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详解DDD系列 第二讲 - 应用架构
第二讲 - 应用架构
架构这个词源于英文里的“Architecture“,源头是土木工程里的“建筑”和“结构”,而架构里的”架“同时又包含了”架子“(scaffolding)的含义,意指能快速搭建起来的固定结构。而今天的应用架构,意指软件系统中固定不变的代码结构、设计模式、规范和组件间的通信方式。在应用开发中架构之所以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因为一个好的架构能让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迭代。在一个团队内通过规定一个固定的架构设计,可以让团队内能力参差不齐的同学们都能有一个统一的开发规范,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效率和代码质量。
在做架构设计时,一个好的架构应该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 独立于框架:架构不应该依赖某个外部的库或框架,不应该被框架的结构所束缚。
- 独立于UI:前台展示的样式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今天可能是网页、明天可能变成console、后天是独立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亿级规模的 Feed 流系统,如何轻松设计?
阿里妹导读: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各种信息流,像是朋友圈、微博、头条等。这些移动化联网时代的新产品在过去几年间借着智能手机的风高速成长。这些产品都是Feed流类型产品,由于Feed流一般是按照时间“从上往下流动”,非常适合在移动设备端浏览,最终这一类应用就脱颖而出,迅速抢占了上一代产品的市场空间。 简介 Feed流是Feed + 流,Feed的本意是饲料,Feed流的本意就是有人一直在往一个地方投递新鲜的饲料,如果需要饲料,只需要盯着投递点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源源不断获取到新鲜的饲料。 在信息学里面,Feed其实是一个信息单元,比如一条朋友圈状态、一条微博、一条咨询或一条短视频等,所以Feed流就是不停更新的信息单元,只要关注某些发布者就能获取到源源不断的新鲜信息,我们的用户也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逐条去浏览这些信息
- 下一篇
【翻译】split lock检测与处理
本文在解读 https://lwn.net/Articles/790464/ 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理解,与原文存在差异。 从地址不对齐访问到split lock Intel CPU微架构允许不对齐的内存访问,但ARM、RISC-V等架构却不允许。在众多的不对齐中,一个特殊的场景是:原子操作的操作数(由于地址不对齐)跨越两个cache lines,Intel将之叫做split lock。它有两个特征: 原子操作,即汇编指令包含Lock前缀; 操作数地址不对齐,还跨越两个cache lines; 其实大部分吃瓜群众都不知道这个特性,但是它却对应用性能影响极大。最近,Intel工程师Fenghua Yu同学正在开发一组内核补丁,用于检测和处理split lock,现在已经发出了第8版code review。阿里巴巴在多年前就意识到split loc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