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可视化讲解 深度优先遍历(DFT)

日期:2018-09-16点击:1589

可视化讲解 深度优先遍历(DFT)

深度优先遍历, 刷过题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了,难是不难,但是理解起来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深度优先遍历的实现方法有递归非递归两种, 这里我们用可视化的角度,讲解前一种: 递归的深度优先遍历.

为什么要以可视化的方式来讲解呢? 因为人是视觉的动物, 如果和你说 二叉树 , 相信大家脑中出现的都是下面的图形:

binary tree

stack

而不是下面的代码:

// binary tree class Node { constructor(value, leftChild, rightChild) { this.value = value this.leftChild = leftChild this.rightChild = rightChild } } // stack const stack = new Array() stack.push(1) var topItem = stack.pop() 

所以说, 人是视觉动物, 以图形可视化的方式来讲解问题往往能讲解的更清楚, 这也就是我写本文的缘由.

效果展示

为了可视化的讲解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笔者写了一个简单的网页, 实现的功能有:

  • 用户可编辑进行深度遍历的二叉树
  • 网页上给出了 JavaScript 版本的实现
  • 点击 Start DFT 按钮, 用户将看到算法中用到的 二叉树 都将动态 的展示在页面中,可以直观的看到代码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变化

页面目前还在继续优化中, 让我们看看目前的效果:

在线demo:

https://ssthouse.github.io/visual-explain/#/list/dft

stack

可以看到,网页模拟了深度搜索时二叉树的动态变化过程:

  • 二叉树中当前遍历到的节点会变成红色;
  • 栈中压入 (push)的节点为灰色;
  • 栈中弹出 (pop) 的节点会变为红色, 然后消失;

其中页面左上角为初始遍历的二叉树数据, 用户可以修改二叉树数据后再次启动可视化深度优先遍历过程.

页面左下角为深度优先遍历的 javascript 实现版本,作为参考.

深度优先遍历简介

可视化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看看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的代码:

export class Dft { constructor(rootNode, stepCallback) { this.rootNode = rootNode this.stepCallback = stepCallback } start() { if (!this.rootNode || !this.stepCallback) { return } const stack = [this.rootNode] while (stack.length !== 0) { const curNode = stack.pop() console.log(`current node: ${curNode.value}`) curNode.childrenNodes.forEach(element => { stack.push(element) }) } } } export class Node { constructor(value, childrenNodes = []) { this.value = value this.childrenNodes = childrenNodes } } 

代码不长,让我们一步步看.

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栈 const stack = [this.rootNode] , 并将根节点放入栈中.

接下来是一个while语句, 跳出循环的条件是 栈为空, 也就是代表我们遍历完了整棵树.

在循环中, 我们先将栈顶的节点弹出, 并打印出来, 表示我们已经遍历过了该节点. 然后将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压入栈中, 这就保障了我们下一个遍历到的点就是该节点的子节点. 重复该循环, 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 二叉树的每个节点都按照深度搜索的顺序被打印了出来:

current node: 1 current node: 4 current node: 7 current node: 6 current node: 2 current node: 5 current node: 3 

如果是对栈的使用比较熟悉的同学, 可能看到这里就已经明白原理了.

但是, 如果是对栈使用不是很熟悉的同学, 估计对代码的执行过程还是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那么让我们以更直观的方式看看这段代码是怎么运行的.

可视化讲解

第一步, 将根节点压入栈中:

step1

接下来进入 while 循环, 每个循环都会将栈顶的节点弹出, 将其子节点压入栈中:

step2

可以看出, 深度优先遍历利用了栈先进后出的特性, 使得对于每个节点, 都将在遍历该节点后,下一步遍历他的子节点, 由此完成深度优先的遍历:

stack

最后

本文中的二叉树, 的可视化是笔者自己封装的 UI 组件, 只需简单的调用就可以将代码中数据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在页面中.

个人觉得这样的数据结构可视化可能会对代码的讲解有些帮助,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 不妨在下面留言告诉我, 我可以将这些 UI 组件封装一下方便有需要的人使用.

源码在这, 欢迎 fork & star

https://github.com/ssthouse/visual-explain

想继续了解 D3.js || 数据可视化 ?

这里是我的 D3.js数据可视化 的 github 地址, 欢迎 start & fork :tada:

D3-blog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 不妨点击下面的链接关注一下 : )

github 主页

知乎专栏

掘金

想直接联系我 ?

邮箱: ssthouse@163.com

微信:

wechat

原文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413999/blog/2051970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