待与腾讯合作,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推动使用数字医疗工具,为了一个更健康、更安全、更公平的世界共同努力。”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 “全世界需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世卫组织正在领导和协调全球努力,支持各国抗疫。腾讯相信,全球团结一心将能阻断疫情蔓延。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使命, 除了支持COVID-19团结应急基金外,我们还将开源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为世卫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说。 作为助力世界卫生组织帮助各国政府开发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支持,腾讯向全球开源“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 (COVID-19 self-triage assistant),这项人工智能服务能够帮助民众自查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并给出防范指引。这也是继3月27日,为国人提供了60亿次查询服务的疫情模块开源后,腾讯向全球输出的又一项抗疫科技。 为了帮助民众正确自查新冠肺炎风险,避...
- 下一篇
谷歌宣布暂时回滚 Chrome 隐私功能,以确保疫情期间网站稳定性
Chrome 工程总监 Justin Schuh 在Chromium Blog发文宣布暂时回滚 SameSite Cookie 功能,以确保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网站的稳定性。 SameSite 是全新的 cookie 分类模型,在二月初发布的 Chrome 80 稳定版中被引入。Chrome 会将没有声明 SameSite 值的 cookie 默认设置为SameSite=Lax。只有采用SameSite=None; Secure设置的 cookie 可以从外部访问,前提是通过安全连接(即 HTTPS)访问。它将改变以往用户隐私被滥用的现象,保证仅能通过 HTTPS 连接访问跨站 cookie。 在这种策略支持下,用户可禁用第三方 cookie。但同时,禁用第三方 cookie 可能会导致某些站点崩溃。为此,谷歌表示,”我们希望确保提供基本服务的网站的稳定性,这些服务包括银行、在线食品杂货、政府服务和医疗保健,它们能够在这段时间内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月份至今,仅有少数用户启用了 SameSite Cookie 功能,谷歌原本计划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为其余用户逐步推出该功能。Schuh 称...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