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ync/Await替代Promise的6个理由
译者按: Node.js的异步编程方式有效提高了应用性能;然而回调地狱却让人望而生畏,Promise让我们告别回调函数,写出更优雅的异步代码;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Promise并不完美;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这时,我们有了Async/Await。
为了保证可读性,本文采用意译而非直译。
Node.js 7.6已经支持async/await了,如果你还没有试过,这篇博客将告诉你为什么要用它。
Async/Await简介
对于从未听说过async/await的朋友,下面是简介:
- async/await是写异步代码的新方式,以前的方法有回调函数和Promise。
- async/await是基于Promise实现的,它不能用于普通的回调函数。
- async/await与Promise一样,是非阻塞的。
- async/await使得异步代码看起来像同步代码,这正是它的魔力所在。
Async/Await语法
示例中,getJSON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这个promise成功resolve时会返回一个json对象。我们只是调用这个函数,打印返回的JSON对象,然后返回"done"。
使用Promise是这样的:
const makeRequest = () => getJSON()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one" }) makeRequest()
使用Async/Await是这样的: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ole.log(await getJSON()) return "done" } makeRequest()
它们有一些细微不同:
- 函数前面多了一个async关键字。await关键字只能用在async定义的函数内。async函数会隐式地返回一个promise,该promise的reosolve值就是函数return的值。(示例中reosolve值就是字符串"done")
- 第1点暗示我们不能在最外层代码中使用await,因为不在async函数内。
// 不能在最外层代码中使用await await makeRequest() // 这是会出事情的 makeRequest().then((result) => { // 代码 })
await getJSON()表示console.log会等到getJSON的promise成功reosolve之后再执行。
为什么Async/Await更好?
1. 简洁
由示例可知,使用Async/Await明显节约了不少代码。我们不需要写.then,不需要写匿名函数处理Promise的resolve值,也不需要定义多余的data变量,还避免了嵌套代码。这些小的优点会迅速累计起来,这在之后的代码示例中会更加明显。
2. 错误处理
Async/Await让try/catch可以同时处理同步和异步错误。在下面的promise示例中,try/catch不能处理JSON.parse的错误,因为它在Promise中。我们需要使用.catch,这样错误处理代码非常冗余。并且,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代码会更加复杂。
const makeRequest = () => { try { getJSON() .then(result => { // JSON.parse可能会出错 const data = JSON.parse(result) console.log(data) }) // 取消注释,处理异步代码的错误 // .catch((err) => { // console.log(err) // })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
使用async/await的话,catch能处理JSON.parse错误: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try { // this parse may fail const data = JSON.parse(await getJSON()) console.log(data)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
3. 条件语句
下面示例中,需要获取数据,然后根据返回数据决定是直接返回,还是继续获取更多的数据。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getJSON() .then(data => { if (data.needsAnotherRequest) { return makeAnotherRequest(data) .then(moreData => { console.log(moreData) return moreData }) } else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ata } }) }
这些代码看着就头痛。嵌套(6层),括号,return语句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而它们只是需要将最终结果传递到最外层的Promise。
上面的代码使用async/await编写可以大大地提高可读性: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t data = await getJSON() if (data.needsAnotherRequest) { const moreData = await makeAnotherRequest(data); console.log(moreData) return moreData } else { console.log(data) return data } }
4. 中间值
你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调用promise1,使用promise1返回的结果去调用promise2,然后使用两者的结果去调用promise3。你的代码很可能是这样的: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promise1() .then(value1 => { return promise2(value1) .then(value2 => {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 }) }
如果promise3不需要value1,可以很简单地将promise嵌套铺平。如果你忍受不了嵌套,你可以将value 1 & 2 放进Promise.all来避免深层嵌套: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promise1() .then(value1 => { return Promise.all([value1, promise2(value1)]) }) .then(([value1, value2]) => {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 }
