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loud+SpringBoot+mybatis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开发Web应用
在完成配置之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快速入门工程的基础上,举一个简单的示例来通过Thymeleaf渲染一个页面。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 public String index(ModelMap map) { // 加入一个属性,用来在模板中读取 map.addAttribute("host", "http://blog.didispace.com"); // return模板文件的名称,对应src/main/resources/templates/index.html return "index"; }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 <title></title> </head> <body> <h1 th:text="${host}">Hello World</h1> </body> </html>
如上页面,直接打开html页面展现Hello World,但是启动程序后,访问http://localhost:8080/,则是展示Controller中host的值:http://blog.didispace.com,做到了不破坏HTML自身内容的数据逻辑分离。
更多Thymeleaf的页面语法,还请访问Thymeleaf的官方文档查询使用。
Thymeleaf的默认参数配置
如有需要修改默认配置的时候,只需复制下面要修改的属性到application.properties中,并修改成需要的值,如修改模板文件的扩展名,修改默认的模板路径等。
# Enable template caching. spring.thymeleaf.cache=true # Check that the templates location exists. spring.thymeleaf.check-template-location=true # Content-Type value. spring.thymeleaf.content-type=text/html # Enable MVC Thymeleaf view resolution. spring.thymeleaf.enabled=true # Template encoding. spring.thymeleaf.encoding=UTF-8 # Comma-separated list of view names that should be excluded from resolution. spring.thymeleaf.excluded-view-names= # Template mode to be applied to templates. See also StandardTemplateModeHandlers. spring.thymeleaf.mode=HTML5 # Prefix that gets prepended to view names when building a URL. spring.thymeleaf.prefix=classpath:/templates/ # Suffix that gets appended to view names when building a URL. spring.thymeleaf.suffix=.html spring.thymeleaf.template-resolver-order= # Order of the template resolver in the chain. spring.thymeleaf.view-names= # Comma-separated list of view names that can be resolved.
支持JSP的配置
Spring Boot并不建议使用,但如果一定要使用,可以参考此工程作为脚手架:JSP支持
完整项目的源码来源 技术支持1791743380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Spring Cloud--honghu Cloud分布式微服务云系统--云架构代码结构构建
根据微服务化设计思想,结合spring cloud一些优秀的项目,如服务发现、治理、配置化管理、路由负载、安全控制等优秀解决方案,使用Maven技术将框架进行模块化、服务化、原子化封装并构建,也为后期的灰度发布、持续集成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另外在搭建环境之前,大家需要熟练掌握maven的使用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Spring Cloud云架构使用maven来构建,使用maven不仅仅是jar包的管控,重要的是要抓住maven的一个核心作用,那就是将整个项目按照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划分,业务与业务之间解耦,然后将模块化的业务再进行服务化或者组件化,这样可以进行任意的项目或者平台的业务移植 最后还要考虑到服务的细粒度拆分,比如:一个登录的模块,我们可以将所有跟登录有关系的业务进行服务化(基础信息验证;用户名、邮箱、手机验证登录;手机验证码获取;验证用户是否绑定等),最后针对于多服务进行服务的编排,这样就做到了正在的微服务架构 以上是我在做项目或架构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下面讲一下整个架构的代码结构: 系统服务 通用组件 业务服务 这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一下HongHu云架构代码结构...
- 下一篇
Spring Cloud Spring Boot mybatis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九)使用Swagger2构建强大的RESTful API...
由于Spring Boot能够快速开发、便捷部署等特性,相信有很大一部分Spring Boot的用户会用来构建RESTful API。而我们构建RESTful API的目的通常都是由于多终端的原因,这些终端会共用很多底层业务逻辑,因此我们会抽象出这样一层来同时服务于多个移动端或者Web前端。 这样一来,我们的RESTful API就有可能要面对多个开发人员或多个开发团队:IOS开发、Android开发或是Web开发等。为了减少与其他团队平时开发期间的频繁沟通成本,传统做法我们会创建一份RESTful API文档来记录所有接口细节,然而这样的做法有以下几个问题: 由于接口众多,并且细节复杂(需要考虑不同的HTTP请求类型、HTTP头部信息、HTTP请求内容等),高质量地创建这份文档本身就是件非常吃力的事,下游的抱怨声不绝于耳。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修改接口实现的时候都必须同步修改接口文档,而文档与代码又处于两个不同的媒介,除非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不然很容易导致不一致现象。为了解决上面这样的问题,本文将介绍RESTful API的重磅好伙伴Swagger2,它可以轻松的整合到Spring Boo...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