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发布 Tbox 超级智能体
9月11日,蚂蚁百宝箱智能体开发平台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发布新产品Tbox超级智能体(www.tbox.cn)。Tbox采用“动态编排引擎”,可根据任务复杂度实时调整智能体数量与协作路径,较传统串行流程更具有灵活性,比如在 PPT 制作场景,Tbox 可根据需要,动态选择是否引入数据分析师和图表可视化专家,来高效完成任务。
据介绍,全新的Tbox 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架构,可以让平台上多个智能体形成工作小组,共同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交付成果。
用户仅需一句话指令,Tbox 即可联动多个智能体协同完成从内容构建、视觉设计到格式输出的全流程,实现“输入意图,输出成果”。
例如,用户上传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数据,仅需输入指令“生成墨绿色+白灰主色调、图表清晰的课程PPT”,Tbox便在5分钟内自动完成专业教学级PPT,涵盖数据解析、视觉设计与内容组织,大大减轻用户数据可视化、理解内容的时间精力。
此外,新版本继续强化“无代码”体验:用户描述想法,即可获得可直接发布的PPT、网页、播客、文档等多种格式成果。与此同时,Tbox即将开放“智能体市场”,用户可将自己搭建的行业专家Agent上架,供全球用户调用。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可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纳米标记机器人”
在癌症的免疫治疗中,体内免疫细胞需接受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对癌细胞发起攻击。但狡猾的癌细胞善于伪装,表面的天然信号非常稀疏。 如何精准识别癌细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硕研究团队将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邻近标记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通过构建一种深红光或超声波响应的工程化纳米酶,成功开发出可对癌细胞精准识别的“纳米标记机器人”。 “纳米标记机器人”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于9月10日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硕研究员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强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据韩硕介绍,邻近标记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能在细胞的特定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催化标记。利用这一技术原理开发的“纳米标记机器人”,可搭载识别癌细胞的抗体或配体,通过血液循环富集在癌细胞的表面,再通过深红光或超声波下达指令,就可以给癌细胞打上清晰的标记,成为“人造靶标”。 针对这些“人造靶标”,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为小鼠注射了一种特制的BiTE分子,这种分子一方面能增强“人造靶标”标记信号,另一方面还可以激活并召集...
-
下一篇
复旦大学漆远:开源开放、价值交付、安全可信是 AI 发展趋势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期间,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三大核心观点:开源开放、价值交付、安全可信,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阐述了AI技术如何真正落地并推动产业变革。 漆远指出,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最显著的变化是“开源开放”已从理念变为现实,并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生态。他特别提到“DeepSeek”的出现,“把整个人工智能生成式AI的游戏给改变了”,其开源架构和强大性能实现了“十倍的增长和变化提效”。 这一趋势甚至影响了原本封闭的巨头。漆远提到:“OpenAI时隔六年第一次再次开源”,其创始人Sam Altman坦言“我们有可能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这标志着整个行业对开源价值的重新认可。 漆远认为,AI正在从“卖工具”走向“卖结果”,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可交付价值的“Copilot”甚至“Auto Pilot”。这一转变依赖于深入行业场景、结合专业知识的深度整合。 他以医疗领域的“焕新智能体”为例,该智能体已在中山医院上线运行。不同于依赖更多算力或工程师的模型,其优势在于“更深入的场景”和“更高质量的数据”。该系统实现了多模态数据(如M...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