这种方法为了可读性牺牲了语义。除了避免嵌套,并没有其他理由将value1和value2放在一个数组中。
使用async/await的话,代码会变得异常简单和直观。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const value1 = await promise1() const value2 = await promise2(value1) return promise3(value1, value2) }
5. 错误栈
下面示例中调用了多个Promise,假设Promise链中某个地方抛出了一个错误:
const makeRequest = () => { return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callAPromise()) .then(() => { throw new Error("oops"); }) } makeRequest()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output // Error: oops at callAPromise.then.then.then.then.then (index.js:8:13) })
Promise链中返回的错误栈没有给出错误发生位置的线索。更糟糕的是,它会误导我们;错误栈中唯一的函数名为callAPromise,然而它和错误没有关系。(文件名和行号还是有用的)。
然而,async/await中的错误栈会指向错误所在的函数:
const makeRequest = async () => {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await callAPromise() throw new Error("oops"); } makeRequest()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output // Error: oops at makeRequest (index.js:7:9) })
在开发环境中,这一点优势并不大。但是,当你分析生产环境的错误日志时,它将非常有用。这时,知道错误发生在makeRequest比知道错误发生在then链中要好。
6. 调试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async/await能够使得代码调试更简单。2个理由使得调试Promise变得非常痛苦:
- 不能在返回表达式的箭头函数中设置断点
- 如果你在.then代码块中设置断点,使用Step Over快捷键,调试器不会跳到下一个.then,因为它只会跳过异步代码。
使用await/async时,你不再需要那么多箭头函数,这样你就可以像调试同步代码一样跳过await语句。
结论
Async/Await是近年来JavaScript添加的最革命性的特性之一。它会让你发现Promise的语法有多糟糕,而且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替代方法。
忧虑
对于Async/Await,也许你有一些合理的怀疑:
- 它使得异步代码不再明显: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回调函数或者.then来识别异步代码,我们可能需要花数个星期去习惯新的标志。但是,C#拥有这个特性已经很多年了,熟悉它的朋友应该知道暂时的稍微不方便是值得的。
- Node 7不是LTS(长期支持版本): 但是,Node 8下个月就会发布,将代码迁移到新版本会非常简单。(Fundebug注:Node 8是LTS,已经于2017年10月正式发布。)
关于Fundebug
Fundebug专注于JavaScript、微信小程序、微信小游戏、支付宝小程序、React Native、Node.js和Java线上应用实时BUG监控。 自从2016年双十一正式上线,Fundebug累计处理了10亿+错误事件,付费客户有Google、360、金山软件、百姓网等众多品牌企业。欢迎大家免费试用!
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Fundebug以及本文地址:
https://blog.fundebug.com/2017/04/04/nodejs-async-await/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SpringMVC利用注解 规范http接口返回值
SpringMVC利用注解 规范http接口返回值 一般在项目构建时,会选择定义基础接口返回值规范实体,并直接规定返回实体,但在控制器上对实体的进行的实例化会产生多余代码,为了减少这一部门的冗余代码,部分项目会采用注解的方式或者直接全局使用切面来处理返回值。以下我将介绍一下我的处理方案。 实现代码: 注解代码: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 * 如果该注解的方法出现异常,则会反馈标准的异常结果【ResponseMsg.java】给前端或者服务调用方 */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MyResponse { } 返回值实体用于测试,具体的web应用,可以具体使用项目的规范,以下只是测试时使用的实体规范,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拼装数据 import lombok.Data; /** * 接口默认返回参数 * lombok.Data 可以改成直接写入封装方法 */ @Data pub...
- 下一篇
函数第二部分:动态参数是自由主义的体现-Python基础前传(11)
编程语言就是大家一起定个规则大家一起玩。规则是人定的,但也是定给人的。我们之前学习函数的参数,都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形式参数有几个,实际参数就只能传几个;我们从开发 python 这门编程语言的角度思考,我们要是真的就是规定形式参数有几个,实际参数就有几个的原则,是不是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谁又能保证每一次都预先设定好参数的个数呢?这个时候,作为编程语言的设计人员,就会引进动态参数,我们想想如果不引入动态参数,谁还能使用这个编程语言呢。 (一)动态参数1-一个星号变元组 动态参数存在的意义? 函数的作者有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函数到底需要多少个参数,这时候动态参数就有存在的意义了 动态参数创建-加 * 底层原理是:把数值型或其他数据类型变成了元组类型,是元组了就可以多加实际参数了(一个星号变元组,传的参数就是元组的元素) #不用动态参数def f1(a):print(a,type(a)) f1(123)>>> 123 <class'int'>#使用动态参数def f1(*a):print(a,type(a)) f1(123,456,789)>&...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