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争取云计算资格证书
云计算市场正快速增长,没有显露一点放慢速度的迹象。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DC的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公有云服务的花费会占全世界软件、服务器和存储花费增长的一半还多。与此同步增长的,还有更大需求量的合格的专业云人才。
实际上,Cloud Credential Council(国际性云资格证书中立提供者)估计,全世界170万个职位空缺,因为候选人缺少合适的云资格证书。对基础云计算技能需求仍然强烈,与此同时,针对OpenStack之类的新证书也相继出现了。
专业认证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培训课程和一次测试。行业组织经常开发测试,然后与第三方合作以发布课件和管理他们。IT人士不强制要求参加培训课程,但他们常常还是参加了课程,因为培训公司通常会把课程与考试绑定。课件以多种形式发布,诸如现场课程和在线音频课程。
不管你是期望提升职业生涯的云专家,还是云方面刚起步的IT人士,这里有一些2016年的资格证书供您考虑。
针对开始云认证过程的选择
计算技术产业协会(CompTIA)是一个非盈利性营业协会,它在IT资格认证流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该组织大约有3000个学术的培训合伙人,并且已经出具了超过200万份IT资格证书。
因此,CompTIA Cloud+证书被普遍接受并不是件令人吃惊的事。该证书覆盖云计算架构、资源管理、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的能力。测试由100个多项选择题组成,约需90分钟完成,花费277美元。
既然许多商业是Microsoft Windows商家,与Windows相关的云技能是必需的。Microsoft提供了一些云计算认证,包括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Expert for Private Cloud,它建立在IT人士对Windows Server和System Center 2012的熟悉程度上,以帮助他们创建私有云。该过程包含总共五项考试:三项是获取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Associate Windows Server 2012 证书,另外两项涵盖用System Center 2012操作和部署私有云。
针对安全和管理的云计算证书也很热门
数据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吸引企业的关注。一个云安全的中立证书选择是Learning Tree International(对商业和政府团体的IT培训供应商)的Certified Specialist in Cloud Security证书。它涵盖私有和公有云的安全最佳实践,由两门课程组成: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troduction(云计算技术导论)和Essentials of Cloud Security Management(云安全管理概要)。IT人士学习的技能包括,如何评估云服务器的修补和配置缺陷;使用数据加密的方法;设置用户身份验证。
对于云管理,Cloud Credential Council的Professional Cloud Service Manager(专业云服务经理)聚焦于维护云部署的服务质量级别。该证书检验诸如外包、服务管理、安全承诺方面的业界标准,以及像服务衡量标准、计量、报告、服务开通和记账方面的概念。
学习OpenStack方法
OpenStack(开源技术),是一项开源的云计算平台,也吸引了众多云用户的兴趣。目前,大多数OpenStack资格认证项目是指定供应商的。比如,Rackspace的Certified Technician for OpenStack-Icehouse,花费200美元,关注如何使用命令行界面来操作OpenStack云。IT人士学习如何从图像创建OpenStack实例;暂停和调整实例大小;管理安全组;其他一些技能。
Mirantis针对需要理解OpenStack 架构基础和解决常见OpenStack 问题的IT人士,提供一个Associate OpenStack Administrator certification证书。另外,它还提供Professional OpenStack Administrator certification,专门针对需要创建、配置和管理OpenStack网络、实例和安全性,以及平台其他方面的IT人士。
云变的越来越受欢迎,推动了对相关技能认证和云计算资格证书的需求。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开源社区那些活跃的大公司到底为了什么?
Linux、MySQL、Apache、Firefox、Ubuntu,都是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开源的项目。开源,在互联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受到开发者的欢迎,也受到 IBM、微软、苹果等巨头的青睐。 早在 2006年,国外开源技术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2009年10月30日 美国 Computer World 撰文称,白宫网站已经完全采用了开源平台,甚至连一直固守自有软件的美国国防部也对开源软件敞开了大门,对开源的支持也让奥巴马获得 “开源总统” 之称。 近两三年,国内以华为为代表的大公司对于开源技术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放。许多开源项目已经应用在这些大公司的业务之中,拿近年来最热的 OpenStack 来说,华为在去年上线的华为云,就是基于 OpenStack 去做的。同样 容器技术也是华为目前大力投入的一项技术,不过无论是 OpenStack 还是 Docker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面临挑战。一次技术大会上,当讲师问到台下有没有人用过 OpenStack 的人时,台下一片安静,Docker 也在面对类似的问题。 但华为开源能力中心主任工程师 杜玉杰告诉 36 氪,一种开源技术从萌芽...
- 下一篇
后摩尔定律时代,英特尔的软件朋友圈人红是非多
当地时间3月31日上午9点(北京时间4月1日0点),英特尔在旧金山首发全球第一款14nm至强E5处理器——E5-2600 v4产品家族,并同时发布了两款采用NVMe协议的SSD数据中心固态盘 P3320/P3520和D3700/D3600产品系列。 作为全球主流服务器处理器,E5的制程更迭本来是一件大事,但是发布活动中14nm已不是重点。什么才是重点呢?这又暗藏了什么信息呢?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simplify the path to cloud”,顾名思义“Cloud for All”今后将是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的主导方向。 其实,自今年2月全球半导体行业协会宣布今后发布的行业研究规划蓝图中,将不再以摩尔定律为核心,而是采用新的“超越摩尔”(More than Moore )的蓝图后,3月,英特尔也宣布从下一代10nm制程处理器开始,将实施近10年的Tick-Tock(制程-架构交替更迭)模式改为采用PAO(制程-架构-优化三步走)模式。 这已经在业界引起热议。后摩尔定律时代,英特尔战略如何变化呢? 至少在数据中心端,SDI(软件定义基础设施)是英特尔几年前就提出的方向,而云计算则在...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