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不是拖延借口,如何把控准时交付?
大家好,我是陈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敏捷团队项目的准时交付~
敏捷方法和硬性期限看似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提到“敏捷”,我们通常会想到灵活性、适应性、迭代和持续改进,而“期限”往往与固定日期、最终性和时间压力有关。
实际上,敏捷与期限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使得项目既能保持灵活性,又能遵守时间节点。正如知名敏捷教练玛丽·波彭迪克(Mary Poppendieck)所说:准时交付是衡量敏捷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团队的速度和效率。
在本文中,陈哥将分析在敏捷框架中如何实现准时交付。如何想获取更多敏捷相关的资料,备注【敏捷】获取资料。
一、敏捷并不意味着无期限自由
敏捷宣言的共同创始人之一杰夫·萨瑟兰说:“敏捷的精髓在于快速响应变化,同时保持对交付承诺的忠诚。”
尽管敏捷强调提高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最后期限。
由于冲刺时间短,不可预见的问题或变更都包含在特定冲刺中。这有助于降低整个项目延迟的风险,并简化问题解决,因为每次只有项目的有限部分受到影响。
此外,敏捷项目中按时完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的任务估算。如果估算不准确,项目团队可能会因为过度投入而落后于计划,或者因为冲刺工作量不足而无目的地浪费时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一次,团队成员就必须重新评估他们估算任务的方法, 以便更好地与团队能力保持一致。
二、敏捷团队一定要做到这六点
1.促进稳定的对话
大多数敏捷框架都支持特定的仪式,以确保透明度并让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了解所有项目情况,从而有效地管理截止日期。
在每日站立会议期间,项目团队讨论当前进度、目标以及克服障碍以按时完成所有冲刺任务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
待办事项细化会议是另一项关键活动,在此期间,产品所有者审查待办事项中的任务,以确认优先活动在每个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每次冲刺后举行的回顾会议将分析已完成的工作,并考虑改进未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对按时完成的影响。
2.制定强制性的Sprint计划
在每个冲刺之前,产品负责人或Scrum主管都需要进行一次冲刺计划会议,在此期间,他们与软件开发人员合作,决定每个任务的工作量,并确定待办事项中哪些项目需要进一步完成。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会分析在这次冲刺期间应该实现哪些目标、将使用哪些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谁将负责每个待办事项。这有助于确保团队成员不断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明确即将开展的活动,并始终按时交付高质量的成果。
3.让每个人都清晰了解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需要一个透明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快速了解当前项目状态,尤其是在分布式团队中。
禅道项目管理工具中的看板、燃尽图有助于实现此目标,可方便概览任务的整个工作流程,并突出显示优先级和截止日期。
这使得团队成员能够毫不拖延地优先处理关键任务、控制任务完成时间并对其工作负全部责任。
4.实施弹性变更管理框架
在冲刺期间,快速、熟练地处理范围或目标的可能修改的能力直接影响团队遵守时间限制的能力。变更处理工作流使团队能够持续管理调整,从而降低停机或错过最后期限的风险。
因此,关键项目贡献者、产品负责人和Scrum主管可以制定优先级系统,以确定应首先处理哪些变更。他们还应该讨论每项调整如何与里程碑和最终目标相对应。
5.明确“完成”的定义
完成的定义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它促进了将任务标记为完成的简单标准。
当每个人都理解这些标准时,他们就能提供更多符合高标准的高质量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最后一刻返工的机会,并减少项目技术债务的积累。
6.遵守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任务执行力,团队领导可以采用时间限制。以禅道团队为例,禅道团队每日站立时间会限制在15分钟内,这有助于专注于任务,避免分心,从而按时完成任务。
三、准时交付是敏捷团队的核心承诺之一
在敏捷项目中把握最后期限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但需要有效的策略。
通过结合定期沟通、冲刺规划、透明度、变更管理方法、完成定义和时间限制等实践,专家可以成功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而不会影响设定的最后期限。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你,也欢迎给我留言和我讨论。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企业要出海,别只知道关心软件内核
12月26日,开源中国邀请观测云 CEO 蒋烁淼将、亚马逊云科技 SA Manager 梁风飚、OceanBase CEO杨冰、AutoMQ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小瑞、Bytebase 联合创始⼈兼 CEO 陈天舟等企业家做客【开源漫谈】直播间,探讨我国基础软件如何出海。 期间,大家聊到了中国基础软件和世界优秀软件的之间差距。 扫码查看直播回放: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整理: 蒋烁淼:不带任何色彩地看,中国基础软件和世界优秀软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杨冰:我们既做国内市场,也做海外市场,感触还是比较深。我觉得差距是有的,但不是不可超越。 中国有很好的场景,很好的工程师,可以把技术做得很强,OceanBase也是如此。但我们进入到商业市场这一步,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变成商品以后,产品如何去定价?我们比较擅长成本定价或者竞争定价,但是不擅长价值定价。 像 Oracle以及很多SaaS产品,都会有标准版,高级版——会有很多针对客户价值和需求的一些扩展性设计,比如高可用套件、安全套件等等。既能够实现价值,又会让客户愿意付费,这是对商业化和产品非常有利的。 我们国内软件厂商,在产品商业化的能力方...
- 下一篇
案例分享|Alluxio数据流转方案在联通智网的应用
分享嘉宾 陈得泳 - 中国联通大数据平台 SRE 工程师,致力于基于开源生态构建稳定、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大数据集群。 观看完整分享回放 业务背景 统一底座和安全基座位于不同IDC; 统一底座:承接 O 域全域网络数据,包括移动网信令、告警、故障、资源以及固网数据等基础数据加工的大数据集群,位于郑州 IDC; 安全基座:是应对网络安全专项支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位于呼和 IDC。 统一底座加工后的DNS/NetFlow等固网基础数据,支撑安全基座数据分析需求。 数据规律 O 域统一底座每小时生产数据,存储于 HDFS 集群,需要在一小时内传输至安全基座的 HDFS 集群,供业务加工,两套大数据平台都有自己独立的 KDC; 每小时的数据呈规律性波动,日传输数据总量达 310TB,平均每小时约 13TB(波峰 16TB,波谷 4.6TB)。 业务挑战 310TB 的数据分布在 6张 Hive 表,此数据同步任务吞吐性能受限于以下挑战: 带宽受限:因为没有单独的专线,两个 IDC 之间的数据传输复用了共享的带宽,存在 15GB/s 限制 ,避免数据传输任务影响共享带宽中其它跨域交互的业务; ...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