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用户打车比Android用户贵,真的是因为苹果收了手续费吗?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近日一位微博用户对同一服务在 iPhone 和 Android 上的价格歧视提出了质疑,进而引发一轮对 Apple 收入分成的讨论。每天都在消费数字应用与服务的你,是不是也没有弄明白为应用付费的钱,最终都流向了哪里。
一条引发争议的微博
不是所有在 iPhone 上的购买行为都要被分成
这条微博争论的关键,本质上是博主混淆了 App Store 支付和第三方支付,误以为滴滴打车的费用是通过 Apple 收取从而要进行分成,并猜想滴滴打车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打车费用过高。实际上滴滴打车的费用由第三方支付进行,Apple 也明确第三方支付不属于应用内购买,因此不会收入分成。至于为何同事的打车费用比自己的要高,可能另有原因。
除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外,常见的 Apple 不参与收入分成的还有:
- 淘宝、京东、滴滴打车等购买商品或服务行为,本质也是第三方支付;
- 知乎、微信公众号和直播平台等的打赏行为;
- 支付宝、微信等之间的转账行为。
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可以用来明确在 iPhone 上进行的购买行为不会被 Apple 分成,那就是看资金有没有经过 Apple 之手。
如果是 Apple 定义的「应用内购买」,在进行付款时应用会调用 App Store 购买接口,这些消费统统都有 Apple 参与分成。
App Store 购买接口
不是所有的分成比例都是 30%
作为平台内容分发商户,App Store 会对每一笔消费向开发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分成,来弥补 App Store 运营的人力成本和硬件投入等费用。
直到 2016 年 WWDC 开发者大会前,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 3:7,即 Apple 收取收入的 30%,开发者得到 70%。在 WWDC 2016 上,Apple 重新调整了 App Store 分成规则:
- 对于一次性收费型应用或服务,Apple 仍以 3:7 比例收取分成;
- 对于订阅模式,在订阅的***个年度 Apple 会收取 30%,从订阅的第二个年头开始降低到 15%。
(以上比例未考虑交易税。)
App Store 分成比例规则
分成费用的成本由谁承担?
前面提到,建立 App Store 实际上需要大量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而且还要负担 App Store 的下载流量成本。从 Apple 的角度出发,他们选择收取了一定的分成。
但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30% 的费用确实不低。这笔费用由谁承担,开发商也有不同的处理。
一些内容或服务的提供商,自行包揽了 Apple 分成的费用,也就是说不管是在 iPhone 上购买还是 Android 平台、甚至在网页版上,这些内容或服务的价格大体相当。例如微博会员、QQ 音乐绿钻等,在几个平台商的定价基本一致。
微博会员和 QQ 音乐绿钻在各平台的定价
知乎在付费内容、图书等方面对网页端、iOS 用户和 Android 用户也进行了定价无差别对待。但在 iOS 端上多出一个「知乎币」的概念,原因是 App Store 内购价格不可自由定价,而是有个固定档位,因此在 iOS 充值都是以固定额度进行的,但一个知乎币对应人民币一元,并没有缩水。
固定档位的「知乎币」
另一些开发商的处理则截然不同了,他们选择将这部分成本分摊给用户,在 iOS 平台上收取更高的费用。
不过这些服务在多个平台上可以通用,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在非 App Store 的低价平台上购买服务,然后在 iOS 上享受付费服务。
比如国内视频服务爱奇艺,在网页端、iOS 端、Android 端就进行了定价差别对待。iOS 端的购买价格明显就要比网页端和 Android 端高出不少。
爱奇艺会员在各平台的定价
小结
回到那条引发争议的微博本身,其实是由于该用户对 App Store 的分成规则不了解造成的误会。
Apple 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上市公司,确实有权自由规定分成比例,但至于分成比例合不合理,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此外,我们平时在电商、打车等平台消费时,可能会遇到自己的费用比以前高或者比其他人的高,这也不排除「大数据杀熟」的可能。商家通过数据分析,判定你是老用户或者比较收入更高的用户,进而自动对你收取更高的费用。
你还见过哪些区别对待定价的现象?欢迎在评论中和我们讨论。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程序员的10个老大难问题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程序员最艰巨的任务跟编写代码没有多少关系。编码是逻辑思路的一种实践,这跟程序员日常工作中的其它任务比起来相对简单。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水平一般的程序员,在你真正的能进入到高手行列前,请确保你已经克服了下列晋级的障碍。 1. 解释你在干什么 解释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那些非程序员职业的人也许知道很多关于编程的事情,但很显然,他们不会编程。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趴在键盘前消耗着咖啡。 你会在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中遇到这样的人,他会认为编码不是一个正确的职业。 2. 形象的说出软件解决方案 根据一些简短的需求——通常是一知半解的,你需要设计出数据结构,软件架构,代码算法,通信协议,以及其它所有针对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各种组成部分。然后你需要用一种外行人听的懂的术语将它们表达出来,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给客户。 很少有程序员能做好这些。 3. 评估工期 这是程序员痛苦的根源。在开发任务没有完成之前,你是绝对没有可能确定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的时间。也许程序跟以前写的很相似,但环境变了,问题变了...
- 下一篇
5G将让你手里的4G手机过时,怎么才能成为 5G 风口下的“猪”?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根据Gartner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在2017年四季度的总销量为4.08亿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IDC数据则显示,2017年全球市场手机出货量为14.6亿部,同比下滑0.5%。其中,欧洲市场出货量下滑3.5%,中国市场出货量下滑5%。从今天来看,随着智能手机在全球主流市场基本陷入饱和态势,未来很难再呈现大规模的增长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何过冬成为了当前颇为现实的话题,但它还有没有第二春的机会呢?如果有,答案可能就在于5G。 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会有阶段性的变革节点——从小屏到大屏,从大屏到全面屏,从2G到3G,从3G到4G都是如此,而屏幕的变革成就了三星,通信技术的变革则驱动了智能手机产业的繁荣与快速增长。 我们知道,在过去,每一代通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新一轮的红利到来,而通信技术的红利会首先波及到的是行业上游,包括基站、天线、光缆、芯片、射频器件等通信设备与相关厂商,其次是各大电信运营商,而影响的下游产业则是智能手机厂商。从过去来看,每次的通信技术变革都会给智能手机产业带来新一轮的洗牌与增量空间。资料显...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