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满血版在IDEA中快的飞起
作者:沉默王二
有没有发现?不知不觉中,阿里已经完成了从电商巨头到硬核科技公司的蜕变。
第一个标志事件,一向挑剔的苹果宣布和阿里合作,一起为国行版 iPhone 提供 AI 技术服务。
第二个标志事件,DeepSeek R1 蒸馏了 6 个模型开源给社区,其中有 4 个来自阿里的 Qwen。
第三个标志事件,阿里云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的通义灵码插件,也在第一时间集成了 DeepSeek-R1 满血版。
坐我旁边的同事体验了一早上,直言这是他用过最聪明的 AI 编码助手了,还不用充值购买 DeepSeek API 的 tokens(纯白嫖),强烈要求我写个手摸手的教程,给大家普及一下。
这就来。
01、安装通义灵码
在 IDEA 的插件市场中直接搜"通义灵码",当然你也可以敲拼音"TONGYI",都可以搜到。
然后点击 install 就可以安装了,支持 Java、Python、Go 等编程语言,VSCode 和 Visual Studio 也可以安装。
完成安装后,点击右侧边栏上通义灵码的小 icon 就可以打开和通义灵码的聊天窗口。
点击左下角的下拉菜单,还可以在 Qwen-2.5、DeepSeek-R1 和 DeepSeek-V3 模型中自由切换。
02、体验智能问答
我觉得 AI 编码助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提问,不用再切换到浏览器去搜索,这能够极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
况且真切到浏览器的聊天页面,也不一定能丝滑响应。
个人感觉,DeepSeek 官网应该是做了限流措施,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提问一次,连续提问就会直接提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算力紧张,DeepSeek 已经够努力了,但奈何访问量实在是太大。
就目前我的体感来说,通义灵码背后的算力应该是有盈余的,因为我前后高强度对话了一个小时,还没有碰到被拒绝的情况。
在编辑区打开技术派的启动类 QuickForumApplication,通义灵码就能够把这个类加载到当前的上下文聊天环境中。
我们直接开问,第一个问题:"解释一下这个类的作用",几乎零延迟,就能看到 DeepSeek-R1 完整的思考过程。
给出的回答也准确无误,通俗易懂,以后啃源码可就轻松多了呀。
除了解释一个完整的类,每个方法的左上角也会有一个通义灵码的小图标,点击它,就可以调出"解释代码"、"优化代码"、"生成单元测试"等功能,非常方便。
如果之前没有打开一个具体的类,还可以点击【+】添加上下文,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关联的类,以及路径。
如果一个业务你感觉无从下手,也可以在聊天窗口里直接开问,比如说"我想在派聪明中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我该怎么实现呢?"
阿里云的满血版 DeepSeek-R1 很快就给出了代码示例,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老板的 idea 无法落地了,哈哈。
另外,我在智能问答里还发现一个特别好用的功能,就是可以输入 @ 唤起 terminal 终端和本地工程 workspace。
比如说,当你不知道 nohup 命令运行 jar 包的完整命令,就可以这样做,然后补齐完整的命令后,直接运行,不用再切换到终端窗口了。
03、体验代码补全
代码补全也是 AI 编程工具最核心的一个功能了,通义灵码的特色是可以根据当前代码文件、跨文件的上下文或企业代码规范等,生成行级或者方法级别的代码。
行级代码是最简单的,回车键就可以触发,如果需要多行代码,macOS 是按 option+P 触发,Windows 是按 Alt+P 触发。
04、体验 bug 修复
很多小白在碰到 console 面板中一堆编译错误或者运行错误时,总是手足无措。
那有了通义灵码这种 AI 编程助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复制堆栈去求爷爷告奶奶了。
在有错误的地方点击【lingma】,就可以直接跳转到与 DeepSeek R1 的智能问答聊天窗口,错误的修复建议一览无余。
这一点我是真喜欢。
如果不是运行时错误,而是编译型错误,可以把鼠标移动到出错的这行代码,在红色的报错图标下拉菜单中,选择【通义灵码一键修复】。
就可以跳转到修复建议窗口,如果觉得方案 ok,就可以直接采纳插入代码到编辑区了。
香,真香。
05、体验AI程序员
相信大家在前面的截图中,也发现了通义灵码面板中的【AI 程序员】选项,从名字就能看得出来,这是阿里非常大胆的一个尝试。
目前支持 DeepSeek-V3 和 Qwen-2.5,可以协助我们开发者完成多文件代码修改。
比如说我要把两个类中的 CountDownLatch 替换为 Semaphore,那我就可以先把这两个类加载到上下文环境中。
然后直接告诉通义灵码我的需求:"这两个类中都用到了CountDownLatch,我希望你把他们改造成 Semaphore"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AI程序员】的工作状态,以及结果了。
同时,编辑区也会出现一个对比结果,明确告诉我们哪里变化了。
当我们点击接受,就可以看到修改后的结果了,并且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注释中的内容也会改掉。
这也太强了吧!
