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开源有望进一步普及
网易科技讯 1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去年推出了全新的编程语言Swift,旨在简化iOS和OS X的应用编程。今天该编程语言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源。苹果将通过新网站Swift.org和GitHub开放Swift的源代码。
现在,苹果以外的开发者将能够查看Swift的内部运作,为其开发作出贡献,也能够将它带到新的平台。
苹果还推出了一个适用于Linux的Swift版本。该举可能是为了该公司的企业市场合作伙伴(如IBM),后者将能够用Swift开发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并使得它们连通也支持Swift语言的Linux服务器。
开 源Swift的代码意味着未来开发者或许也可以选择将它带到Windows和Android。苹果曾说过希望Swift未来20年成为核心的编程语言之 一,要实现这一点,那么使得它兼容所有的主流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将会是关键。开源也对苹果有利:使用Swift的人越多,能够为苹果自有设备开发应用的人 就越多。
尽管苹果的开放之举并不多,但开源像Swift这样的面向开发者的产品其实不算罕见。iOS的ResearchKit今年早些时候进行了开源,Safari的浏览器引擎WebKit也向开发者开放已久。
开源并不意味着苹果要将Swift交给外部人员处理。苹果仍将领导它的开发,只不过它在该项目上的工作将会公开。外部开发者将能够参与进来,帮助引导Swift的发展,为它的运作和功能作出贡献。
开 发者将能够从新网站Swift.org下载Swift和开始开发应用程序,但该Swift版本将不能够开发进入App Store应用商店的应用。这显然是出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想要给App Store开发应用的开发者还得向苹果付费,并使用Swift的官方版本;该版本的开发进度将会落后于开源的版本,它会定期与后者进行同步,很可能是等到 新增功能稳定之后才会同步。
GitHub将会处理Swift的源代码,但苹果也将通过Swift.org建立开发者社区。该网站将配有错误跟踪系统、工程博客和邮件列表。上面还将提供有关如何为Swift的开发作出贡献的教程和指引。
苹 果并没有公布使用Swift的开发者数量,但它列举了一些案例——Yahoo Weather、LinkedIn、Clear等都在使用Swift。除了iOS和OS X应用之外,Swift还能够用于开发tvOS和watchOS应用。相比开发者以前使用的Objective-C,该编程语言更加快速,而且也加入了针 对常见问题和错误的防护功能。
那样的灵活性(以及苹果的支持)似乎已经足以让Swift成为流行的编程语言。市场研究公司RedMonk曾 在7月表示,“Swift比我们跟踪的任何其它的编程语言都要快速。”RedMonk的史蒂芬·奥格雷迪(Stephen O'Grady)当时也补充道,“未来一旦开源,并为Linux提供支持,Swift的发展势头应该会更猛。”
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https://www.oschina.net]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开源中国iOS客户端v3.7.1发布并开源
Duang……Duang……Duang……(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用duang开头,所以别问) 继上周开源中国发布Android客户端v2.6.3并开放源代码之后,今天,我们非常开心的宣布,开源中国iOS客户端v3.7.1已经通过App Store审核并发布,大家可以第一时间升级啦~ 在这个版本中,我们对资讯、博客、动弹等部分进行了很多细节调整。聪明的一定会很快发现这些细节,并爱上它。 大家都知道,开源中国秉承自由、开放、分享的精神,每次客户端升级之后代码都会在第一时间开源,以供大家查阅、学习、批评、指正。所以,遇到有问题或更好的建议时,请大家通过码云issue来向我们反馈。 源码请访问码云:http://git.oschina.net/oschina/iphone-app 当然,客户端小组童鞋更希望广大OSCer们能够请大家喝杯咖啡。通过更实际的方式支持我们,我们会非常非常非常高兴的。不信?用支付宝扫描如下二维码试试: 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http://www.oschina.net]
- 下一篇
Android 新攻击:Google 语音搜索攻击
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上发表论文(PDF),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权限绕过攻击方法:Google语音搜索攻击。攻击者可利用一个零权限的Android应用VoicEmployer,前台激活操作系统 内置的语音助手模块Google Voice Search,后台播放预先准备好的音频文件,语音搜索能识别语音命令执行相应操作。借助这一机制,攻击者不需要任何权限就可以拨打任意电话号码,伪造短 信/电子邮件,访问私人信息,传输敏感数据,实现远程控制。研究人员认为,在理论上,任何内置Google Services Framework的Android设备都可能受到这一攻击的影响。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