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知识点扫盲系列(2)
JVM的堆内存实现为什么采用分代思想?
每次被小伙伴问到这种空洞的问题,简直头皮发麻,每次的草草解释,感觉都是苍白无力的语言,词穷的我只能和他们说,算法是慢慢优化,并演化过来的...
先来点专业的知识:1960年,McCarthy和Collins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自动动态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的论文,而垃圾回收机制最早诞生于1958年的Lisp古老语言。垃圾回收的出现,给软件开发带来的众多收益,大大消除了开发过程中的几大类错误,比如尝试对悬挂指针进行解引用,对已经释放的内存进行二次释放等。
如果没有采用分代思想实现内存,会怎么样?
首先应该知道,新创建的对象都在堆上分配内存,每次垃圾回收,先标记出那些存活的对象(或者是垃圾对象),这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1、清空垃圾对象,保留存活对象。
这种方式,不会涉及对象复制,应该效率还不错,但是存在致命的问题,可能发生GC几次之后,就出现大量的内存碎片,而这些碎片已经小到不足以分配任何对象。
2、移动存活对象。
这种方式,需要把这些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可以完美解决内存碎片问题,但是,对于长期活跃的对象,每次GC都要进行移动,特别是对于大对象来说,这个效率实在可怕。
有一个"弱分代假说",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大概含义是:大多数对象都在年轻的时候死亡,而且这个假说已经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编程语言中得到证实。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尽量的提高回收效益(回收之后所得的空间),同时减小回收时的时间开销,这里就需要对第二种方式进行适当的改进,对于一些长期活跃的对象,甚至大对象来说,应该尽量的减少他们被复制的次数,其实就是避免每次垃圾回收都进行复制。
所以,这里很巧妙的引入了分代思想,把整个内存堆分成两块区域,即新生代和老年代。
上图就是HotSpot虚拟机的具体算法实现了,对新生代进行了更细的划分,分成Eden区和2个Survivor,新创建的小对象直接在Eden进行分配,大对象可以选择在老年代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在YGC的时候进行移动)。
当Eden分配满了之后,就会触发我们熟悉的YGC进行垃圾回收,先标记存活对象,再复制到其中一个Survivor区,如果Survivor区装不下存活对象,那说明JVM参数设置的不太合理,因为Eden区和2个Survivor的默认比例是8:1:1,但是我看到过,有同学竟然在线上环境设置了22:1:1,这个比例实在有点偏激,因为Survivor装不下的对象,会被提前放入老年,会导致老年代提早被用完。
使用这种方式,如果一个对象经历了多次YGC(默认是15次,但是这个值是动态变化的),依然还是存活的,我们就可以粗暴的认为这个对象已经不再年轻,可以进入老年代进行养老了,在之后的YGC,这些对象就不会再参与复制了,有效的避免了上面提到的问题。
其实采用了分代之后,会引入另外一个问题,因为YGC算法只对新生代进行垃圾回收,但是老年代也有被用完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对应的垃圾回收算法,很明显,整体的算法复杂度上升了不止一点点,而且为了能够找出新生代全部的存活对象,还需要维护对象之间的跨代的引用,不过相对于分代回收所带来的收益相比,这一开销是值得的。
如何设计分代垃圾回收器,同时达到高吞吐量和低耗时,是一门长期而又精妙的艺术。
欢迎工作一到五年的Java工程师朋友们加入Java架构开发:744677563
本群提供免费的学习指导 架构资料 以及免费的解答
不懂得问题都可以在本群提出来 之后还会有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面试指导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杨老师课堂之JavaWeb项目架构之NFS文件服务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1013750 NFS简介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 主要功能:通过网络(局域网)让不同的主机系统之间可以共享文件或目录。 主要用途:NFS网络文件系统一般被用来存储共享视频,图片,附件等静态资源文件。 NFS存储服务 无NFS文件共享存储 当用户A通过互联网上传文件时,经过负载均衡,随机或者定向分配到某个节点。但是当用户B去下载这个文件的时候,并不确定会向哪个节点发送请求,这样会导致用户存在一定几率下载不到的情况。 NFS_A.png 有NFS文件共享存储 当用户A通过互联网上传文件时,经过负载均衡,无论发送到哪个节点都会被存储到NFS文件服务器。但是当用户B去下载这个文件的时候,任何节点都可以读取NFS文件服务器的文件。 NFS_B.png NFS服务的优缺点 优点 简单容易上手 方便部署非常快速,维护十分简单 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将常用的数据存放在一台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访问 缺点 在高并发下NFS...
- 下一篇
分布式架构之美
一、前言 我们都知道,当今无论在BAT这样的大公司,还是各种各样的小公司,甚至是传统行业刚转互联网的企业都开始使用分布式架构,那么什么叫分布式架构呢?分布式架构有什么好处呢?分布式架构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呢?是哪家企业开启了分布式架构的时代呢?读完本文,你就会得到这些答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开启分布式概述的奇妙之旅吧! 二、分布式架构的发展历史 1946年2.14日,那是一个浪漫的情人节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她的名字叫ENIAC。这台计算机占地170平米、重达 30 吨,每秒可以进行 5000 次加法运算。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就意味着一个日新月异的 IT 时代到来了。单台计算机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从最早的 8 位 CPU 到现在的 64 位 CPU;从早期的 MB 级内存到现在的 GB 级别内存;从慢速的机械存储到现在的固态 SSD 硬盘存储。 ENIAC 之后,电子计算机就进入了 IBM 主导的大型机时代。1964 年 4 月 7 日,在吉恩.阿姆达尔(IBM 大型机之父, 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计算机设计师之一)的带领下,耗费 50 亿美元...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