并且整个过程非常顺畅,没有出现一丝丝卡顿,我只能说,阿里云的算力真的无敌。
06、小结
现在国内的 AI 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谁的模型更强",而是谁的 AI 生态更繁荣。阿里云靠开源,把自己送上了这个生态的核心位置。
当同行还在用API调用次数计算商业价值时,阿里云已化身 AI 时代的"技术普惠者"。
通义灵码直接将 DeepSeek-R1 满血版注入开发者的工作流,这种"送水到井边"的极致体验,也透露出了阿里云的高瞻远瞩:与其独占技术红利,不如让百万开发者成为生态共建者。
欢迎大家下载通义灵码: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微服务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方向
先说想法 这个标题并非一时兴起,也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这还得从一个事实说起。 众所周知,微服务并不能提升整个项目的吞吐量,它的作用仅仅只是把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则拆分成各种模块,然后每个模块都可以交给不同小组去开发。他解决的仅仅是大项目的团队协作问题。而真正能提升吞吐量的,除了程序本身的质量那就是负载均衡了,而且事实上微服务的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以负载均衡的形式部署的,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大项目的团队协作问题】那么常规的模块化设计是不是也能做到? 现在由于maven的出现,再加上企业内部可以搭建私服,我们完全可以让每一个服务都以jar包的形式来开发。举个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用户服务,订单服务,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写一个聚合服务去调用这两个服务的接口,来实现业务逻辑的整合。 那如果把用户服务换成用户模块jar包、订单服务换成订单模块jar包,以jar包的形似传到私服,然后同样的写一个聚合服务,聚合服务把这两个jar包引入进来,是不是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需要负载均衡,那我们把这个聚合服务部署多个就好了,完全不影响。...
- 下一篇
vivo HTTPDNS 端到端体验优化实践
作者:来自 vivo 互联网运维团队- Zhang Qianqian 在信息时代,用户的手机应用访问量日益增多,DNS 解析作为连接互联网的关键环节,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HTTPDNS 域名解析服务凭借防劫持、精准调度、实时解析生效等特性,逐渐成为行业主流解决方案。我们构建了 vivo HTTPDNS 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对 HTTPDNS SDK、HTTPDNS 服务端、统一调度网关和全链路监控4大模块的能力及架构优化,显著提升了端侧业务的访问体验,支撑业务高效、稳定开展。 一、vivo HTTPDNS 技术背景 1.1 为什么要建设 vivo HTTPDNS 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伴随业务的高速发展,应用的访问量也越来越大;用户对手机终端应用的访问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在访问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访问被劫持到非法的资源;访问的资源无法正常展示;资源打开比较慢,用户等待的时间比较长;运营商的 DNS 解析不精准,影响用户访问的体验;想要解决以上的问题,行业比较通用的方案是使用 HTTPDNS。 在这样的背景下,vivo 在2017年开始 HTTPDN...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