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你需要了解的阴暗面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都以为人类将迈向人人平等,而全球化和新技术则会让我们走得更快。
但实际上,21世纪可能会产生历史上最不平等的社会。
虽然全球化和互联网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但科技的发展却可能扩大阶级之间的差距,阶级固化将变得越来越难以突破。
高新科技的发展无疑是在不断在造福人类的,但科技的进步在使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受害,掌握你个人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将轻而易举的控制你的生活:
他们会推送你想看的内容给你,推送你想买的东西给你,你搜过索尼相机,那么你就很难再看到佳能或者尼康,你看过两篇娱乐新闻报道,那么你就会收到更多的娱乐新闻。
大数据从不缺传道者,但我不在其中
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量将越来越大,携程网的CEO介绍说,携程全平台3亿用户,目前每天产生50TB以上的海量数据。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也指出,我国海量数据快速增长,数据量年平均增速为50%,预计到2020年,数据量占全球的比重将达到20%,也就是1/5,成为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这时候,处理这些数据所采用的算法模型就显得十分重要。
算法是不带感情因素的一种系统模型运算逻辑,本质上是很客观的存在,而且大数据加算法极大方便了现代人类的生活。
例如你要去银行贷款,那么银行的一套“算法”,会根据你的信用、消费情况、收入情况和背景情况等一系列数据,推算出你的得分,根据最终得分,银行会决定是否贷款给你,贷多少给你。
通过算法,避免银行很多风险,也减少工作人员审核的负担。
然而,最糟糕的是,数学模型和大数据算法同时也加剧了偏见与不公。
例如,一个贫困学生想申请贷款交付学费,但是银行大数据算法根据他居住地的邮政编码或者家庭以往情况判断将钱带给他存在风险。
因此,拒绝给他提供贷款。
他因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帮助他摆脱贫困。
美国很多地区采取LSI–R这套犯罪数据模型,根据犯罪者的数据,评估罪犯的再犯风险,可能只是犯罪只是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但这一套算法模型将他们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得到“高风险”评分等级的人很可能本来就是贫穷地区的失业人员,风险评级高使他关押时间变长,而长时间和一群罪犯关在一起又增加了他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等他出狱之后,他又会回到同样的贫穷社区,而这一次还有了犯罪记录,对他而言,找工作变得更难了。
如果他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再次犯罪,那么这个模型就又一次得到了成功验证。
但事实上,正是这一算法模型本身导致了犯人陷入恶性循环,并且进一步巩固了犯人的恶劣处境。
这些都是算法形成的一个恶性循环。
可能有人会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算法都是有害的。毕竟,有些模型把一部分人送进了好的大学,让一些人得到了低息贷款或者找到了工作,缩短了某些幸运重刑犯的刑期。
但重点不是有没有人受益,而是有很多人受害。
这些算法关闭了亿万人的机会之门,通常只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而且不予他们上诉的机会,毕竟你不能告一套算法模型。
因此,它们仍然是不公平的模型。
算法能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工程师正在研发软件,希望能通过人类眼部及脸部肌肉的动作来监测情绪。
这样一来,只要在电视机上再装一个足够好的摄像头,这种软件就能知道哪些场景让我们发笑,哪些场景使我们哀伤,又有哪些场景令我们感到无聊。
再进一步的做法,如果算法能够与生物传感器连接,算法就能知道每个画面如何影响我们的心跳、血压和大脑活动。
假设我们看着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算法可能会发现,那个强奸场景让我们起了一点儿难以察觉的性兴奋;文森特不小心一枪爆了马文的头,我们知道不该笑,但都笑了;还有那个关于大魔法师汉堡的笑话,其实我们看不懂,但都赶快跟着笑,以免被别人发现。
人在假笑的时候,运用的大脑回路和肌肉其实和真心大笑不同,虽然人类通常察觉不到,但这个细节生物传感器可不会放过。
随着科学家越来越了解人类的决策机制,对算法的依赖可能也会越来越强烈。掌握人类的决策机制之后,就能提升大数据算法的可靠性。
而当政府和企业都能够成功进入我们这套人体操作系统时,人类就将面临铺天盖地的种种精准操纵、广告和宣传。到时候,要操纵我们的观点和情绪将非常简单。
这些被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将不断反噬我们人类自身,拥有越多数据的人,将同时拥有越多的资源,当数据被某些人垄断时,那么他将可以操控社会上大部人,操控市场上大部分金钱。
数据和算法虽然没有对错,但是掌握这些科技的人,他的偏见或者阴暗面,将被放大很多倍,届时,数据将变成他们的帮凶。
FIN
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独立思考,思维和想法是数据很难代替的东西。相反,放弃思考,随波逐流的人将会被科技和新技术所替代。毕竟你可以自己什么都不理,交给算法帮你决策,让数字独裁;也可以努力突破自己,让自己成为掌握数据那部分精英。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刑事司法系统中大数据的双刃剑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刑事司法系统中的大数据正在改变处理过程的方式。以下这些变化的发生方式。 大数据正在改写刑事司法系统的剧本。牛津研究百科全书讨论了刑事司法专业人员利用大数据的一些方法。两个重要的应用程序真正脱颖而出: 大数据广泛用于刑事司法研究。大多数关于刑事司法问题的现代研究主要依赖于数据分析。 一线刑事司法专业人员经常使用大数据来评估犯罪趋势并制定更好的执法战略。 关于大数据对刑事司法系统的重大影响,没有争议。然而,一些专家最近担心大数据可能会带来一些被同事忽视的挑战。 大数据为执法创造了明显的好处 大数据对刑事司法系统的影响有些模糊不清。然而,一些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积极的。 大数据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可以更容易地保留重要证据。2019年,通过视频证据解决和起诉了大量犯罪分子。全世界无数的街道上都安装了摄像头,这不是一个新现象。 但是在过去,许多组织无法承受大量的磁带存储成本,所以他们或者停止运行他们的摄像头,或者只是用它们作为威慑力,或者在24小时后写满磁带。 这是一个已经通过大数据的进步解决的问题。即使数码相机也需要具有高存储要...
- 下一篇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存在什么隐患?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从数据稀缺到现在有大量的数据,近年来,可用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大数据变得无处不在。这是由于数据记录设备数量的巨大增长,以及这些设备之间通过物联网连接。似乎每个人都有收集、分析大数据的力量。 但是,大数据真的是万能的吗?毫无疑问,大数据已经在某些领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都涉及大数据处理问题。 首先要注意的是,尽管AI目前非常擅长在大型数据集中查找模式和关系,但它仍然不是很智能。计算数字可以有效地识别并发现数据中的细微模式,但不能直接告诉我们这些相关关系中哪些实际上有意义。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我们都知道“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然而,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会寻找规律,当我们看到曲线倾斜在一起,数据中出现明显的规律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给出规律。” 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仍然无法实现这一飞跃。《虚假相关性》(false)一书的作者Tyler Vigen在自己的网站上对此进行了调侃,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展示冰淇淋是如何明显地导致许多坏事的,从森林大火到鲨鱼袭击和脊髓灰质炎爆发。 看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