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编年史
前言
笔者学习一门知识有一个习惯,就是会先去了解这门知识的一个大致历史框架,而后再学习具体的知识内容。这样做有以下两个目的: 1.可以增添兴趣,对于越枯燥的知识越是有效。 2.可以知道这门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知道依托于这门知识,自己将会去向何方。毕竟古人也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嘛。
然而,查阅无数资料之后,笔者绝望地发现没有一篇完整地准确地描述前端历史的文章可以借鉴,因此萌生了自己动手写一篇一直持续维护的前端编年史以便查阅。
正文
日期 | 事件 |
---|---|
1989 | html正式诞生,由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为了方便学术文档的分享而创造,这也是前端的起始时间。 |
1994.10.13 | Mosaic Netscape 0.9正式发布,一代浏览器霸主开始展露它的锋芒。 |
1994.10 | Web技术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正式成立,创立者就是html的创造者大神蒂姆·伯纳斯·李。 |
1995.05 | 前端中最重要的成员JavaScript(原名LiveScript)诞生,创造者是网景的布兰登·艾奇。他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创举。 |
1995.12.24 | html2.0标准由IETF正式发布。 |
1996.08 | JScript1.0由微软正式发布,矛头直指网景的JavaScript,成就IE的同时也开启了自己声名狼藉之路。 |
1996 | ActiveX由微软正式发布,虽然很蹩脚,但是基于这个技术,我们终于可以在IE上完成桌面端程序的任务了。 |
1996.12.17 | W3C正式发布了CSS1标准,从此,前端有了自己的样式规范。 |
1997.02.14 | W3C正式发布了html3.2标准,丰富了html的语义。 |
1997.05 | ECMAScript1正式发布,在浏览器大战中被玩坏的程序员们终于等来了他们的第一版JS规范。 |
1997.12.18 | W3C正式发布了html4.0标准,这也是我们使用时间最长的html版本。 |
1998.05 | ECMAScript2正式发布。 |
1998 | IE5.0引入了XMLHttpRequest技术,实现了异步调用服务器的功能。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带来一场前端革命。 |
1999.05 | W3C正式发布了CSS3标准中的首批模块(CSS3标准并不是一次性发布,而是分模块发布的)。 |
1999.12 | ECMAScript3正式发布。 |
1999.12.24 | W3C正式发布html4.01标准,该标准只是基于html4.0的部分调整。 |
2000 | Douglas Crockford定义了JSON格式数据,至此前后端的数据交换可以不再使用冗余信息较多,而且还需要来回解析的XML,转而使用JS原生就支持的JSON格式数据了。 |
2004 | Gmail和Google地图用ajax轰炸大家的视野,互联网迎来Web2.0时代。 |
2004.07 | Ruby on Rails发布了第一个版本,5分钟构建一个博客网站的演示视频惊艳了全世界。 |
2006.01 | John Resig发布了JQuery工具库的第一个版本,这个工具库一经出世就风靡全球,一直持续到现在,是前端史上最成功的JS库。 |
2006.04.05 | W3C正式发布XMLHttpRequest标准,为之后的Ajax爆发提供技术基础。 |
2007.01.09 | 第一代iPhone发布,移动互联网的起点。 |
2008.08 | iPhoneDevCamp上出现的PhoneGap向我们展示如何使用纯JS、Html、CSS开发APP。从此,我们在开发APP的解决方案上又多了一条道路。 |
2008.09.02 | Google 强力的V8引擎诞生,ie王朝开始瓦解。 |
2009.01 | CommonJS项目正式启动,由Kevin Dangoor主导。 |
2009.11.08 | Dahl 向我们展示了可以用JS编写服务器代码的Nodejs。 |
2009.11.13 | Jeremy Ashkenas提交了第一个CoffeeScript版本,开启了其他语言转换为JS的风潮。我们竟然还可以用比JS更简单的代码来书写JS(不过JS难道还不够简单吗?) |
2009.12 | ECMAScript5正式发布,这个版本也是我们使用时间最长,各个浏览器兼容最完全,现在大部分程序使用的版本了。 |
2009 | Miško Hevery创造了angularjs框架,它不仅基于MVC框架开发,而且实现了SPA,前端工程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 |
2010.01.12 | npm发布了第一个版本,自此,前端就拥有自己的包管理工具了。 |
2010.10.13 | Jeremy Ashkenas发布了BackboneJS的第一版本。 |
2010.10.20 | angularjs由google发布了第一个版本。 |
2010 | RequireJS第一个版本发布,前端的模块化开发时代正式来临了。 |
2011.05 | ECMAScript5.1正式发布。 |
2011.06.07 | CSS2.1发布(从2004-02-25成为备选草案开始,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发布)。 |
2011.09 | 微软发布Windows 8操作系统,将JavaScript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语言之一,直接提供系统支持。 |
