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零样本学习新时代
摘要
零样本学习(Zero-shot Learning)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它允许机器在没有直接训练数据的情况下,识别或处理新的、未见过的事物。这种技术模拟了人类根据已有知识理解新概念的能力,通过给定关于新类别的描述信息,模型能够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通俗理解
零样本学习(Zero-shot Learning, ZSL)是一种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它让我们的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即使没有直接经验,也能识别出新的物体或概念。比如,如果你从未见过斑马的照片,但有人告诉你斑马是一种有黑白条纹的马,当你看到斑马时,你可能会立刻认出它来。同样,通过提前告诉机器某些特征或描述,零样本学习技术可以使机器在没有实际样本的情况下识别新的类别。
技术原理
零样本学习的核心在于特征提取和知识迁移。在机器学习中,特征提取指的是从原始数据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过程。对于零样本学习,这些特征通常与类别的描述信息相关联。这些描述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或其他形式的数据,它们包含了关于类别的属性或特征。
在知识迁移阶段,机器学习模型会利用这些特征和描述信息来识别新的类别。这通常涉及到将已知类别的特征与未知类别的描述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如果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已经知道老虎和长颈鹿的特征,当它遇到一个描述为“像老虎但有长颈鹿脖子”的动物时,它可以通过比较这些特征来识别新动物。
应用场景
零样本学习在多种领域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自然语言处理:在没有直接训练数据的情况下理解新词汇或概念。
- 图像识别:在没有实际图像样本的情况下识别新的物体或场景。
- 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描述或偏好推荐他们可能喜欢但未曾接触过的物品。
- 生物信息学:在没有实验数据的情况下预测蛋白质的功能或结构。
这些应用场景展示了零样本学习在处理数据不足或获取数据成本高昂时的潜力。
总结
零样本学习是一种前沿的机器学习技术,它使机器能够在没有直接训练数据的情况下识别新的类别。通过利用描述信息和特征提取,零样本学习模拟了人类根据已有知识来理解新事物的能力。这项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潜力和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 热门文章推荐(2AGI.NET)
- 开启零样本学习新时代 作者:2AGI2025年1月12日
- Anthropic 重磅推荐:构建有效的代理 作者:2AGI2025年1月11日
- 挖掘文本价值:TF-IDF技术 作者:2AGI2025年1月11日
- 天天AI-20250110 作者:2AGI2025年1月10日
- Google AI 智能体白皮书,超详细解读(内附下载) 作者:2AGI2025年1月9日
- 天天AI-20250109 作者:2AGI2025年1月9日
- 天天AI-20250108 作者:2AGI2025年1月8日
- 天天AI-20250107 作者:2AGI2025年1月7日
- 天天AI-20250106 作者:2AGI2025年1月6日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AI 知识:TF-IDF 技术
摘要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用于评估一个词对于一个文档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档的重要性。本文将全面阐述TF-IDF的通俗理解、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并做以总结。 通俗理解 TF-IDF是一种量化文本中关键词重要性的指标,其核心思想在于:如果某个词在一篇文章中出现次数较多(词频高),并且在其他文章中出现次数较少(文档频率低),则认为这个词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是重要的。简而言之,TF-IDF衡量的是某个词在特定文档中与整个语料库中的重要性。 技术原理 TF-IDF的计算由两部分组成:词频(TF)和逆文档频率(IDF)。 **词频(TF)**指的是一个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它是一个直观的衡量标准,表示词在文档中的相对重要性。 **逆文档频率(IDF)**是衡量词的普遍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它由一个词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频率的倒数的对数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t ) 是一个词,( N ) 是文档总数,( df(t) ) 是包含词 ( t ) 的文档数。 TF-IDF的最终得分则是TF和IDF的乘...
- 下一篇
用 AI 辅助编程快速打造软件原型的最佳实践
吴恩达老师分享的用 AI 辅助编程快速打造软件原型的最佳实践。 以下内容为其推文转译: 使用 AI 辅助编程来构建软件原型,是快速探索各种创意并发明新事物的重要方式。在这篇文章以及后续的帖子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构建简单 Web 应用原型的最佳实践。本篇文章将聚焦一个核心理念:选择并熟悉一个“有主见”的软件技术栈。 我个人所使用的技术栈几乎每隔几周就会变化一次。市面上还有很多不错的替代方案,如果你能选定一个偏好的技术栈,并熟悉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你的开发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以下是我目前默认使用的组合,供大家参考: Python + FastAPI 构建 Web API我主要使用 Python,因此对我而言是顺理成章的选择。假如你是 JavaScript/TypeScript 开发者,你或许会有不同的偏好。FastAPI 让我能非常轻松地在 Python 中部署可扩展的 Web 服务(API)。 Uvicorn 作为本地测试时的后端应用服务器在我的笔记本上运行并执行代码、提供网页服务时,我会使用 Uvicorn。 云端部署:Heroku(适合小型应用)或 AWS Elastic Beanst...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