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final和static关键字总结
1、final:
final关键字可用于类、方法、变量前。
final修饰的类不可被继承,例如java.lang.Math就是一个 final类,不可被继承。
final修饰变量,在显示初始化后不可改变变量值,用于常量定义。如果final变量是引用变量,则不可以改变它的引用对象,但可以改变对象的数据(属性)。
final修饰的方法不可被重写。
错误案例)
package com.sp; public final class Fish { final String name = "鱼"; public void method(){ name = "鱼"; #此时变量属性不可再改变 } }
2、static:
2.1)static关键字用来修饰变量、方法、游离块和内部类,称这些变量、方法和内部类为静态变量、静态方法和静态内部类。
2.1.1)案例
package com.sp;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static int count ;//人口总数 静态属性 public Person() {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人口总数:"+p1.count); Person p2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人口总数:"+p2.count); Person p3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人口总数:"+p3.count); } }
2.2)static关键字声明一个属性或方法是和类相关的,而不是和类的某个特定的实例相关,因此,这类属性或方法也称为“类属性”或“类方法”。
2.3)如果访问控制权限允许,可不必创建该类对象而直接使用类名加“调用。
2.4)static 不可用于修饰构造器
2.5)stat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对象之间是共享的。
2.6)stat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可以直接用类名调用。
2.7)static游离块。
2.7.1)static除了用于修饰变量和方法外,还可以用于修饰类中的游离块(自由块)。
2.7.2)所谓类的“游离块”,就是在类中用“{}”包含起来的不属于任何方法或构造器的代码段。
2.7.3)使用static来修饰的游离块只在类加载的时候执行一次,通常用于初始化静态变量。
2.7.3.1案例1)
package com.sp;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static int count ; //人口总数 静态属性 public Person() { count++;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构造器");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静态游离块");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游离块");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 } //执行了静态游离块,执行了游离块,执行了构造器。
2.7.3.2 案例2)
父类:
package com.sp; public class Anmail { public Anmail(){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父类构造器");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父类静态游离块");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父类游离块"); } }
Person类继承:
package com.sp;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public class Person extends Anmail { String name; static int count ;//人口总数 静态属性 public Person() { count++;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子类构造器");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子类静态游离块");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子类游离块");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Person p2 = new Person(); } } //执行了父类静态游离块 //执行了子类静态游离块 //执行了父类游离块 //执行了父类构造器 //执行了子类游离块 //执行了子类构造器
由于博主目前在找框架,很多案例不是很多。如有不足,可指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CentOS7.3破解root密码
centos新的7系列与旧6系列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们看下对root密码重置的步骤! 1、开机出现引导菜单时按下e键 2、找到linux16这一行,在其后追加 rd.break 参数 3、然后按ctrl+x启动到特定的模式,由于更改密码需要用到/sysroot这个分区中的数据,而这个分区默认情况下是只读的,所以需要对它进行重新挂载,并赋予rw权限: 1)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2) chroot /sysroot 3) passwd (也可echo redhat | passwd --stdin root) 4) touch /.autorelabel(若Selinux已经禁用则无须执行这一步) 5) exit 4.输入reboot后,系统可能会等待片刻,然后再重新进入到系统中,输入你刚刚更改过的root密码即可登陆。 另一个办法: 编辑grub2,将linux16行的 ro 更改成rw init=/sysroot/bin,大致如下: 定位到Linux16行的ro字段 将ro替换成 rw init=/sysroot/bin chroot /sysr...
- 下一篇
MySQL主从复制的 工作原理
mysql 主从复制原理 主从形式 mysql主从复制 灵活 一主一从 主主复制 一主多从---扩展系统读取的性能,因为读是在从库读取的; 多主一从---5.7开始支持 联级复制--- 用途及条件 mysql主从复制用途 实时灾备,用于故障切换 读写分离,提供查询服务 备份,避免影响业务 主从部署必要条件: 主库开启binlog日志(设置log-bin参数) 主从server-id不同 从库服务器能连通主库 主从原理 mysql主从复制原理 从库生成两个线程,一个I/O线程,一个SQL线程; i/o线程去请求主库 的binlog,并将得到的binlog日志写到relay log(中继日志) 文件中; 主库会生成一个 log dump 线程,用来给从库 i/o线程传binlog; SQL 线程,会读取relay log文件中的日志,并解析成具体操作,来实现主从的操作一致,而最终数据一致; 问题及解决方法 mysql主从复制存在的问题: 主库宕机后,数据可能丢失 从库只有一个sql Thread,主库写压力大,复制很可能延时 解决方法: 半同步复制---解决数据丢...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