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云存储架构在企业中的作用
云存储的地位开始稳固,逐渐走出推广期和早期应用期,进入真正的市场。我们预计云存储结构的应用将开始从外部供应商使用的时期向IT组织想要使用的时期转变。
云存储这个词确实使用得过于频繁了,好像存储厂商发布的所有新产品都跟云有关。 虽然那些产品被厂商称作云存储,但是那并不表示它们就是云存储产品。
云存储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术语,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可调性很强、可以配置为内部或外部使用、通常会使用某种形式的群集或网格存储设备的存储系统。它或许会有很多功能,或许功能也不是很多。 这些功能的重要性可能会随着用户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它们并非云存储系统所必须的功能。事实上,可能没有一种结构可能被作为云存储的参考结构,就好像没有一种结构可被作为实现SAN或NAS的最佳方案的参考一样。
当你需要解决具体问题时,内部云存储结构就发挥出作用了。用户在使用云存储的时候,它们是想解决性能需求、处理大量数据增长、IT员工工作负荷太重和削减存储成本等问题。 每一个企业或组织对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权重都不同,它们会选择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最佳方案。上述问题的重要性权重对于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 如果是次要数据,那么成本和可调整性或许会比性能更加重要。如果是主要数据,那么性能绝对是最优先考虑的需求。
许多IT组织已经开始将内部或外部云存储作为非结构化数据或文件存储的理想方案。一开始,这也许会是基于ParaScale、Bycast和其他厂商的软件的次要存储平台,但是赛门铁克昨日宣布推出FileStore之后,内部云存储或许也能适用于对性能要求很高的主要文件存储。
选择使用公共或外部云存储的IT组织当然会更关注成本降低问题。供应商是否能够提供比内部云存储更廉价和更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呢? 然而,成本只是它们考虑的其中一项因素。例如,电子邮件归档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云中存储医学影像的服务商可能会非常关心数据真实性、数据的快速传递和数据保护等问题。 它们也许想要知道供应商是否提供了可以让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应用软件中的API集。
随着云存储进入数据中心领域,云存储结构供应商已经能够更好地说明它们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IT组织并不关心那些解决方案有多强大,它们更加关心那些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哪些存储问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容器初创企业被甲骨文收购:为何?
近年来,容器和Docker成为技术圈看好的未来,继虚拟化之后,容器技术成为最有可能在企业普及化的新技术。自然而然的,很多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看好这个领域开始创业,StackEngine就是其中之一。 StackEngine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截至今年12月18日,整个公司成员总数不超过50人。StackEngin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Bob Quillin和Eric Anderson都曾供职于CopperEgg、Hyper9和VMware等公司; StackEngine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Quillin表示,虽然容器问世已有多年,但Docker技术仍旧让全球的开发人员为之神往。并表示:“完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让虚拟化迈上了一个台阶,由此进入到下一代:由原来的侧重于系统级虚拟化,转向现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级虚拟化。” 甲骨文声明 在上周,甲骨文低调的将这个主要研发容器产品的初创企业收入囊中,只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这又是为何? 众所周知,甲骨文在数据库领域可谓独步天下,当之无愧的世界级IT企业。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却偏偏相中一个不到50人的初创企业,看重的是……...
- 下一篇
The Twelve-Factor在Cloud Native时代是否依然适用?
按语 Heroku是云应用平台的先驱,从对外提供服务以来,他们已经有上百万应用的托管和运营经验。其创始人Adam Wiggins根据这些经验,提出了十二要素应用宣言 。The Twelve-Factor App定义了一个优雅的互联网应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过, The Twelve-Factor是在特定的时期,针对特定的平台实践所总结出来的。12元素依然璀璨,很多原则依然具有普适性;但是在应用全面迁移到云端的今天,Cloud Native时代的应用开发,需要有更多与时俱进的实践新原则。The Twelve-Factor的哪些原则依然是适用的?哪些在实践需要与时俱进?这些都是众多Cloud Native的实践者需要探求的答案。 新原则1:微服务应该以无状态的方式运行 The Twelve-Factor指出一个应用在运行时,应该以一个或者多个无状态的进程来运行。进程之间需要做到无状态,并且无共享。任何需要持久化的数据,都应该写入到后端服务中,譬如数据库。这一原则,目的是避免进程和进程之间的耦合。让每一个进程,能够独立于其他实体单独构建和运行。 在很多在线系统中,会使用...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