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OurBMC第二十期:IPMB功能简述
【栏目介绍:“玩转OurBMC”是OurBMC社区开创的知识分享类栏目,主要聚焦于社区和BMC全栈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分享,全方位涵盖了从理论原理到实践操作的知识传递。OurBMC社区将通过“玩转OurBMC”栏目,帮助开发者们深入了解到社区文化、理念及特色,增进开发者对BMC全栈技术的理解。
欢迎各位关注“玩转OurBMC”栏目,共同探索OurBMC社区的精彩世界。同时,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开发者向“玩转OurBMC”栏目投稿,共同学习进步,将栏目打造成为汇聚智慧、激发创意的知识园地。】
IPMB(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智能平台管理总线)是一种基于I²C总线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服务器、电信设备等关键任务系统的硬件管理和监控。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分布式架构和冗余设计,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IPMB协议设计目标
IPMB协议旨在满足以下需求,以构建高效、可靠且可扩展的平台管理系统:
- 分布式管理:智能设备(如MC(Management Controller))独立运行且可扩展多个节点,无中心服务器,智能设备管理非智能设备(如基础传感器);
- 异步事件通知:协议支持异步事件通知机制,允许智能设备抢占总线实时上报紧急事件消息给主控制器(如BMC)。当BMC检测到异常时,系统可立即触发告警,结合危机事件日志机制记录故障细节,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实现预防性维护;
- 可扩展性:硬件上多主操作、新增节点无需影响现有总线设备;协议上NetFn/Cmd/LUN预留OEM定制扩展;
- 兼容性:支持非智能I²C设备(如温度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共存;
- “带外”访问(Out-of-Band):IPMB基于独立的I²C/SMBus物理总线构建,与管理控制器(如BMC)直连,完全独立于CPU、内存及操作系统的主业务通道。即使主系统崩溃或断电,IPMB仍可维持管理功能,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
IPMB协议通过满足上述需求,为数据中心、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领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硬件管理解决方案。
IPMB协议消息格式
IPMB的消息结构基于I²C总线协议,结合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增加了管理相关的协议层字段,以实现设备间的命令交互和状态管理。
IPMB协议消息格式包含多个关键字段,以下是对各字段具体含义说明:
- rsSA: 响应者地址,7位I²C从机地址,通讯发送仅Master写,故读写位为0;
- netFn: 网络功能号是一个六位字段,用于标识要访问的功能,是IPMB协议中用于区分不同操作类型的重要标识;
- rsLUN/rqLUN: 逻辑单元,用于标识BMC内部的不同子地址,以便能够向这些子地址发送消息,以下表格对不同LUN进行说明,帮助大家理解其功能和用途;
注:上图引用<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Interface Specification Second Generation v2.0>
- checksum1:校验和1,从rsSA(I²C地址)到NetFn的逐字节异或(XOR)校验和;
- rqSA:请求者地址,发起请求设备的逻辑地址(如BMC的地址);
- Seq:序列号用于标识消息的顺序性和唯一性,确保请求者能够正确的匹配请求的具体实例,避免消息混淆或丢失;
- Cmd:命令码,用于指示具体的操作(如:Get Device ID Command);
- Data:数据,根据消息类型和命令码的不同,包含具体的操作参数或返回的数据内容;
- CC:完成码(completion code),位于响应字段,用于指示命令执行的状态,例如成功或错误类型,帮助请求者确认操作结果,以下表格描述了不同完成码的定义,以帮助理解命令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和错误情况,完整内容请直接参考《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Second Generation v2.0》;
注:上图引用<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Interface Specification Second Generation v2.0>
- checksum2:校验和2,从rqSA到Data最后一个字节的逐字节异或(XOR)校验和;
IPMB通讯流程
在IPMB通讯流程中,首先由请求者(此时作为Master,执行写操作)向响应者(此时作为Slave)发送请求数据。响应者接收到请求后,对其进行处理,随后角色发生互换,响应者转变为Master(执行写操作),向原先的请求者(此时作为Slave)回复响应数据,至此完成一次完整的IPMB通讯流程。
IPMB支持多主(Multi-Master)通信,在这种模式下会出现总线仲裁情况,当多个主设备同时发送起始条件(START)时,在地址或数据位的传输过程中,发送高电平(SDA = 1)的主设备需要退出竞争,而发送低电平(SDA = 0)的主设备则继续进行通信。也就是说,双方会逐比特地比较地址和数据,首先发送“0”的一方将赢得总线的使用权,而输掉竞争的一方则切换为从设备,监听胜方发送的消息。
此外,IPMB通讯流程中设置了超时和重传机制,协议中未明确规定超时时间,OpenBMC默认超时时间为250ms。如果主设备在时效内未收到响应,会重新发送请求。在重传之前,建议主设备等待一段随机时间(例如10~100ms),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重复冲突的概率。
- 简单示例:
以通过IPMB获取设备ID(Get Device ID)操作为例,整个通讯过程由请求者发起请求,随后响应者回复相应的响应数据。示例数据如下:
请求:
响应:
通过本期内容,我们详细了解到IPMB协议凭借其完善的消息结构、通信流程、寻址机制和完成码反馈等功能,有效满足了平台管理中设备间的高效通信与管理需求,在数据中心、工业控制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欢迎大家关注OurBMC社区,了解更多BMC技术干货。
OurBMC社区官方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实战案例 | 高德地图MCP+DeepSeek 接入实现火警智能应急系统
高德开放平台第四期技术征文,二等奖作品 前言 火灾是威胁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隐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火灾风险也随之上升。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往往局限于单点报警,缺乏全局视角和智能分析能力,同时也给消防救护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高德地图开放平台API,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火灾报警系统,实现民众的智能报警、火灾位置的快速定位、周边资源分析以及最优救援路径规划等功能。 背景 近年来,城市建筑密度与人口集中度持续攀升,火灾风险隐患增多。据统计,2024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火灾90.8万起。社会对高效、精准的智能消防系统的需求迫在眉睫。在火灾救援中,“黄金十分钟”至关重要,但传统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 民众报警信息定位不精确,并自己也无法知道偏差,影响救援效率。 2. 民众报警相应时间长,比如难以实时计算最优逃生路径,没法高效实时响应。 3. 消防队需要人工值守存在交接盲区,夜间响应延迟,非专业人员可能无法解答消防设备操作问题。 4. 消防队从接到报警后需要规划路线,没法接到报警自动规划好路线。 基于大模型DeepSeek接入高德地图开放平台MCP服务...
- 下一篇
NJet密码重置工具
1. 开发背景 NJet的API网关(API Gateway)提供了OpenAPI3.0 格式文档的导入,提供了用户角色及API授权关系的维护API,以及基于角色的API访问控制。用户通过API 网关提供的Restful 接口,可以在NJet实例上注册后端服务,并开启授权校验功能。后端服务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登录及授权功能,由API 网关提供统一安全管控。 API网关系统中的agw_admin用户具有系统最高权限,掌控着其管理的所有数据的生杀大权。其密码一旦泄露,攻击者可肆意篡改、删除或窃取核心数据,甚至植入恶意代码导致服务瘫痪。agw_admin的密码如同保险柜的终极密码,建议采用高强度组合(如12位以上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定期更换,并严格限制访问范围。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数据泄露、业务停摆等灾难性后果,是企业信息安全防线的最后堡垒。 NJet密码重置工具实现了对API网关中agw_admin用户密码的重置与更新。 2. 使用场景 在安装NJet时, NJet会为API网关的agw_admin用户随机生成一个密码。这保证了在不同的系统上,为agw_admin用户生成的初始密码各不相同...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