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组篇总结
数组(数组篇学于传智和王伟老师)
1、数组:存储同一种数据类型的多个元素的容器。
2、特点:每一个元素都有编号,从0开始,最大编号是长度-1。编号的专业叫法:索引
3、定义格式
3.1):数据类型[] 数组名;
3.2):数据类型 数组名[];
推荐是用A方式,B方法就忘了吧。但是要能看懂
4、数组的初始化
4.1)动态初始化
只给长度,系统给出默认值
举例:int[] arr = new int[3];
4.2)静态初始化
给出值,系统决定长度
举例:int[] arr = new int[]{1,2,3};
简化版:int[] arr = {1,2,3};
5、Java的内存分配
栈 存储局部变量
堆 存储所有new出来的
方法区(面向对象部分详细讲解)
本地方法区(系统相关)
寄存器(CPU使用)
内存图:
注意:
a:局部变量 在方法定义中或者方法声明上定义的变量。
b:栈内存和堆内存的区别
栈:数据使用完毕,就消失。
堆:每一个new出来的东西都有地址
每一个变量都有默认值
byte,short,int,long 0
float,double 0.0
char '\u0000'
boolean false
引用类型 null
数据使用完毕后,在垃圾回收器空闲的时候回收。
6、数组内存图
一个数组
二个数组
C:三个数组(两个栈变量指向同一个堆内存)
7、数组遍历案例:
7.1)遍历:
//方式1: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System.out.println(arr[x]); } } //方式2: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System.out.print("[");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x == arr.length-1) { System.out.println(arr[x]+"]"); }else { System.out.println(arr[x]+", "); } } }
7.2)最值
//最大值: public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ax) { max = arr[x]; } } return max; } //最小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in(int[] arr) { int min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in) { min = arr[x]; } } return min; }
7.3)逆序
//方式1: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int x=0; x<arr.length/2; x++) { int temp = arr[x]; arr[x] = arr[arr.length-1-x]; arr[arr.length-1-x] = temp; } } //方式2: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int start=0,end=arr.length-1; start<=end; start++,end--) { int temp = arr[start]; arr[start] = arr[end]; arr[end] = temp; } }
7.4)基本查找
//方式1: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int value) {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arr[x] == value) { return x; } } return -1; } //方式2: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int value) { int index = -1; for(int x=0; x<arr.length; x++) { if(arr[x] == value) { index = x; break; } } return index; }
7.5)查表: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tring(String[] strArray,int index) { return strArray[index]; }
7.6)键盘录入成绩数组案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class TestArr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 scores = new double[5]; double sum = 0; double avg = 0; double min = 100; double max = 0; for(int i = 0;i<scores.length;i++){ scores[i]=s.nextDouble(); } for(int i = 0;i<scores.length;i++){ sum += scores[i]; if(scores[i]<min){ min = scores[i]; } if(scores[i]>max){ max = scores[i]; } } avg = sum/scores.length; System.out.println("平均成绩:"+avg+",最低成绩:"+min+",最高成绩:"+max); } }
二维数组
2.1)元素是一维数组的数组。
2.2)格式:
A: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m][n];
B: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m][];
C: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
D:数据类型[][] 数组名 = {{...},{...},{...}};
2.3)遍历案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class Test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arr = {{1,2,3},{2,3,4},{3,4,5}}; int[][] _arr = {}; int[][] arr1 = new int[3][2]; int[][] _arr1 = new int[][]{{1,2,3},{2,3,4},{3,4,5}}; int [][] arr2 = new int[3][]; arr2[0] = new int[]{1,2,3}; arr2[1] = new int[]{2,3,4}; arr2[2] = new int[]{5,6,7}; //int[][][] arr3 = new int[5][6][6]; //遍历二维数组的多有元素 //一层循环是遍历二维中的所有一维数组 for(int i = 0;i<arr2.length;i++){ //二层循环遍历一维数组中的所有元素 for(int j = 0;j<arr2[i].length;j++){ System.out.print(arr2[i][j]+"\t"); } System.out.println(); } */ //定义一个长度为3的二维数组,里面有3个长度为3的一维数组 //向里面添加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Scanner s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nextInt(); int[][] arr = new int[n][n]; int number = 1; for(int i = 0;i<arr.length;i++){ for(int j = 0;j<arr[i].length;j++){ arr[i][j] = number; number++; } } for(int i = 0;i<arr.length;i++){ for(int j = 0;j<arr[i].length;j++){ System.out.print(arr[i][j]+"\t"); } System.out.println(); } } }
2.4)索引案例:
class Test24_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 arr = new int[]{2,3,4,45,66,7,4}; int maxNumber = Integer.MIN_VALUE; int minNumber = Integer.MAX_VALUE; int maxIndex = 0; int minIndex = 0; for(int i = 0;i<arr.length;i++){ if(arr[i]>maxNumber){ maxNumber = arr[i]; maxIndex = i; } if(arr[i]<minNumber){ minNumber = arr[i]; minIndex = i; } } System.out.println("最大:"+maxNumber+"索引是:"+maxIndex+",最小:"+minNumber); } }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SharePoint 2016文档库只能创建单一文件故障
在从SharePoint 2013升级到SharePoint 2016之后,我们其实在日常的工作使用中遇到了很多的小问题,从今天开始,我就把之前遇到的一些问题一一和大家进行一个分享, 使得大家今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情况之下,少走弯路。 当然了,我的这些解决办法也不一定是最优的办法,也可能大家有更好的办法,我这里依然抱砖引玉,希望大家踊跃讨论,谢谢! 好了,我的前几篇博客写了如何来给SharePoint 2016 配置 Office Web App Server, 来使得通过我们的SharePoint 主站点,就可以快捷简单的使用网页版的Office文件。 今天我们来说的一个当时我升级之后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OWA Server带来的,我很确信是由于 SharePoint 的升级所导致的。因为我们之前的SharePoint 2013 是从 2010升级过来的, 在SP2013的整个服役过程中,当时是没有配置OWA的,所以估计当时的站点模板和OWA也没有做绑定,以至于我升级到SharePoint 2016之后,遇到了这个问题。 好,我们直入正题。 在按照微软最佳实践的部署方式,我们在将 ...
-
下一篇
SylixOS中TPSFS格式化流程简析
1.TPSFS简介 TPSFS文件系统是一款掉电安全的文件系统,该系统是SylixOS内建文件系统(专利技术),该文件系统有如下特点: 采用B+树存储文件数据,读取与定位速度快,空间管理效率高; 对数据使用原子操作,掉电安全; 64位文件系统,支持EP级别文件长度; 大文件处理性能好; 支持文件记录锁,可支持大型数据库; 支持多块分配机制,提高了系统性能,使得分配器有了充足的优化空间; 支持子目录可扩展性,使得在一个目录下可以创建无数多个子目录。 TPSFS文件系统结构如图 1.1所示。 图 1.1 TPSFS文件系统结构图 超级块是TPSFS的第一个块,其中记录了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如:块大小、块数量、数据块位置、log块位置等。TPSFS中每个数据块都被记录在一个以inode块为根的B+树中。 超级块后是空间管理inode块,inode对应的B+树管理整个磁盘的空闲块,可以理解为将所有空闲块记录到空间管理inode形成一个大文件。与普通文件不同的是,空间管理inode B+树节点的key值为磁盘块区间的物理块号,而普通文件的key值为该块区间在文件中的偏移。 2. SD卡...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