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平台部署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IT部门迁移到OpenStack平台,以帮助他们构建和管理私有云环境,CIO们和他们的团队必须决定哪些应用一起迁移到这个新平台,以及合适的时间。
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迁移到开源“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
“OpenStack对于一个传统大型企业的60%到80%的应用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它不是100%应用的一个解决方案,”John Fruehe说,他是Moor Insights &Strategy的高级分析师。
原生云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和网络应用——这些需要在一个弹性环境中的应用,可以纵向扩展和缩小——通常这种类型的应用,企业都可以轻易地迁移到OpenStack平台,专家说。另一方面,遗留应用和那些仍运行在主机上的应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迁移。
Fruehe说,一些IT领导人可能采用孤注一掷的OpenStack方案。但是他和其他分析师表示,那些想要拥有更有效、高效率的私有云的CIO们,仍然可以通过将合适的应用迁移到环境中,而放弃那些他们认为不合适的应用,至少目前,还是可以从OpenStack中获得他们想要的效果。
有鉴于此,几位专家列举了一些不适合OpenStack平台的应用类型:
供应商特定规格的小众软件:“如果你有一个特定软件,非常行业化的应用,假设你已经在供应商规定的Red Hat Linux服务器上运行,供应商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在OpenStack上运行。’这种情况下,你也许不要冒风险,”Fruehe解释说,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这一应用不能在OpenStack环境中运行;而是有不确定性,就算可以运行,对于供应商可以为企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依然是个问号。
和硬件紧密联系的应用。一些应用是为了在特定的硬件上运行而构建的,或者是为了在根据负载定制的芯片上运行;还有一些则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构建,从而可以深入理解硬件平台是如何工作的,Justin Shepherd解释道,Rackspace Private Cloud的优秀架构师。(OpenStack始于2010年,云管理供应商Rackspace和NASA的联合项目)。因此,IT部门不能把这些应用从现有的硬件平台中移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重新编写这些应用,”Shepherd指出,大多数企业的IT部门中,只有一小部分应用符合这个描述,“但其中的一些对于业务也很关键。”
构建在主机上的工作负载和后台应用。 Shepherd认为这些应用很难迁移到云和OpenStack,这意味着大多数IT部门不能将它们作为OpenStack测试用例或移动到OpenStack平台的早期应用。然而,随着IT领导人不断累积OpenStack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有更多的OpenStack技术面市,即使这些应用也可能可以进行迁移。“OpenStack实际上是支持主机的,”Alan Clark说,非营利OpenStack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现在管理OpenStack)。
单一事务关键型的应用。这些类型的应用,尤其是处理股票市场交易的应用,往往是时间敏感和内存同步敏感型的,因此如果想要把它们迁移到OpenStack环境中,需要企业交出更多的控制,Clark说,他是SUSE的行业项目,新兴标准和开放源码的总监。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IBM与红帽携手通过OpenStack加快混合云应用
近日,红帽公司(纽交所代码:RHT)日前宣布,双方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帮助企业从OpenStack 平台的速度和经济优势中获益,同时将现有红帽虚拟化和云工作负载扩展到IBM私有云中。 根据这一新的合作协议,IBM成为红帽认证云和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能够更便捷地使用基于IBM私有云的红帽OpenStack 平台和Ceph 存储,该产品将于2017年3月底上市。 此外,根据该项协议,红帽将于2017年第二季度末面向IBM Cloud推出红帽Cloud Access,以帮助红帽用户将符合条件,且未使用的红帽企业Linux订阅从数据中心迁移到IBM全球云数据中心的公共的虚拟化云环境中。这样,企业能够更好地保护并扩展其红帽软件投资,同时充分利用IBM Cloud的全球规模和效率。 红帽OpenStack总经理Radhesh Balakrishnan表示:“我们与IBM的合作旨在帮助企业用户更快、更轻松地拥抱混合云。对于在企业内部不具备OpenStack基础架构管理技能的企业用户来说,他们可以更加自信地使用基于IBM私有云的红帽OpenStack平台和红帽Ceph 存储。” 领先的混合云应用管理公司...
- 下一篇
容器初创企业被甲骨文收购:为何?
近年来,容器和Docker成为技术圈看好的未来,继虚拟化之后,容器技术成为最有可能在企业普及化的新技术。自然而然的,很多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看好这个领域开始创业,StackEngine就是其中之一。 StackEngine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截至今年12月18日,整个公司成员总数不超过50人。StackEngin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Bob Quillin和Eric Anderson都曾供职于CopperEgg、Hyper9和VMware等公司; StackEngine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Quillin表示,虽然容器问世已有多年,但Docker技术仍旧让全球的开发人员为之神往。并表示:“完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让虚拟化迈上了一个台阶,由此进入到下一代:由原来的侧重于系统级虚拟化,转向现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级虚拟化。” 甲骨文声明 在上周,甲骨文低调的将这个主要研发容器产品的初创企业收入囊中,只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这又是为何? 众所周知,甲骨文在数据库领域可谓独步天下,当之无愧的世界级IT企业。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却偏偏相中一个不到50人的初创企业,看重的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