2011.12.08 | Ember第一个版本正式发布。 |
2011 | twitter开源了其前端GUI框架bootstrap,为多设备多分辨率适配做出了杰出贡献,解放了无数程序员。 |
2012.10.01 | 微软发布了TypeScript第一个版本,提供了更加规范地书写JS的解决方案。 |
2013.02.21 | Mozilla基金会发布手机操作系统Firefox OS,该操作系统的整个用户界面都使用JavaScript,JS已经无处不在了。 |
2013.10 | ECMA正式推出JSON的国际标准,这意味着JSON格式已经变得与XML格式一样重要和正式了。 |
2013.05 | Facebook开源了其前端框架React,引入了新的JSX语法,使得UI层可以用组件开发。 |
2014.10.28 | W3C正式发布Html5标准,废弃了无用标签,新增了许多新标签,语义化再次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
2015.03 | Facebook公司发布了React Native项目,将React框架移植到了手机端,可以用来开发手机App。 |
2015.05 | ECMAScript6正式发布,后更名为ECMAScript2015;Node模块管理器npm超越CPAN,标志着JavaScript成为世界上软件模块最多的语言。 |
2016.05 | ECMAScript2016正式发布。 |
2016.11.01 | W3C正式发布Html5.1。 |
2017.05 | ECMAScript2017正式发布。 |
历史性节点 1989年,Html诞生,前端从此进入我们的视野中。1995.05,JS诞生,我们终于拥有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运行的语言,但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脚本语言会成为如今的互联网第一大语言。1996.12.17,CSS1.0标准发布,至此,前端三剑客正式集齐。2004年,Google公司的Gmail和Google地图惊艳了全世界,同时也给沉寂了几年的JS带来了重生,JS携着Ajax重新回到了浪潮之巅。2008.09.02,Google公司的V8引擎诞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浏览器性能,而且给前端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例如:Nodejs。在所有的基础准备完毕之后,2009年开始迎来了前端的大爆炸。出现了AMD、CMD等前端模块化解决方案,Angular、Ember、React、Vue等各种框架,npm等包管理工具,grunt、gulp、weppack等自动化构建工具......总之各种框架、各种工具、各种解决方案使人眼花缭乱,每周都有新的技术出现一直持续到现在。
文中有遗漏或者错误位置欢迎大家指正,作者会以最快的速度修改更新,持续维护这个系列文档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年11月15日
原文作者:老司机带你撸代码
本文来源:开源中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如何在Linux或Ubuntu18下安装virtualenv
1.输入命令:linux@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virtualenv 2.virtualenv加所想建的项目名字,建立虚拟环境 linux@ubuntu:~$ virtualenv python2 3. 新建一个以python3的虚拟环境: linux@ubuntu:~$ virtualenv -p /home/linux/anaconda3/bin/python py3 linux@ubuntu:~$ cd py3 linux@ubuntu:~/py3$ cd bin (base) linux@ubuntu:~/py3/bin$ source activate 4.新建立虚拟环境管理包: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linux@ubuntu:~$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1.配置virtualenvwrapper linux@ubuntu:~$ sudo find / -name virtualenvwrapper.sh /home/linux/anaconda...
- 下一篇
springboot源码解析(一)
SpringBoot应用基础结构 我们每创建一个springboot应用就会发现,其目录结构中都会有一个以应用名为首的Application类(下文中都直接称为Application类),而其他包都是在这个类的同级或子级下面,结构如图: Application类作为应用的启动类,位于项目源码的根目录中,至于为什么结构会这么安排,我们下面会说。 Application类的结构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最关键的地方有两个: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 任何的springboot应用都会由这两个部分组成。接下来我就来就这两个地方分析源码。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打开注解的源码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由以下几个注解组成: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SpringBootConfiguration注解是由@Configuration来注解的,因此也...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