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李红:传统企业大数据实施路径思考
大数据是什么?数据、技术、思维、资源、财富、能力。
在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多年的信息化经验看来,制造业之前都在解决流程、管理等效率问题。而现如今大数据不仅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重塑企业的发展竞争格局。
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
大数据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技术驱动特征。大数据已经在各大行业得到应用,在金融、通信、政府、零售、制造行业应用更为深入。
传统制造业正结合“十三五”规划,积极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战略措施。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大数据战略的融合发展下,大数据作为转型的动力,已经成为企业新资源、新资产、新财富、新的竞争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和挑战
互联网公司是最先从IT进入到DT时代,传统企业则希望运用大数据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发展,这个过程带来了5方面变化:
“数据”被重新定义:从信息——知识——资产
企业形态和概念的转变:许多企业都想变成“数字企业”
数字价值的转变:成为企业的新资源、新财富、新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使命的变化:从“建设系统改善管理”到“完善数据挖掘价值”
CIO职能的变化:从“首席信息官”到“首席数据官”
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了一些挑战,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系统少、技术落后,管理停留在手工式录入,业务靠线下式运营;企业数据结构不合理,“烟囱式”系统、“孤岛式”数据较为普遍;企业发展定位不明、管理目标不清,对“数据转型”缺乏明确需求;企业发展观念落后,经营混乱,管理粗放,不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
发掘大数据价值需要融合创新
企业需要认识到数据的价值,但结构化数据分析和利用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但实际上达到这种要求难度很大。
而大数据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数据,其带来了全新的价值提升,优化和改善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技术结构。
大数据同时也在重塑企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在应用层面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的触角向全产业链延伸,重构企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在未来物联网将是大数据价值新发力点。
画外音:
在我邀约李总参加成都大数据应用大会时,他就和我说之前一直在分享智能制造的话题,其实制造业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大数据。
在会上,李总和前央视主播,现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寒暄了很久。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钢铁行业早已不是原来的“傻大黑粗”,他们怀抱着开放的态度,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实现互联网化的轻巧转身。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7-14
本文作者:王聪彬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数据可用性的最新趋势与热门词汇
数据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管理及存取技术必须更上一层楼才能与时并进。当科技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名词也会相继出现,如移动性、云、软件定义网络等等。这些名词彼此之间有着关联,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数据的实时可用性。 随着移动性已成不争的趋势,全球范围的关联更趋紧密,令企业客户对数据、应用程序及服务的需求急増,宕机已成不可接受的状况。因此,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均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永远在线状态 (Always-On),24/7随时侯命。以下几个当今IT界的热门词汇,通过它们可深入解释何谓“数据可用性”: 移动性 在移动设备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的时代,当提及数据存取及移动设备,不得不考虑以下两个关键因素: 数据管理 我们是否必须保留所有数据?通过移动设备传送给服务提供商的数据是否会被永久保存?由于数据容量日益膨胀,企业必须作出决定,而智能数据管理是不二之选的解决方案。 数据可用性 我们正处于Always-On(永远在线)的商业世界里,宕机成为不可接受的状况。如移动服务提供商遭遇一整天停机的状况,他们需要支付庞大的费用,包括客户退款及赔偿事宜。除客户受影响外,更会影响到众多依赖移动服务和数据可用...
- 下一篇
阿里云胡晓明:数据隐私保护最核心,要想做生意就得建数据中心
“阿里云每年都会进行多场云栖大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把阿里云和阿里巴巴集团在面对政府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今天上海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但云栖大会还是如约而至。作为今年的第四站,上海站的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并发布了阿里云相关战略和产品服务。 纵观主会加上媒体采访环节,全程听下来除了大会的主题人工智能以外,还有两个很明显的关键词——数据隐私和国际化。 数据隐私保护是我们的规则 作为时下全世界人民都在探讨的趋势,人工智能的字眼不断出现在上海站的云栖大会中。此次大会更是把它与异构计算和物联网,以及此前的基础设施、云安全、企业服务,共同构成了阿里云完整的六大核心能力。 而除此之外,智能化背后所累积的数据隐私问题,同样是阿里云所看重的。对于阿里云来说,云上的数据隐私保护即是他们的规则。 6月1日,我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而在此前,阿里云从2012年起就已经逐步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优化行业最佳实践,并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工作。2013,阿里云就通过了ISO 27000和CSA STAR标准认证;2015年,阿里云发起《数据安全保护倡议》,呼吁云计算公司在提供数据服务时候确保用户的隐私性、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